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研究,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他们采取种种合作互动的手段,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有着不同的视野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特点与意义.影响他们翻译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因素有文化、政治、审美等.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是国内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7月25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我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与参加"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的各国汉学家座谈。在听取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汉学家和青年汉学家代表的发言后,刘奇葆同志与大家深入交流,高度评价五年来汉学座谈会取  相似文献   

3.
范军  李金蔓 《中国出版》2023,(14):25-28
在我国出版走出去的进程中,不管是承担译介角色,还是书写中国故事,汉学家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但由于部分汉学家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缺乏及时、必要、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一些汉学著作尤其是部分西方汉学家所撰写的一些书籍对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误写。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我国出版走出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迫切需要更广泛地引导广大汉学家,消除误读、误解,增进了解、理解,用好手中的笔,写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匈牙利纪行     
1987年10月,新华社记者组一行4人,应邀访问了东欧美丽的国度——匈牙利。在短短的半个月里,除在首都布达佩斯活动外,我们还驱车行程3000公里左右,访问了艾格尔、德布勒森、索普隆等城市,以及欧洲大陆上的翡翠——匈牙利的巴拉顿湖。所到之处,我们深深感到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先驱的匈牙利的改革气息仍持续不衰,深深感到热情友好的匈牙利人民对中国的一片深情厚意。坦诚相见犹如知己这次出访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匈牙利改革,尤其是新闻改革方面的情况。我们访问了匈牙利通讯社和它的一些分社,还访问了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广播电台、电视台、记协、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和单位,参观了一些工厂和农村,广泛地接触了匈牙利的社会生活。在我们与匈牙利同行们和同志们交往中,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匈牙利人民坦诚、直率,犹如清澈的巴拉顿湖水,给人以心胸坦荡、一览无余的印象。匈牙利通讯社社长布尔扬在我们开始活动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敦煌藏经洞遗书于1900年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献使后人看到了古代社会的山河旧样、人间万象;看到了历尽沧桑的九州方圆、往昔岁月的阴晴圆缺。甘肃是敦煌的故里,是甘肃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敦煌这颗璀璨的文化艺术明珠。作为敦煌故里最大的一家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深入挖掘本地出版资源,揭示敦煌历史的千古之谜、文化珍秘。在几十年的敦煌类图书出版历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图书对敦煌遗书文献方面的研究做了细致的缀述与诠释。 其中对敦煌遗书进行了综合整理研究的《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下),收录了著名敦煌学家周绍良、任继愈等人研究佛经、典籍、科学文化、语言文字、民俗民风、河西史地等方面极有见地的论文43篇。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敦煌遗书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专题研究方面,《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是我国第一个敦煌文学作品选注本,填补了宋代以前讲唱文学的空白。由周绍良、颜廷亮著的《敦煌文学》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另外一本《敦煌文学概论》则在敦煌学的界定、分类、艺术风格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在对敦煌  相似文献   

6.
夏鼐《〈敦煌石室画像题识〉后记》一文原载《文物周刊》第93期,《夏鼐文集》未收,学界基本上未曾给予关注。《夏鼐日记》中记载了该文的撰写缘起及发表始末。整体而言,夏鼐对史岩《敦煌石室画像题识》一书评价不是很高,但对向达抄录的题识评价甚高。该文采用"互证"的研究方法,对《敦煌石室画像题识》进行补正,力求得出客观、正确、全面的结论,反映了夏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该文为相关研究提拱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如敦煌洞窟编号等重要问题,夏鼐文中提出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文的主要材料是抗日战争期间夏鼐在敦煌考察、发掘所得,反映了他不怕困难、忠于学术的精神,亦反映了他与向达、劳斡交谊的点滴。作为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夏鼐对敦煌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3):94-95
4月3月30日至4月3日*匈牙利邮票及风光摄影展开幕式在我馆文津厅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匈牙利邮票49套,匈牙利风光摄影作品50余件,展示了匈牙利的自然风光和民族艺术、社会文化等,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蒲通,我馆馆长詹福瑞以及中、匈方面有关代表出席了开幕式。16日*举行“国家图书馆文津读书沙龙”第五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杜继文主讲“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18日*“百川归海泽被万代”———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工作汇报展开展。此次展览全面展示了近百年来我馆善本特藏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巨…  相似文献   

8.
敦煌歌辞无论对中国文学史还是汉语研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而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辞总编》是迄今为止搜集敦煌歌辞最丰富的结集。该书博采众家,校释较为详细,是研究敦煌歌辞必备的参考书。当然。任何著作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敦煌歌辞总编》也不例外。先后有项楚、蒋冀骋、黄征等先生对其进行了商补。本文择要对《敦煌歌辞总编》校勘和考释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国外汉学家译著责任者检索字段的著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指示符取值不一致、款目要素的认定有分歧、姓名原文的选取界定不严格。汉学家中国名有多种合成方式,与普通外国责任者的汉译姓差异较大,著录时需加以区分。应采取认真查阅在编文献、选择权威工具书或者参照国会图书馆规范记录等多种途径,使人名的著录更加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10.
徐一超 《新闻世界》2013,(3):162-163
敦煌文化既是继往开来的典范,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的先声。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宣传敦煌文化,可使敦煌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认知,使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敦煌了解中国,拉近敦煌与世界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举,使敦煌更进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德国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文学性、故事性、小说架构等“技术”问题不是他在乎的关键,他不满的恰是一个作家和文学的最根本——语言  相似文献   

12.
“犹记开国全盛时”,解放初的出版界,积聚了大批学术人物。他们本身或已有很高造诣,如叶圣陶先生,张静庐先生,在当时算是老一辈了。或正在某一学术领域崛起中,年龄大致在三十岁上下。后来成为我国敦煌学与佛教界重镇的周绍良先生属于后者。周先生当时供职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正在研究敦煌变文。那时的敦煌研究,因英、法、俄、日等国和我国各馆馆藏均未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民间有一种结社的风俗。在敦煌遗书中,有关"社"的文书为数不少,从这些资料可以得知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曾很盛行各种社。这些社都随其立社宗旨或社人成分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如:兄弟社、亲情社、官品社、坊巷社、法社、香火社、燃灯社、行人社、渠人社等。其中,有一种纯粹由女性组成的"女人社"很引人注目。关于唐五代时期敦煌的女人社,宁可、郝春文在《北朝至隋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1月—1994年10月,我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任教期间,出于探究俄国汉学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心态和成就等问题的浓厚兴趣,专门访问了该教研室主任高辟天教授及其夫人谭傲霜副教授、谢曼诺夫教授、教研室前任主任鲁缅采夫教授的夫人波美兰副教授,以及历史系顾哲教授和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雅洪托夫副教授。这几位俄国汉学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谈话,有助于我们了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国,怎样看待外来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怎样推动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1956年在遥远的匈牙利发生的“匈牙利事件”曾经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共和国的历史,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数十万人,如果算上受到株连的家人,应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命运。甚至事过20年后,197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四五”运动还被“文革”发动者扣上“中国的匈牙利事件”、邓小平被扣上“中国的纳吉”等“大帽子”,以示“罪莫大焉”。因此,了解、知道匈牙利事件真相,  相似文献   

16.
敦煌莫高窟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等,都为未来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落实数字敦煌的过程便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法,增强对石窟壁画的保护研究和改进敦煌学研究工作形式的一项技术革新的实践,对于推动莫高窟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国际敦煌学的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虹口区瑞康里居住着多位名人,如新民晚报的老社长赵超构,住在139号的名画家谢稚柳先生等。谢老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泰斗人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担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副组长、组长,去国内许多博物馆考察鉴定他们收藏的古书画,鉴定出一些国宝级书画。这位集书画鉴定家、书画家、美学理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是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巨著《敦煌艺术叙录》  相似文献   

18.
敦煌石室发现的敦煌卷子,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拿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来说,如果说《切韵》系统可以上溯古音下推今昔,那么,敦煌写本则可以上溯唐五代之前古籍传抄情况以及下推唐五代之后版本流传特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这里着重谈谈古代传抄书写中的乙字符号的演变情况。乙字符号作为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在敦煌卷子最常见的是打钩“/”,先后有一些学者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有过探讨,如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写本书写特点发微》和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前言》对乙字符号都有论列。敦煌句道兴本《搜神记贿关…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除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外,还有用多种古代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字写成的典籍和文书。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珍贵的敦煌文献一直散落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某些私人手中,致使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西方。80年代初发起成立的中国敦煌吐鲁善学会,决定系统编辑整理敦煌文献,作为敦煌研究的基础工程。《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就是此项工程的第一项内容,且已于1998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丛刊》按文献性质分类录校而成,共有十种,分别为:《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  相似文献   

20.
易辛 《兰台世界》2012,(25):66-67
20世纪70年代之前,敦煌舞蹈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有相关记录,也没有敦煌舞蹈这个名称。直到敦煌壁画被考古学家发现壁画上众多舞蹈形态为现代舞蹈艺术家们研究中国舞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启发,在现代舞台上创作复活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由内而外、以舞说情,以古代乐舞为原型和基础,结合现代舞元素,既反映了敦煌壁画上的原始舞姿,又具有现代舞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