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雷冰 《职业圈》2011,(32):21-21
一、清醒认识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专业艺术来说,群众文化工作面向基层、范围最广、服务对象人数最多,抓住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功能、作用,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群众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就是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社会实践主体按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在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稳定文化心理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能够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传播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志愿者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提升了文化实践活动的效果,推动了文化建设工作的进步。该文以群众文化志愿者与群众文化实践活动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了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论述了群众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常征 《职业圈》2014,(35):113-113
伴随着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升高,群众文化品牌战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促进职工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作为创建群众文化品牌的前沿探索者,文化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出了应有的职能。本文结合文化宫在促进职工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阐述了群众文化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蕊 《职业圈》2014,(24):128-128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发展,对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关系到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基层单位组织文化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广场舞等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逐渐成为基层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为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帮助。本文就如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晓峰 《职业圈》2011,(17):111-111
在中央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与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医院必须构建和谐医院。而建设和谐医院必须以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医院文化。  相似文献   

7.
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中历史最为悠远、最富活力的一种活动形式.新时期,文化广场具有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了群众文化体系的一大核心构成,对群众文化品牌的构建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在简要概进广场文化的功能和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立足于广场文化的群众文化品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浅析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舞蹈是群众文化当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舞蹈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章对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爱光 《职业圈》2013,(24):38-3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我国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关系,我们必须咱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本人作为电力企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更能感觉到和谐的党群关系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是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只有政治和谐发展了,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搞好党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迈 《职业圈》2011,(29):111-111
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益建设服务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群众文化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和地方各级文化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对这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和阐释还。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自发性参加自娱自教活动的社会性文化,在普及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明追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使其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的联系出发,总结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优化发展措施,为增强群众的身体素质,缓解群众的身心压力有一定积极意义和价值。广场舞不但能够调节人民群众的生活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提高群众的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对加强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基本情况,并从坚持群众文艺创作主旋律、构建群众文化人才网络、正确处理群众文艺创作关系、贯彻群众文艺创作特征和建立健全群众文艺创作机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做好基层群众文艺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基本情况,并从坚持群众文艺创作主旋律、构建群众文化人才网络、正确处理群众文艺创作关系、贯彻群众文艺创作特征和建立健全群众文艺创作机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做好基层群众文艺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发展不平衡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抓紧农村和谐群众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李桂萍 《职业圈》2013,(15):160-160
唱歌几乎人人都会,不外乎唱的好与坏和喜爱程度不同而已。在社区,不管青年男女,还是少幼老年。心情好了,有的一边走路一边小声地唱.有的看着别人在唱自己也跟着哼上几句……那是群众心里深处自然流露的歌唱,那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途径。可见,声乐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提高社区群众的声乐水平呢?作为社区声乐辅导员,我想提些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自我享用,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群众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后需要以自我娱乐实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人们的文化活动被这些需要所驱使,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继而产生属于群众文化范畴的行动,以获得自身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闯关东》与主旋律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春 《文化学刊》2011,(5):148-151
人电视剧作为直接面向大众的文化载体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热播剧《闯关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堪称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为当下电视剧创作如何坚持主流文化体系下的艺术创新与价值取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秀英 《职业圈》2014,(2):124-124
计生协会是协助党和政府团结带动群众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之一,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计生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彭颜红 《文化学刊》2011,(1):112-118
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要大力扶持的一项重要事业,慈善事业要获得真正长足的发展需要慈善文化的支撑,而我国当代的慈善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行的慈善文化还不足以引领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多方面不断推进慈善文化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和谐、职工队伍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阶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工会必须正确处理劳动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同企业各方共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