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l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向全党全国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这为积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群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能够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传播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志愿者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提升了文化实践活动的效果,推动了文化建设工作的进步。该文以群众文化志愿者与群众文化实践活动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了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论述了群众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筱爱 《职业圈》2013,(29):12-12
企业群众文化是推动企业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企业文化的家园和坚实的大地。目前有些企业的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铁美 《职业圈》2014,(6):113-113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而群众文化又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这一伟大决策为我国文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深入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满了油”、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5.
许彩峰 《职业圈》2014,(33):8-9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髓,也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内在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但是群众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在企业员工的心中,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核心。群众文化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对企业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也是时代文化传播的渠道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企业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建设是黑龙江省地域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黑龙江省的自身特点,结合红色文化,研究和运用红色文化,进一步弘扬和继承红色精髓,做好红色文化建设,打造黑龙江省红色文化品牌,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对推动黑龙江省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有着巨大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宝贵的历史财富,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引导着人民群众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它更是一种文化资源,兼具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分布广泛、脉络清晰,具有赓续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推动黑龙江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广振 《职业圈》2012,(36):127-127,129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安楠 《职业圈》2014,(17):107-1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群众文化发展思维还需突破。本文研究了我国群众文化的现状以及基层群众文化的缺陷,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心魂”所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潜移默化地体现在诸多方面。我们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发展中国化的企业文化,建立中国化的企业道德价值体系,促进新时代中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在2011年11月5日发表文章提出要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为当下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建设敲响了警钟。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结合适度,必会实现双赢的目的,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结合过度,却会使文化失去了精神属性,产生大量文化垃圾。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提升自身竞争力也逐渐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地域性群众文化建设而言,群众文化的受众多、覆盖面广、受众主体辨识力不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导向属性,适度利用商业的推手作用。趋利避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王迈 《职业圈》2011,(29):111-111
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益建设服务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群众文化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和地方各级文化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对这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和阐释还。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14,(9):15-15
正8月31日,历时5天的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北京图博会已发展为具有权威性、得到国际出版业认同和参与的图书综合交易平台,成为促进出版业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参观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强调,出版战线要树立世界眼光,弘扬改革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  相似文献   

13.
王星海 《职业圈》2014,(4):80-83
建设以职工文化为本的先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是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实现中国梦智慧力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谐、包容、共赢"的企业文化与六祖禅宗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必然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快地推动地区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勇 《现代企业文化》2011,(20):160-160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振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赵蕊 《职业圈》2014,(24):128-128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发展,对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关系到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基层单位组织文化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广场舞等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逐渐成为基层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为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帮助。本文就如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这个思路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细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最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文化的相关界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战略融合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多种正向作用,为企业内部营销的良性循环提供重要价值选择指引。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科学文化竞赛持续发力、各类思想潮流竞相碰撞,如何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正确引导员工价值理念符合新时代发展潮流,成为新的时代课题。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国有企业厚植组织基础、深耕中心业务,促进经济活动与文化表达相融合,不断凝聚员工的价值认同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9.
吕诗洁 《职业圈》2012,(11):121-121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市场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然而,从现状来看.中国银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几乎仍处于洪荒时代。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经济的杨厶部门,我国银行业理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领跑作用,然而,事实上却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伍者。  相似文献   

20.
邱娟 《职业圈》2014,(36):107-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群众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和谐社会与群众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