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战略的引领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农业产业链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需求,本文提出建立"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首先对"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对"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的功能进行设计,按照平台针对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服务内容将平台功能划分为土地流转、农资交易、农机协调、农业课堂、农产品交易、休闲农业与农业金融七大模块,同时对平台运作架构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平台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战略不断的发展与实施,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正在不断融合,渐渐形成了"互联网+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湖南省农业电商也正在进入全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上线",由企业自发发展向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多层次合作、集群式发展的方向转型。围绕"互联网+"可视农业,简述可视农业的基本内涵、探讨可视农业平台发展状况;分析可视农业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平台设备的基础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科研技术等方面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湖南省建设"互联网"+可视农业平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主体的需求分析,集成CIM与区块链、VR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CIM+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运行管理平台,并对政府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核心主体提出平台参与及协同运行建议.CIM+平台的建设对装配式建筑市场激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提高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东生 《华夏星火》2016,(10):84-87
“农业+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再者相加。农业互联网最终是要回归农业产业链,要服务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其中,平台建设是基础,品牌建设须先行,金融体系建设是保障,大数据平台建设立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移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以通信运营商的视角研究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纵向优化整合,提出基于"内容+服务+平台+渠道+终端"的纵深一体化整合模式,阐述了该模式中各关联主体的运营模式与策略,最后对通信运营商在该产业链中的演进与拓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不仅影响现代工作生活,也已渗透到传统产业。文章在分析青海省特色产业链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链与“互联网 ”深度融合的路径——“四位一体”(知识共享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络销售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四个平台共同支持特色产业链)的新型信息化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研究为“互联网 ”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5):22-28
首先沿模式演化路径梳理与揭示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即"物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平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三个阶段,然后依据演化逻辑从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层面提出未来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趋向于"产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的产业平台生态及"技术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技术平台生态的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20,(1):11-14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不断融入农业,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农户""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专业协作组织""互联网+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此,农业地区应在充分了解各模式的优劣势、掌握区域生产要素密集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后,科学的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青海省特色产业链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路径——"四位一体"(知识共享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络销售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4个平台共同支持特色产业链)的新型信息化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基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驱动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智慧教育信息化云平台,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教育信息化云平台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建设需求等,介绍该平台构建...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构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平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提出了平台—产业链—终端三层应用服务体系架构方案,探讨了该体系架构的主要功能,以及基于该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以本文提出的体系架构方案能够支撑平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落地。  相似文献   

13.
叶金蕊  黄凯 《学会》2016,(5):32-35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这对学会加强自身建设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学会自身升级优化的契机。本文针对"互联网+"的发展进行分析,对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与学会工作结合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互联网+学会"工作模式的新思路,为更好地经营和管理学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在康养领域的应用,分析传统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总结"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并针对"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建设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战略需求,提出"丝路"智库网络与协同平台一体化支撑框架,包括智库网络与人才计划、协同创新平台与信息化科研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通过分析,提出若干科技支撑计划建议:依托中科院科技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建立和发展"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依托地学领域e-science科研环境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出"丝路"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平台框架,建立和发展包括数据共享、协同交流、在线研讨、即时通讯等在内的信息化科研环境;针对智库科学决策的需求,提出"丝路"重大问题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和发展面向PRED的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工具库等支撑系统;提出"丝路"科技人才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本区域的能力建设,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支撑力量,增加本区域的研究基础,为长期有效支撑"丝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内江市加快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一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与清华大学、机械研究总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内江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50余个。整合"天府科技云"、内江市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对接转化交易。围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优势新兴产业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建成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县(市、区)全覆盖。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盐城市在联合有关部门、各地方和有关企业共同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将"互联网+农业"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以"互联网+农业"作为重要驱动力,打造盐城市现代农业升级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技术交易转移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一批业务类型、建设和盈利模式多样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国际知名、国内典型技术交易平台的模式、特征及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建设技术成果交易大数据、深入挖掘技术成果交易增值服务、采取科研众包模式建设技术交易转移平台、鼓励发展"技术交易平台+创投+孵化器"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正带来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格局的颠覆性变化,"互联网+农业"也进入了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黄金期。扶持行业明星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加强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信息及物流营销平台建设进程,将有助于克服当下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助力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20,(3)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社团的重要社会服务功能之一,但目前由于科技社团作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尚不完善,导致了其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缺失。该文在梳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和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服务模式,以期为科技社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