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认真分析其错误的心理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算教学的质量。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l.算理不清。算理是运算的依据,学生只有对运算中的有关算理清晰明了,才能对每步运算作出正确的推算,而不会想当然地作答。例如,计算321X105时,学生列竖式计算过程为:321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懂得乘数中间有0时,可以省略0同被乘数相乘这一步,但对下一步运算结果如何对齐位置不清楚,即乘数百位…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师应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联系实际。探讨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1、知识方面的因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它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诀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就必然会出现错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计算中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计算错误困扰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文借助学生习题中收集到的一些错题类型,通过分析归纳出学生在计算中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知识方面的错误与非知识方面的错误,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加强双基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弄清算理,以理驭法;利用错误资源,强化知识体系;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既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在了解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后,教师应注意加强备课中灵活使用教材,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加强训练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往往自责地说自己粗心。粗心除了由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外,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6.
刘霞  张京玉 《教育探索》2000,(12):42-42
小学生计算技能形成的首要指标是计算正确。但是,平日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发生,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若从学生本身进行心理学的分析,计算错误产生原因主要有两大类: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掌握数学概念和计算法则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首要条件,若学生没有牢固掌握概念和计算法则,就易造成计算错误。  错例:①25.9-1.25=1.34②1.5×1.3=19.5  分析:①小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没有掌握,不是小数点对齐,而是末位对齐。究其原因是受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影响,这类错误在心理学称为“痕…  相似文献   

7.
学生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存在共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原有知识的负迁移、学生思维强化训练后造成的"思维定势"以及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认知错误等诸多因素都是催生学生形成简便计算错误的原因。因此,笔者尝试从分析学生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入手,研究提高简便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要注重形式的比较、合理的体验、积累的辨别、算理的理解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往往出现计算顺序的错误。我认为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孩子们不明白算理。本文就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篇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给同学们设计了添加情境的外衣,引导学生直观动手操作、图形结合,进而在理解算理方面加以突破,从而优化计算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计算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计算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级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的可靠保证。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计算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真正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从哪几个方面下工夫呢? 一、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计算时出现错误,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42):25-26
目前,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往往出现计算顺序的错误。我认为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孩子们不明白算理。本文就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篇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给同学们设计了添加情境的外衣,引导学生直观动手操作、图形结合,进而在理解算理方面加以突破,从而为优化计算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计算能力的提高提出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对于一些数据偏大的繁琐算式,学生都会感到头疼,有时会因粗心等原因造成错误的结果。假如能够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巧算,则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计算20022003×2004[分析与解]先把2004写成2004=2003 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数学教师,应认真反思学生计算过程中错误产生的成因,并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了解学生的切入点,形成系统性的及其矫正错误的策略。一、错误原因分析1.知觉直观性错误。为了更好地找到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在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找计算错误原因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在计算中经常犯错误事例,看谁找得认真,错因找得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错误的原因也被罗列出来:(1)题目抄写错误,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  相似文献   

14.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尽管各方一直努力,各式各样的计算错误还是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坚守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明晰算理,强化口算能力,注重错题集锦,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心理品质,更好地规避各种计算错误,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将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数与运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不少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下降,计算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计算错误,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我们的计算教学注重了它的“源头”——算理的理解,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依然是错误百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在数学四则运算中反映出来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等问题,严重干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教师的教学。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据此,计算错误矫正方法对应为弄清算理、加强口算估算能力、教师设计合理练习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克服其畏难心理等方面,从而正确引导小学生准确进行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18.
<正>一、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1.学习前期口算时基础不扎实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甚至以后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也需要经常用到。但是由于前期学习的口算基础不够扎实,中间又隔了其他几个单元的学习,对口算出现了遗忘和混淆。因此,严重影响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新授算理时理解不清晰计算新授课大多从操作开始,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不仅要学生知道得数是多少,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么算。理解算理,明晰算理,并且把操作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是整节课的核心部分。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能保证,一些理解能力稍弱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演算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时,不但速度较慢,而且错误较多。为此,我在讲授这类例题时,引导学生根据整数的速算原理,巧算带分数的四则题。1.凑整法  相似文献   

20.
计算过程中简算能力的高低,是体现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计算速度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后进生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普遍存在简算不彻底的问题,即学生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未能将简便计算的意识、思想和方法贯穿于简算的全过程,而只是进行了局部或某一阶段的简算.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数的表现形式的影响,二是受运算符号的影响,三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然,造成简算不彻底的原因还可细分出很多,如受运算顺序的影响等,但上述三种原因是后进生在简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