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贝妈妈问:教育孩子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都说父母要给孩子讲道理,可是这条原则在贝贝这里行不通,让我们感到很吃力。贝贝现在3岁,到晚上该睡觉了,贝贝磨磨蹭蹭不愿意上床:“妈妈,为什么要睡觉啊?”“因为到晚上了人必须要睡觉啊。”“为什么人必需啊?”“睡觉是人的生理规律啊。”“什么是生理规律啊?”“就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工作啊。”“可是我就是不想睡觉怎么办呢?”……但凡贝贝不愿意做的事情,要想说服他,我们真是绞尽脑汁,几个回合下来,  相似文献   

2.
江洋  李学伟 《今日教育》2013,(10):21-23
面向21世纪,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需要怎样的基本素质,又需要怎样的培养模式?这是关于幸福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原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幸福教育提供了最为权威的政策依据和理念支撑。因此,幸福教育培养模式,既要能保证“同质”的教育公平,也要能促进“异彩”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要成全一个人的幸福。”这是北师大于丹老师两句很有名的话。教育怎样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或者说,教育这双“鞋”,怎样去适应孩子那双“脚”?这确实是今天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邵东县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让教育的“鞋”适应孩子的“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在关注结果的同时审视获得结果的过程,就会发现热闹了多年的“有效教学”其实经不住价值拷问.但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应该看到,“有品质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自然生长.如何提升教学品质?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学形式要突出学生主动建构.要对教育中“活生生具体这一个”予以尊重和成全,凸显教育的本质追求,遵循教学规律,将学习的过程回归为满足好奇心的享受过程.  相似文献   

5.
说到“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个?这是方向的问题;而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是方法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谈“惩戒”而色变的教育时代,但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请允许我们向反对者抛出心中的困惑:好孩子都是赏识教育就能“夸”出来的吗?既然因人施教属于教育规律,“一刀切”地温柔抚慰,就能纠正不同学生所犯的不同错误?佛家修行讲求“由戒生定,  相似文献   

7.
王云建  张越 《教育》2006,(6):24-27
“择差”学校的出现是合理的吗?或有人会引用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来证明其合理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是现实的。既然现实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择差”学校。而且不止一所两所,可见其出现有其合理性。但是,他们忘记了恩格斯在引用黑格尔这句话时还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绝非无条件地现实的。” 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去讨论哲学问题。“择差”教育是现象,也是存在。合理否?这是一个现实的哲学命题。 在庐山择差教育中心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差生”这一叫法就曾受到来自国内的六位教育专家的一致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反教育”的。 自从“择差”一词的出现,人们就提出疑问:何谓差?差之标准?差之界限与界定?差之源?等等。“择差”教育,是合伦理,还是合法理?是合人之常情之理,还是合教育规律之理?再者,“择差”教育之手段与目的之统一何在?——是钱,是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拷问生活,也拷问生活中的人。 带着“拷问”之重负,我们记者造访了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如是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以学生成长规律为基本遵循,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应然之举,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精准高效的必由之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秉持正确的准则,在“适应”与“引领”之间保持张力,在“普遍”与“个殊”之间寻求平衡。鉴于学生发展的双重向度,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要依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要遵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戴汝潜 《广西教育》2008,(31):15-17
中文阅读教学要树立“正确理念” 《阅读课程教学规律性(一)》(见《广西教育》2008年3A期,题目为《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阐述了阅读课程的序化设计和阅读教学的阶段性规律;本文《阅读课程教学规律性(二)》则简要阐述中文阅读教学的独特性规律。为与上篇相区别,本篇题目改为《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独特规律》。为什么要特别指出其独特性呢?这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中文”阅读,不是“汉语阅读”,更不是“西文阅读”。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理论研究要走到教育实践之中,但需要问责:“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的正当性是什么?”、“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对于教育理论意味着什么?”、“教育理论是否自觉‘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后果?”。否则,“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并不明晓。“走到教育实践之中”须得对教育实践之本质有明白的概念,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目的恰恰在于此,在于形成“对实践的知识”。这是“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前提和基础。这显然是“思”的事情,绝非简单易行。“知识即美德”,教育理论关注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一种道德重负。它拒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任何失重行为。  相似文献   

11.
重视学校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那么学校如何实施内涵发展呢?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合乎教育规律,适应学生需求。学校的教育应是“合适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以人为本”。 从教十多年,接受培训数十场,聆听名家之言众多,几乎没有一位专家没提到过这句话。 话中的“人”是谁?课改十多年来,普遍的答案是——“学生”。教育要“以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说得多了,听得多了,这些话似乎成为了“真理”。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还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有个性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为学生留下哪些能够让他们受益终身的东西?答案是要牢牢把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一基本理念,脚踏实地地探寻教育的本源。[1]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我校特有的温泉地域特色文化理念,逐步深化,将水文化与我校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构建出以“水润”为主线、以“水泽明理,爱润人生”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迎来了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后普九”阶段。这一阶段教育的重心应当放在哪里?是仍放在“普九”上,还是转向更高层次教育的普及方面?这是涉及宏观教育的重大决策问题。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所追求的目标和我国在“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丁永真 《江苏教育》2007,(13):74-75
搞教育为什么?办学校教什么?当校长干什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我当校长就是让师生做“真人”。于是,“求真”便成了我的管理哲学。求真,就是要还原教育的本色,追求教育的本真,遵循和探求适合师生发展的一切规律。  相似文献   

16.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什么语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在我国开设语文学科近百年的历史上,“讲”风与“改”风一直很盛?根子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根子在于对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认识与把握偏了。人们常说,语文教学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语文自身的规律,另一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这两个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教育微语录     
主持人:如今,虽然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们并没有感到越来越轻松,浮躁的心态、功利的追求早已传染到教育领域,各种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伪教育”现象也层出不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您,认为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真”?当前教育中又存在着哪些“伪”?如何“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9.
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互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 ,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也适用于教育领域 ,但这决不等同于“教育商品化”和“教育市场化”。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据此 ,可以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农村师范学校的校长,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应作何准备?我的回答是:要努力做一名专家型校长。首先,校长应坚持科研治校。从某种意义讲,治校、治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规律,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过程。作为领导者,必须不断地引导教职工研究、认识新规律,掌握、运用新规律。办好一所学校必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特色突出。做到这三点又必须有人、财、物做保证。“目标”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办学的灵魂;“特色”是办学的经验和成果;“人”是实现培养目标、创造经验成果的基础。校长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