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国钧 《健身科学》2010,(10):11-1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  相似文献   

2.
五、还丹(续)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何谓"明"?老子说:"知常曰明"。何谓"常"?老子说:"复命曰常"。是以可知"知常曰明"意谓:知道归根复命而常存的东西叫"明"。而能回复为命宝金丹的东西,非"道"莫属。是以可知"明"者"道"也。  相似文献   

3.
胡鸿章 《武当》2005,(7):45-47
十、辟谷食气和胎息老子在第五十九章说:“治认事天莫若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这段经文,世之释老者,只有王弼之释是正确的,王弼之注单刀直入,干净利落,曰:“早服,常也。”何谓“常”?老子说:“知常曰明”。张伯端《悟真篇》云:“归根复命即常存”。这  相似文献   

4.
孔德 《武当》2005,(8):38-40
[原文]《修真辨难》曰:或问曰:男女下手处分别如何?答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以炼形为要。炼气者,伏其气也。伏气务期其气迥,气迥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炼形者,隐其形也。隐形务期其形灭,形灭则四大入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可以结丹,可以延年。女子赤龙斩则变为童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相似文献   

5.
太极者,绝对之始终也,故凡一切事物,皆难越此规。空以无,无以静,静生动,动则化,化则极,极则变,变则复,复则静,静归无,还其本来面目。《太极拳论》开篇第一句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凡修炼太极拳者都应知其始终  相似文献   

6.
参悟太极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2,(12):13-13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又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理论从自身的体系上,具有统一的基础科学理论,掌握其“太极理论”很容易弄通各个分支的学问。弄通一个分支的学问,懂得太极又很容易弄通其它分支的学问。例如:擅长太极内功者,很容易弄通中医学、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论述中国传统养生中静神养生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静神养生的方法,其方法有:少思寡欲、抑目静耳、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力。  相似文献   

8.
王志远 《武当》2005,(4):19-22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动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动有机而静有势。"机者,朕兆、动机。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势者,形态。静势,静而已形无有之趋者也"。太极拳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动静互为其根,以静而成势,以动而成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古书云:"静属阴,动属阳。世上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偏阴偏阳为之疾,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说,动静即是阴阳,阴阳即是动  相似文献   

9.
清浊动静图9.清浊动静图大道生一气,一气中分阴阳。阴浊而阳清,雌黑而雄白。知其自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乃为内外兼备、性命双修。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则无滞无碍,气息归根。10.涵养本源图千圣一心,万古一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本原即真心,心为君,君安则形体平和,疾患不生,故气功修持的源头在于修心,老子曰:"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儒、释、道三家也共同将修心视为根本。涵养本源有多法:其一为观窍:儒家称"灵台"窍,道家言"灵关"窍,佛家讲"灵山"窍,皆指同一心源。眼要常观,耳要常听此窍.舌要常…  相似文献   

10.
广东月西老人 《武当》2007,(10):35-36,37
【原文】香逸古姆①曰:吾今谈玄理,专言女法王②。女本属静体,阴中亦含阳。守静终难静,机关蕴中黄。静虽是本体,御柔犹赖刚。刚为阳之主,柔乃阴之藏。识得柔中刚,可致弱中强。气血属后起,祖窍自发阳。  相似文献   

11.
体育漫画     
一,一一._一一一一一_一一__一一~~一~_~臼~曰▲董杰爷曰爷.,选‘.练._~.轻.愁必…2夕.‘匕乙】▲朱治观/︹一一一一比…静动▲董杰教练登场曰厂供尹‘,\卜笋保险▲朱治观▲黄杰西藏体育’97/2第邵页体育漫画  相似文献   

12.
少林捶把论     
释家捶把十要诀云:其一曰,明三节。其二曰,齐四梢。其三曰,闭五行。其四曰,身法。其五曰,步法。其六曰,手足法。其七曰,上法进法。其八曰,顾开截追法。其九曰,三性调养。其十曰,筋法。不难看出,捶把十法不是简单的经验堆积,而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功法体系。其一是功法之基础,人体之框架。其二为筋  相似文献   

13.
诗曰:已拼坐隐躁心捐,儒雅风流胜算全。不似孙吴多诡诈,堂堂正正自天然。这是施襄夏在《弈理指归》中的题诗。纹枰对坐,虽然寂静无声,但棋手的创作情绪和心理活动,却根本不是看上去的“静”所能代表的。尤其是,今天的棋之主流,追求着繁杂的变化,澎湃着创新的激情。如此,静,  相似文献   

14.
吴明珠 《收藏》2006,(10):96-96
东周时期,贵族盛行佩剑,视带剑为体现身份地位的标志。《老子》称贵族“服文采,带利剑”。《吕氏春秋&;#183;侈乐》说:“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把,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谈到老年人健康的问题时,其中有一项就是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通往长寿的必要途径。所以说“修身养性”有动有静,互为补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对我来说,集藏是最好的养性。当今的大千世界,物品之丰,品种之多,举目皆“物”也。这是一个藏品极为丰富的时代。我们老年人常  相似文献   

16.
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它恬淡、安宁,如一泓秋水,涵着明月;又如十里绿甸,风吹草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无非一个“静”字,不静无以“直”,不静怎堪“圆”?对老年人而言,静能养心,静能益智,静能知戎,静能护金身六甲,平抑虚火,遏制众病蜂起。心静是洁净而安详的心境。心静者则寿高。这已被古往今来许多事实所证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巴金、冰心、方成、丁聪等高寿老人,淡泊名利,心灵洁净,一门心思做学问,佳作连连,就是得益于心静。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年逾八旬,神采奕奕。他说:“心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7.
阴阳学说给我们一把打开习练太极拳大门的钥匙。《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虚实这一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太极拳的套路里,只要动,阴阳虚实立现。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又要处处分清虚实,其奥妙需要习练太极拳者去感知,去体悟。  相似文献   

18.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9):27-30
一、桩功(一)动桩功动桩功是九宫八卦拳的桩功系列功法,原传名为“揉球功”, 亦称“云球功”,共八式。此功是在练好静桩功,获得充足内气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以意念传神达形,引动手臂带及身体,云球打圈,行气传力,外动内静的内功功法。动作歌诀曰:舒顺自然,妙生意趣,静动慢快,刚柔相济,拧摇翻展,缓中寓急,内气运行,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之"五绝",非近体诗之五言绝句,乃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粉彩职贡图瓶"之精美绝伦也。"五绝"者:一绝:题材悠久意义重大(一)绘画中的"职贡图"何谓"职贡":职方之贡物。职方,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周礼·天官·大宰》载:"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二曰嫔贡(皮帛之属),三曰器贡(宗庙之器),四曰币贡(绣帛),五曰材贡(木材),六曰货贡(珠贝自然之物),七曰服贡(祭服),八曰游贡(羽毛),九  相似文献   

20.
第二章中西医学的有力挑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象元第二十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