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他,用真情和爱心办学育人,带出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了一批批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就是五大连池市龙镇学校校长、书记——张北臣。一、心系师生,筹集资金改善办学龙镇中心学校(2011年8月正式合并为龙镇学校)承担着全镇3个社区和9个村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素质教育手记——《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本书记述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主要内容共有5个部分组成,即《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回答心灵的呼唤》、《学生的思考》。静心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李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用爱心温暖童心,用爱心感化他的每一位学生。他对后进生的教育艺术,使学生信他、服他、爱他。他的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很值得我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个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因此,道德感、荣誉感、爱心必然是班级积极健康的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它们紧密地结合,构成了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一个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一股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  相似文献   

5.
一个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因此,道德感、荣誉感、爱心必然是班级积极健康的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它们紧密地结合,构成了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1,(30):3
他,坚持"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他,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提倡"生活即教育",是学校双语教学的特色之一;他,在汶川大地震后将爱心深入教育,构建"爱心学校",是学校"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8月,我送走了一批毕业班的学生,迎来了一批○○后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里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有点自私任性,我心里暗暗想: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教00后的孩子们了,应该转变方法。教六年级的孩子,我与学生像朋友、像知己;00后的小不点们……我觉得应该与学生像母子、像玩伴、像朋友、像知己……也许有更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要有爱心、有耐心。开学第一天,就有一个孩子不停地哭泣,我走到他  相似文献   

8.
"白衣天使"用爱心和细心守护医院的病人,而全国劳模、峨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施秀红老师默默耕耘教坛17载,用博大的爱呵护着一批批学生成长成才。有人说,她没有天使的翅膀,却有一颗天使般的爱心。  相似文献   

9.
身为人师已有20余载了,每每回首往事,我总是又激动又骄傲。20多年来,我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架起了一座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进行德、智、体、  相似文献   

10.
“要想教好书育好人,首先得具备一颗特强的责任心和与学生深厚的感情。”这是李浩武老师的口头禅。李老师自1990年从湛江师院毕业以来,一直在雷州市龙门中学任教。从教十三载,当了十三年班主任。他就像一个无私的摆渡者,把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引渡到知识海洋的彼岸,又似一位技艺精湛的园艺师,以爱心哺育着祖国的幼苗,雕塑着学生的心灵。他在短短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中就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这三心,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起点。有了这三心,班主任才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呼吸,把握他的脉搏,对他施以教育。做班主任要有爱心。对学生的爱,是每个教师必有的情  相似文献   

12.
他深爱着脚下的沃土,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将一颗赤诚、火热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在他羸弱的肩头上,托起的是数以千计农民娃的灿烂前程。  相似文献   

13.
十三年的教育之路,我付出了爱心,也收获了爱心。爱心像一盏灯,我给学生,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学生也给我,让我对教育的热爱至今不减。教育事业是用心传递爱的事业。有人说,把教书育人看成是职业的人,那他只在谋生;而把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4.
画人记     
一个人的平凡并不代表他不伟大;一个人的默默无闻并不代表他不奉献。——题记老师的故事有一个人,他立志当一名教师。最后,他如愿以偿了。面对第一批学生,他的兴奋充满着整个身体。他发誓,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栋梁之才。于是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于是他看到学生进步而开心,看到学生努力而欣慰;于是他开始筋疲力尽。但他未曾后悔过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纵使头发斑白,纵使疾病缠身。因为他以为,学生的一切就是他的一切。一批学生送走了,又是新的一批……警察的故事有一个人,他成了一名警察。他深知警察的神圣职责。每次有人报警,他都会冲在第一个;每…  相似文献   

15.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我曾经接触到这样一位学生,由于他在班上和一位同学发生纠纷,我没有具体地去了解情况,只是简单地听了其他同学的反映,就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了一顿,此后这位同学对我心存戒心,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我看到这种情况后,找他谈心,几次谈话后,他端正了心态。他感觉到老师是关心他的、爱护他的,学习进步了,自信心增强了。如果你对学生有了爱,学生对你就会情感投入,你就能教育好学生,你就能改变学…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致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将得到关注。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这样的教育才是实现了其社会功能的教育,才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  相似文献   

20.
六、师爱可使学生的爱心进一步升华。师爱为孩子们。感情的升华,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个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他追求真善美的所作所为,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是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