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论内蒙古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重点介绍了内蒙古的土壤侵蚀现状。并根据土壤侵蚀现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土壤侵蚀形式,最后详细地论述了土壤侵蚀给内蒙古地区造成的严重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土壤侵蚀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壤侵蚀使有限的耕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展,沙尘暴频繁发生,并淤积水库、河道、塘坝,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的土壤侵蚀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土壤侵蚀有多个方面原因。防治土壤侵蚀应多措并举,继续提高工程技术含量、坚持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3.
太湖流域安吉县林地养分流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侵蚀造成的营养物质迁移是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全面认识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对流域水环境的威胁,为当地的林地经营部门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基于2007年的安吉县森林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土壤侵蚀模数与养分含量系数法,评估了安吉县林地土壤侵蚀量以及TN、TP、TK和有机质等4种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安吉县林地年土壤侵蚀量75.13万t,约合558.87t(/km2·a);因土壤侵蚀每年约有657t全氮、272.95t全磷、7858t全钾和1.51万t有机质的养分流失;从林地类型来看,竹林和经济林是林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主体(累计贡献率77%);而从地貌类型特征来看,90%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来自丘陵和低山林地,76%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来自斜坡和陡坡上的林地  相似文献   

4.
基于RUSLE模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侵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南方丘陵山区4个主要省份——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坡度、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46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1.81t/(km2?a);研究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土壤侵蚀面积中,只有13.41%的面积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蚀,局部区域表现为强烈侵蚀;空间上,湖南和江西的土壤侵蚀呈现块状分布,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则呈现出点状分布,湖南整体的水土保持状况不如其他3个省份;研究区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微度侵蚀在各海拔和坡度等级下分布面积最大(均大于75%),强度以上的侵蚀分布面积很小(均小于1.5%),坡度15~25°和海拔200~500m的区域是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资源科学》2009,31(10):1787-1792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教,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转化为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轻了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定量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效应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现实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环境和农业问题之一。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澜沧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土壤侵蚀量为11.27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8.63t/hm2,属强烈侵蚀。流域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坡度每上升一个等级,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增加33.34t/hm2;而海拔平均每升高1000m,土壤侵蚀程度则加重2.3倍。流域内60.86%面积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侵蚀,其特征表现为局部区域内的剧烈土壤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海拔在3000m以上,坡度为15~35°的区域内,是土壤侵蚀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紫色岩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岩洁  李阳兵  冯永丽 《资源科学》2012,34(6):1125-1133
研究以草堂溪小流域1990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四期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3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等,提取草堂溪小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侵蚀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五种侵蚀类型在研究期内相互转化,轻度侵蚀面积增加最多,达2.61km2,集中分布在草堂溪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1990年-2000年明显增加,2000年-2007年逐渐下降,但高于1990年。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高程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在高程0~500m,坡度0~25°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变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侵蚀逐渐减少;旱地仍然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1990年,2004年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高,分别为10.365,7.348。移民、政策支持也影响着土壤侵蚀的变化。针对相对难于控制的自然因素,应根据各因素不同等级的侵蚀情况合理布局配置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因素,则主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制定合理的移民规划和政策支持,减少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8.
选取降水量、地形坡度、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指数、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作为评价钦州市城区土壤侵蚀危险性的主要因素,运用GIS方法和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与评价该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及模型的空间关系识别和叠加分析,实现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为该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侵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归结为两大类:即人为因素,指人类一系列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往往成为引起土壤侵蚀的主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表组成物质、植被等方面,构成土壤侵蚀的背景条件,其中地表组成物质——土壤和基岩是侵蚀作用的对象。土壤特性对土壤侵蚀产生巨大影响,而土壤特性与基岩岩性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常受到岩性的很大制约,这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尤为突出。本文拟举湖南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坡地持续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 540.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 215.68t/(hm2·年)~7 335.56t/(hm2·年),年侵蚀深度5.4mm~5.6mm.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坡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在耕层变薄、土壤贫瘠化、沙质化、干旱和植被退化等,其结果严重制约了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坡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厚层风化壳、坡度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坡地侵蚀的防治,应从植被恢复、植被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并与脱贫治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江西相山铀矿田为我国目前最大火山岩型铀矿田,资源开发导致了土地利用改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带来了土壤侵蚀的加剧[1]。本文获取了1988、1999和2013年的Landsat TM影像,采用基于NDVI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的动态监测方法,分析相山土壤侵蚀变化趋势,掌握相山地区土壤侵蚀的状况,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反映相山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率为27.58%.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结构破坏率(SPBR)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湿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负相关.土壤侵蚀率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构破坏率、湿筛后团聚体MWD和GMW、>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尔琪  张红旗  董光龙 《资源科学》2016,38(7):1203-1211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侵蚀状况较轻,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比达到83.99%,强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占比仅为2.25%,零星分布于南、北、中天山的局部地区;严重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低覆盖度的草地。对比两个时段,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呈总体改善但局部恶化的趋势,轻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都显著减少。从1985-2000年到2000-2015年,伊犁河谷的降雨侵蚀力明显增加,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和水土保持因子的数值则显著减少,耦合三者的时空变化,其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以负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从综合治理到生态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侵蚀过程复杂,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丰富。文章对国内外土壤侵蚀及其阻控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复杂环境下土壤侵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回顾了我国土壤侵蚀防治由优化坡面措施,到小流域综合整治,再到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与优化布局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治理重心应从遏制面积扩张转向生态功能提升为主,治理手段应从综合治理转向生态调控,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寻求土壤侵蚀防治与农业高效生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同途径,以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 540.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215.68t/(hm2·年)~7335.56t/(hm2·年),年侵蚀深度5.4mm~5.6mm。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坡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在耕层变薄、土壤贫瘠化、沙质化、干旱和植被退化等,其结果严重制约了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坡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厚层风化壳、坡度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坡地侵蚀的防治,应从植被恢复、植被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并与脱贫治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土壤侵蚀则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侵蚀一旦持续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土壤退化、土地资源遭到破坏、下游河道与湖泊的淤积,加剧洪水灾害的威胁、破坏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水危机等这些都是土壤侵蚀产生的不良后果,更严重的是,我国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我国的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水土保持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保持措施,并对其减水减沙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对土壤侵蚀的重视,对其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水土保持领域的新热点。土壤侵蚀的根本是土壤颗粒剥离地表,形成产沙。本文从降雨强度、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上方来水来沙以及径流等六方面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影响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深入研究土壤侵蚀的机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水东地区的土壤侵蚀说起当你从广州乘汽车到湛江去,在路上经过电白县的水东地区的时候,就会看见那怵目惊心的红色土层受到侵蚀的景象。红壤区的土壤侵蚀,是相当严重的,水东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的面积在20万亩以上。土壤侵蚀,不仅使侵蚀区的土壤失去生产力,而且常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巨大财富,目前全世界97%的粮食生产依赖于土壤。中国作为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流失土壤占世界总量的1/12,每年人海泥沙占世界陆地入海泥沙总量的1/2。土壤侵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造成土壤侵蚀的历史条件、人类活动、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的形式,简述了土壤侵蚀基本现状及土壤侵蚀类型,讨论了土壤侵蚀的危害,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原因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1 治理土壤侵蚀,保护水土资源。2 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巩固治理成果。3 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4 发展小流域经济,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开发治理。5 合理利用土地,发展温饱工程。6 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7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8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  相似文献   

20.
边多  唐洪  除多 《西藏科技》2003,(10):6-9
本文以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强度监测的方法,利用卫星、航空遥感信息和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分类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0年综合指数值居于3~6级之间的区域面积最大,合计占全部区域的70%以上;以流水为动力而产生的侵蚀过程是“一江两河”地区最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非常广泛,占区域总面积的2/3左右,总体反映了高原山区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