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马占相思、肯氏相思 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四个相思树种的的对比试验, 经过三年调查结果比较: 马占相思, 为优良造林绿化树种, 但不耐寒; 肯氏相思由于树型好, 可选为园林绿化, 行道矮木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2.
王维《相思》诗的流行和红豆意象的诞生有密切关联,王维《相思》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相思的具体蕴涵,后世在接受中赋予相思以男女相思、故国之思、君父之思、爱国热情等多种意义内涵.《相思》的影响正是伴随着红豆意象的象征意义的流变和发展.红豆和相思的组合深切地契合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心理,因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离别与相思自古就是诗人们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诗人是多情的,离别与相思在他们的笔下总显得那么的肝肠寸断和欲罢不能。《涉江采芙蓉》即是一首哀婉动人的相思曲。  相似文献   

4.
《声声慢》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杰出的词作。有研究者认为词人在这首作品中表现出的是浓浓的哀愁,也有研究者认为词人在这首作品中抒发了孤寂中的相思。其实,该词表现出来的“愁”是一种蕴涵着孤寂相思的浓浓的哀愁;词作中的“相思”是一种浓浓哀愁里的孤寂的相思。从相思的视角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心中那份浓浓的哀愁,而且还能在那浓浓的哀愁中寻找到那份孤寂中的相思。  相似文献   

5.
思念     
<正>试过相思没有?蔡澜有一方印,他极喜欢用,印文是:"相思又一年"。相思而能一年又一年持续下去,那真是名副其实的长相思。长相思,甚至不期待有任何结果,只是一年又一年相思,这倒是典型的浪漫情怀。更常见的相思,是思念一个人,渴望与他在一起,在旅途寂寞时,在灯红酒绿时,脑海中萦回的只有一个人,从头到尾思念这个人的笑,思念这个人的嗔,思念时销魂蚀骨,  相似文献   

6.
相思主体与对象两者间的"阻隔",构成了相思成立并且升华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形成相思的时空阻隔有一定量的限制,使得主体于对象的审美期待有可能处于较佳状态,保持一种"陌生感"、"新鲜感",爱情的社会价值也借此得以实现。相思阻隔的文学表现生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表现模式:相思无人理解模式,愈阻隔相思愈烈模式,人不如异类模式,人宁可化异类模式,死后化为相思鸟、连理树模式。这些模式又增殖出诸多憾恨变相实现的母题。相思阻隔,有利于具体表现模式的跨文体汇通,有利于文学与现实文化心理、习俗的互渗,有利于作品中艺术思维与神秘思维相得益彰,也有利于揭示传统爱情文学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7.
一、课例构思(一)两重情感的互补。这首词有两重人物形象:一为那位缱绻于相思中的女子,一为作者自己。也有两重情感:一为"相思",一为对人生的理性观照。解读本词首先要保证那位女子形象的完整性、品出她的相思情尤为重要,因为晏殊的体悟是建立在那个女子情感基础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固然是一首写相思的词,但它又不仅仅是在写相思。词中透出的浓浓情意中还有理性的思考,而"相思"之情成了"理性观  相似文献   

8.
相思是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丽以相思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或许正应了韩愈那一句话: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闺怨相思.离愁别绪的诗词往往被诗人抒发得淋漓尽致。但诗人在抒发相思情感时所采用的写法却各有迥异。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表现相思时所采用的“揉直使曲”的手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这首《相思》写出了红豆树之果乃相思之物,因此"红豆"又有"相思子"的美誉。但也许很多人  相似文献   

10.
离别相思主题的诗歌,多幽怨,悲凄,还时而透出美人迟暮的感伤,可以说这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而《西洲曲》给我们展现了别样的相思之情,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流露着相思的甜美。开篇"忆"字便揭示了相思的主题。值得让人推敲的是"西洲"与"江北"并举,"下"和"寄"连用,所以"下"不能理解为"往"、"去",而应该是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马占相思在早期的生长规律,为其保护、培育和指导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福建漳浦中西国有林场15 a生马占相思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求出树高、胸径、材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15 a生的马占相思在早期生长中生长速度较为恒定,干形削尖。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马占相思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最基本要素,诗人们常借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相思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它是恋人间表达爱情最直接、最有意味的方式。在唐代的相思诗中,存在着丰富的自然意象,它们被诗人用来寄托相思情绪,而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也提升了诗歌的深厚韵味,增加了唐代相思诗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3.
长相思,相思有多长?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园太远,相思渐长。相思,乡思。这首《长相思》,为远方而作。那个远方,没有聒噪的风雪,令容若怀念。纳兰容若,但凡了解他的人,便要感叹:“大可不必如此惆怅。”  相似文献   

14.
蓝在南方     
别后的日子/总是/相思伴着离愁/在这无眠的夜/站在无眠的街头/无奈地低头/满是一地相思的愁/摘一片相思的叶/散落些许离愁……这是若蓝写给我的一首小诗,一首诀别的诗。信纸折成的相思叶在手中摇曳,若蓝却已转身离去,没有丝毫停留。只是她转身的瞬间,我看到了风中滴落的泪,想要挽留,却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15.
相思     
一份苦苦的相思,惹来满天秋雨,鼓打着窗外的梧桐,预告你胶涉的归期。你朦脆疲惫的身影,渐渐在眼前清晰,原是这相思的密码,隐藏在绵绵的雨里。一份长长的相思,染白了青丝万缕,从朝霞燃起的幻境,到黄昏病珊的步展,留下了情的美丽,铭刻着爱的轨迹。正是这不灭的相思,丰富了人生的意义。八通讯处:成都青白江四川化工总厂子弟中学,已0300﹀相思@高承毅$成都青白江四川化工总厂子弟中学!610300~~  相似文献   

16.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中表达的相思之情为历来文人所咏叹。然而,不同于人们的想象,牛郎织女的相思问题其实另有原委,同时对他们浪漫爱情的同情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牛郎织女的相思问题进行考辩,还原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个爱情故事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马占相思在早期的生长规律,为其保护、培育和指导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福建漳浦中西国有林场15 a生马占相思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求出树高、胸径、材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15 a生的马占相思在早期生长中生长速度较为恒定,干形削尖.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马占相思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诗经》思妇诗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相思之苦;把笔触直接深入到思妇的内心深处或用心理独白的方式来写相思;采用细节描写,从侧面怀人;用想象直至进入幻觉,极言相思之苦;用景物来烘托映衬人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中的惜时和相思主题有力地作用于民族审美接受心理,惜时、相思主题和惜时、相思之作构建了人的审美观照习惯.《古诗十九首》反映了鲜明的生命感伤论的主题,抒发了来自生命个体的声音,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是一篇写离情、相思的词。全篇采用白描手法,婉转缠绵,感叹人生中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