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每到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一些熟悉的记者、编辑一见面就问你:“近来跑哪去了,抓了点什么……”当初,我对他们的问话不怎么在意,后来,经过工作实践,我才渐渐明白了他们问话的涵义。我从1974年开始,就在基层搞通讯报道工作。当初写稿,对采与写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跑到下边深入采访,往往是了解到一些情况后就忙着写稿,结果一连写了20多篇稿子,都是“泥牛入海”。当时,我认为主要是自己“喝的墨水”少。于是我就关起门来看书,练笔,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稿子还是发表不了。后来报社的一位老编辑给我写来了一封诚恳的来信,信中除鼓励我,还指出我写稿中的毛病,并让我多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我搞报道已有4个年头了,虽被军内外报刊采用过一些稿子,可都是些“小不点”,甚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讯。有人劝我写些“大块头”,我也想写几篇一鸣惊人之作,可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大块头”的稿件?54951部队别培海别培海同志:作为一个已有4年采写史的老通讯员,想写出点有分量稿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鸣惊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块头”不可,有些“豆腐块”新闻同样也很有分量,同样受读者欢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评上奖的好新闻了吗?它们不少是几百字的短新闻。能写出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茶事     
我喜欢喝茶,觉得比饮料好,苦涩中有清香.且能提神。由喝茶而想了解茶.于是去翻阅了一下《茶经》,知道茶有“轻汗发而肌骨清”、“有力悦志”等好处,能“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也。”然而.我却不是那种会品茶的雅士,仅仅一直喜欢喝茶而已。或可说是那种喝“自然主义的茶(冈仓觉三语)”的人吧。  相似文献   

4.
阅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我几次联想到了浑身是戏的演员:会表演的演员演什么都像,而梁先生是写什么都“中”。人们日常的一言一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或普通物品,在他的笔下都能熠熠生辉。借用《苍生》中田大妈的口头语:他咋恁能写呢! 初读时,我曾有过上当感:诸如《喜筵》、《喝茶》、《洗澡》、《超级市场》等等,不就是“吃喝拉撒睡”之类的事嘛!不能再简单了,恐怕连中小学生也能写一通。后来,才发现我的领会和认识,乃系“荞麦皮打浆子——不沾板!”在《鼾》里他有这样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5.
“夏干事,你和另外两同志合写的《老伙子黑的四套本领》一稿,已被我报采用。希望你今后多给本报送上边疆的‘土特产’”。这是去年五月某报一位编辑写给我的一封信。什么是边疆的“土特产”?开始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非编辑说的“土特产”,就是吐鲁番的葡萄、哈蜜瓜和羊羔皮吗?后来,细品这封短信,再翻了翻自己以往一些没被采用的稿件,终于明白了编辑要的“土特产”的含意。他是要我多写些具有边疆特点的稿子。唉,多好的编辑,差一点误解  相似文献   

6.
1980年,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题目是《英雄幕后》。文章写的是一位农学院园艺系的女大学生,在农村扎根苦斗了二十多年,曾经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可是如今她却陷入了困境。文章题目很醒目,但“幕后”究竟有些什么,作者吞吞吐吐,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从文章本身来看,可以说“言之无物”,作者似乎还有点故弄玄虚;但文中写的这个人我熟悉,她是一个实干家。1962年《人民日报》曾有过报道,1976年《文汇报》、《河南日报》相继报道她《坚持农村二十年》。来稿虽然写得空洞、飘忽,但这个人物却牵动了我的心。于是我们给作者(一个区干部)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将文章写得扎实些,如有  相似文献   

7.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已经十五年了,热情很高,然而也有不少忧虑和苦恼。概括地说,有四个“难”和“盼”:一、新闻业务学习难。报社业务学习资料发得少,内部通讯刊物很少收到;在农村书店里发行的新闻业务书籍简直没有,除能订阅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新闻战线》、《新闻通讯》、《新闻记者》而外,想多读些新闻书刊,真是难得很。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篇文章,我一时真不知写些什么好。当了大半辈子记者,酸甜苦辣都尝遍了,可以写的东西当然不会没有,只是平平淡淡的不值得写,“不堪回首”的不愿写,人云亦云的不想写。想来想去,还是写点切身感受吧。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嘱我写点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希望。其实,“廉颇老矣”,我年已83,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逼使我近年来难以提笔作什么文章了。然而,给年轻的同行写几句话、作一番交流,这个请托对我这个老编辑来说却是推托不得,不啻是一种责任。我这几年外出活动少了,但在家里,也时常有些中青年编辑来聊天。每听到一些年轻同行在编报之余又写出多少文章,出了什么著作,我总是为之庆贺。而对一些光是编,却很少写甚至不写的,我就要力劝他写一些,多写些。我是历来主张当编辑的也写写文章的。我想索性将这个观点在这里公开谈一谈吧。  相似文献   

11.
黄宗江先生的文章里总爱写一句唱词:“少年子弟江湖老。”我不懂京剧,也不知此语出于何典。一日,听秦腔《赶坡》,那薛平贵唱道:“打罢春来是夏天,春夏秋冬不一般。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原来,此语藏在这里。接下来王宝钏唱:“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听戏至此,心里砰然一动,便生出了许多遐思感悟。  相似文献   

12.
“斧砍枣树非无情”。这句农家谚语对我来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记得我刚开始搞报道时,总怕自己写的东西别人看不明白,又怕写得少落下个“不会写稿”的评语,写起来总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呼咦个没完,一则消息也近千字。领导看了直说没味,更别说变成铅字了。那时心情槽透了,连走路都怕碰见人。就在那年枣花飘香的时节,我探家时带上了数十篇自认为理想但没发表出的作品,去看望在乡村教书的大哥。大哥不仅书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虽然他经常在书信中给我指导,但终因纸上得来终觉没,令我这块顽石一直不得开化,连个“豆腐块”也难得见上…  相似文献   

13.
1980年,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题目是《英雄幕后》。文章写的是一位农学院园艺系的女大学生,在农村扎根苦斗了二十多年,曾经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可是如今她却陷入了困境。文章题目很醒目,但“幕后”究竟有些什么,作者吞吞吐吐,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从文章本身来看,可以说“言之无物”,作者似乎还有点故弄玄虚;但文中写的这个人我熟悉,她是一个实干家。1962年《人民日报》曾有过报道,1976年《文汇报》、《河南日报》  相似文献   

14.
我当副刊编辑12年,虽说还不是老编辑,但点点滴滴有了一些体会。我常在心中问自己:什么是编辑?于是想到赵家璧先生的《编辑忆旧》,想起茅盾先生的《我在商务印书绾当编辑》,甚至还想起新近编的《编辑家辞典》里的许多值得敬重的前辈。然而,他们都是名人。名人并非起初就是名人,但毕竟成名了,距离似乎就遥远了许多。那么就想离得近的,我的老师和同事,但终究因为离得近,看得过于明白,反而什么都说不出来似的。有一天读到任大霖同志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爷爷”当了40年编辑,编的书可以摆满一只大书  相似文献   

15.
写好杂文,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和磨炼。我虽然写过不少杂文,但迄今还处在初学的阶段,所以我写的杂文,差不多都冠以“吴初雪”的笔名。现在试就我最近写作《人老何须自彷徨》的经过,来说说写杂文必须注意之点。命题的由来我从1989年开始进入花甲之年,很想为老年人写一点文章,但一时还不知道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去年10月到  相似文献   

16.
又逢“十一”长假好读书。伫立书橱前,信手抽出一本老书,大学时的课本。翻阅之间,老书中竞又掉出一本小书。说“小书”,其实只有薄薄的几页。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活页文选》,这不是小时候常翻常看常念常背的《活页文选》么。以今人的眼光看,手头的《活页文选》,与其说是“书”,莫若说是“字纸”更合适些,原本只有五六页的书,偏偏封面封底都脱落无存了,存着的,只有一两张内囊。尽管如此,我还是如获至宝,欣然复又慨然。我明白,藏于心底的哪根弦被深深地拨动了。  相似文献   

17.
记不起谁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刊登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题目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少些“节令性”新闻》。其实节令性新闻少不得,难的是报道如何创新、出彩,如何避兔大同小异,做出新意。在我看来,每一个报社为了搞活、搞好节令性新闻的报道,就是专门成立一个  相似文献   

18.
编辑要勤于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先生曾撰文呼吁编辑要多写文章。在《希望编辑多写文章》一文中说:“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收益不浅。”在这里,季先生表达了他对当今的编辑不写或少写文章的现状的担忧以及呼吁  相似文献   

19.
学会坚韧     
洪武 《新闻界》2003,(1):64-64
我在学校读书时就爱好写作,参加工作后便一直业余为报社写稿。这中间,有辛苦,有烦恼,几度欲“洗笔不干”。每每于此,我便想起一位老编辑的“看准了就坚韧不拔地干下去”这一句良言,又振作精神,苦其心志,磨炼坚韧,奋笔如初。44年过去了,一万六千多天哪。我手中的笔,从青年握到老年,可算从未中断,越写越有劲。坚韧,虽然使我熬了许多夜,抽了许多烟,耗了我许多纸,受了许多冤,但它更给我几多欢乐,几多欣慰。如今,我这个当年仅有中专文化又从未经过新闻专业培训的“门外汉”,不仅能写新闻,还会写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每…  相似文献   

20.
小小通讯员,有什么经验可谈。我看不仅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其实正是这种想法,阻碍了通讯员写作水平的提高。我从1986年开始学着写稿,当时只能写些表扬稿和读者来信,而且写的很苦,一年下来,仅上了几个“豆腐块”。劳动和收入的反差,使我静下心来,我认识到没有一定的功底光靠热情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报名参加了新闻培训班,看了不少书。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89年,我已达到年用稿在百篇以上。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觉得经常总结一下经验大有好处。我先后写出了《悬念、立体、联想——谈写活导语的三种方法》,《如何写活会议消息》、《快速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