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的原油定价机制尚缺乏研究。回归检验了Minas原油至我国大庆原油的价格传导关系,讨论了大庆原油价格的形成特点,并归纳出国内外油价波动传导路径。尽管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长期一致性,但背离指标揭示了Minas原油价格具有异常波动频繁而剧烈的短期特征,这种蕴含风险的价格变化同样反映在大庆原油的价格上。进而分析了油价波动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改进我国原油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原油定价机制尚缺乏研究。回归检验了Minas原油至我国大庆原油的价格传导关系.讨论了大庆原油价格的形成特点,并归纳出国内外油价波动传导路径。尽管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长期一致性.但背离指标揭示了Minas原油价格具有异常波动频繁而剧烈的短期特征.这种蕴舍风险的价格变化同样反映在大庆原油的价格上。进而分析了油价波动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改进我国原油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稳定农产品价格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最求的目标,完善信息披露和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都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为研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运用GARCH模型对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但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强烈,这说明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可以起到发现玉米现货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最后指出加强信息披露是稳定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翔  刘金全  隋建利 《资源科学》2009,31(12):2110-2119
本文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为目的。为了定量的分析其影响和传导途径,主要选取了1999年1月~2009年6月期间各主要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G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及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传导的一般途径和传导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气产品传导途径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CPI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有机化工产品传导路径上,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CPI具有间接的影响。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PPI以及CPI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原油价格波动是PPI变动的单向Granger因,同时PPI又是CPI变动的单向Granger因,并据此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4月份的农产品走势品种差异较大,豆类、玉米和小麦表现偏强,而糖、棉表现的较弱,这和品种各异的特性及自身的基本面有关,总体来说宏观政策影响减弱,4月份农产品价格波动都不大。  相似文献   

6.
李文博  龙如银  丁志华 《资源科学》2015,37(10):1973-1982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双重假设,以1993年1月-2014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邹氏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从2002年开始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在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这个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在期初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后,随后转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样在此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与煤炭价格上涨相比,煤炭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表现为煤炭价格下跌在期初会促进经济增长,但随后会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这可能是受国内外煤炭价差及煤炭净进口量变化的影响。最后,就上述研究结论,从推进煤炭价格的市场化、完善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9):16-20
基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新能源法案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来看,美国新能源法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金融风险预期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来看,美国新能源法案的影响逐渐下降,中国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受国内玉米产业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影响也较为显著,但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华夏星火》2008,(6):17-19
自2006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农产品生产大国为了缓解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开始大规模使用玉米、棕榈油、豆油和甘蔗等农产品生产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将从长期上改变国际粮食市场固有的价格波动周期,将长期支持粮食价格上涨。联合国一位官员曾表示:"在世界上还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时,却大规模利用粮食生产燃料加入汽车烧掉,这简直是在犯罪。"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价波动成因及其价格发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迪  张言方  殷琴  聂锐 《资源科学》2013,35(8):1643-1650
以秦皇岛煤炭平均价格为例,借助时间序列分析的多种计量方法,从长期均衡关系和引导关系两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其价格引导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煤炭价格与国内煤炭供给、煤炭需求、国际煤炭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煤炭供给与煤炭需求对煤炭价格波动呈非对称影响,煤炭供给对国内煤价的影响相对较小,国际煤炭价格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国际煤炭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均对国内煤炭价格波动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而煤炭供给的引导作用并不显著;现阶段国内煤炭价格下滑是内需不足与国际能源价格冲击的结果,两者对国内煤炭价格发现的综合引导能力为54.17%.  相似文献   

11.
付莲莲  邓群钊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4,36(7):1418-142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有间接传导效应。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在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城镇居民收入3个变量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测算出2000年1月-2013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6,呈显著正相关,但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仅为0.046,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间接传导效应。其间接传导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两种途径来实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5、0.372,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城镇居民收入传导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四个变量中最大,农业生产成本不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直接因素,也是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其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间接因素。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防止国际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过度推高国内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随着气候干暖化现象日趋严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部门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并预测区域干旱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并辅以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本文分析、预测了在华北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灾情景下的我国8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干旱会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普遍较低。即便是在严重干旱情景下,全国各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增幅也不会超过3.59%,不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探索的方法及其结论为评估干旱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确保区域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彭佳颖  谢锐  赖明勇 《资源科学》2016,38(5):847-857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实证分析在粮食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下,中国的合成粮食价格以及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四类粮食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通过贸易途径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国内粮食价格倾向于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时的波动产生过度反应,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时的波动反应不足。大豆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最为显著,其正向影响作用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阶段大于下跌阶段;小麦、大米、玉米受到的非对称性影响形式因贸易形势、自给率等决定的价格传递形式不同而呈现差异。大豆低自给率和较高外贸依存度要求政府需健全大豆市场的政策保障,合理利用国际大豆价格的影响,规避国际市场异常波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油价变化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雷  李江苏  黄园淅  杨波 《资源科学》2011,33(1):158-162
自进入石油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便开始受到油价波动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研究表明:1965年-2000年期间,国际油价的波动始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主导这一时期油价波动的是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发生于1973年的中东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引发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三次关键事件。进入21世纪后,国际油价变动开始从政治主导指向转变为经济主导指向,传统的出口与进口二元国际市场结构也被石油出口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市场利益博弈。1965年-2000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近70%来自老牌石油进口国。然而自2001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95%则自新兴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老牌石油进口国需求下降国家数量也从2003年不足10个上升至2008年的17个。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博弈程度和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投机行为最终占据了油价机制的主导地位。其结果造成现行油价高出正常油价1~2倍以上,标志着国际油价进入了高风险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输出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投机成分主导下的风险机制将使世界油价继续处在一个高风险阶段。所不同者,经历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将发生相应变化。此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很可能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据此得出的判断是:未来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的范围(按2008年价格计算),其价格变幅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石油进口国,中国应认真对待这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油价长期高位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应用我们开发的能源经济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围绕降低油价影响的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加剧我国通货膨胀、减缓经济增长、降低股票市场的投融资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研究还表明: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有助于减缓油价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高油价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能源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进 《资源科学》2013,35(4):690-696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巩前文  穆向丽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14,36(7):1402-1407
化肥是我国粮食生产中最为主要的投入品,其价格上涨直接推高粮食生产成本,挤占利润空间,削弱农民种粮积极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96个月的连续数据,定量分析大宗能源价格与化肥价格之间存在的稳定关系,并确定影响程度及价格传导滞后期。研究发现:大宗能源价格与氮肥、磷肥、钾肥价格高度相关,且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性;原油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的影响具有2个月的滞后期,而煤炭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钾肥价格)的影响无滞后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2013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欧美经济体的缓慢复苏进程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风险集中和市场投机助推炒作将影响油价波动的幅度和运行区间,而石油资源国的地缘政治隐患以及美元汇率下行风险等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通过广义模式匹配、传统季节规律调整和市场预期相叠加,我们建立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得到如下预测结果,2013年国际油价将稳中略降,全年平均油价为105美元/桶。但是,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欧元区债务危机加剧,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事件集中爆发,全年平均油价也有可能下跌或推高2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9.
丁志华  李文博  何凌云  刘振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540-2548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0年6月-2014年5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就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长短期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和动态时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造成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力更为显著;石油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起伏较大,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在总体上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并就上述研究结论,从调整石油定价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加强对居民的政策扶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时国际油价和欧佩克产量的结构性突变检验,本文分三时期建立了国际油价与欧佩克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比不同时期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结果表明,Ⅲ期国际油价对欧佩克产量冲击的反应期较Ⅱ期提前,国际油价预测均方误差中欧佩克产量贡献率与Ⅰ期接近.表明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短期影响力在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