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是余华先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了作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解读,更加深刻地解读作品所反映出的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研究乔伊斯作品的入口。其中《阿拉比》深刻体现了其短篇小说集的同一主题,揭示了都柏林麻木、瘫痪的社会状态。本文从象征和顿悟技巧、语体和语言及作者隐退等几个方面探析作者突出主题的精湛手法,以期更深刻、全面地领会和分析乔伊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靳丽丽 《科教文汇》2010,(14):79-80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研究乔伊斯作品的入口。其中《阿拉比》深刻体现了其短篇小说集的同一主题,揭示了都柏林麻木、瘫痪的社会状态。本文从象征和顿悟技巧、语体和语言及作者隐退等几个方面探析作者突出主题的精湛手法,以期更深刻、全面地领会和分析乔伊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二泉映月》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品旋律优美、意境深刻,深深牵动着亿万听众的心。从旋律、和声、节奏、演奏技法、结构、意境等几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展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针对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于翻译他人作品、复制他人作品、编辑他人作品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作品外借等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介绍了新著作权法对于限制和缩小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就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孙伟 《科技风》2011,(15):222-223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众多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它虽然篇幅短小,却以精湛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多变的创作技巧及深刻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作者的叙事技巧和写作方法,尤其是作品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由和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元代是我国传统绘画发辰史上的一个变革期,是将诗书画印在作品中结馓为成熟的时代,它的代表画家和画风对明清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元代著名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剖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的画作和风格的形成.而"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绘画风格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苔丝》被世界公认为哈代所有作品中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意象的成功运用。哈代所选用的自然意象,多具有悲剧色彩,这无疑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氛围,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部小说中,哈代运用象征的手法,把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和大自然联系起来,以自然为背景衬托人物命运,成为该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这部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苔丝》被世界公认为哈代所有作品中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意象的成功运用。哈代所选用的自然意象,多具有悲剧色彩,这无疑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氛围,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部小说中,哈代运用象征的手法,把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和大自然联系起来,以自然为背景衬托人物命运,成为该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这部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试图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2.
袁锐 《科教文汇》2008,(1):143-14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试图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J?S巴赫宗教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宗教美德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一生努力遵循圣经教导,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巴赫的宗教美德对其音乐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代是我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变革期,是将诗书画印在作品中结A较为成熟的时代,它的代表画家和画风对明清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时元代著名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剖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的画作和风格的形成。而“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绘画风格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蒋慧成 《科教文汇》2011,(20):65-66
《一报还一报》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之一。尽管是一部皆大欢喜的喜剧.但它属于莎士比亚创作中期的作品。它抛却了前期作品中那种肤浅的乐观精神,包含了隐藏的悲剧因素,尽管这种因素被喜剧的结局所掩盖.然而正是这些因素蕴含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6.
艾鑫 《科教文汇》2010,(30):204-204
彩塑作品的成功,就在"传神","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这是彩塑作品要追求的,只有"神似"才能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要使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作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深的艺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代"的代言人,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运用在美国文学史上曾引起过"文学革命".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同深刻的寓意融合在-起,谱写出一首感人的英雄主义赞歌.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主要人物塑造来阐述作品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表达其"硬汉子"精神的巅峰之作.通过作品中展现的老人的精神与命运,海明威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深刻刻画了作品的主题:"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动画作品充斥着少儿的课余生活。动画作品对少儿的价值观、言行、心理、思维、审美等方面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在中国动画黄金时期,在设计伦理方面完全"干净纯粹"。然而,不少动画作品如《铁扇公主》、《宝莲灯》、《蜡笔小新》等,在艺术设计、剧本内容或者商业运作方面,却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或多或少地背离了动画艺术设计的伦理。  相似文献   

20.
姚丽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42-242,246
短篇小说《过桥》是格雷厄姆·格林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极具象征意义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是值得关注的。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的桥、狗、小镇、诸多人物及特定的人的行为等等的意象,并论述了这些象征对于深化主题,有效地展现作品意蕴的深刻作用。为更全面地解读该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