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曾以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诗怪".着重从创作方法、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人生道路等四个方面论述其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进而提出他在中国新诗史应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李金发的诗以风格怪异见称,这是因为,他接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把西方诗歌的“纯美”理念纳入新诗的创作中,从而使他的诗悖离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目的,真正接近了西方诗歌的艺术自我化和生命化的本质。本文试图从纯粹艺术的角度重新解读李金发的诗歌在审美境界中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与关怀。  相似文献   

3.
象征主义是发生发展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思潮,李金发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西方象征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新诗领域的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作的共性,而对李金发及象征派的诗作在学术认识上一直存有很大分歧,贬多褒少.象征主义诗潮的产生是与特定的时代,历史因素相联的,对其认识不能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本文力图从李金发诗作入手来客观的评判以其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潮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象征派诗开拓者李金发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象征派诗歌的创始者。李金发早期的诗歌充满怪异、神秘、颓废和失落的情调 ,对西方文明的虚伪和卑劣作了抨击。他的诗诗中有画 ,有雕塑艺术的影响。他的诗的特征是重在当时感觉的表述 ,使用艺术形象的暗示 ,思路跳跃不定 ,场景碎片难于联接 ,心理状态新奇而难于理喻。其后期的诗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晦涩走向明朗 ,从病态走向刚强 ,表现了对祖国人民的真爱。  相似文献   

5.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派诗人最早把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引介到中国,并把理论付诸创作实践.李金发的诗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国象征派的机械模仿,虽然其中也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痕迹,但二者的糅合很机械,缺乏自己足够的消化和创造,许多作品由于过于骛新而流于怪诞.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则既全面地借鉴和吸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上,开辟了一条现代新诗发展的路子--在中外诗歌传统的交融与碰撞中坚持独具个性和民族特色.本文试通过对李金发和戴望舒诗歌艺术手法的论述,探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在中国的移植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史上,李金发最早带来了西方象征派诗歌的风格,对于李金发诗歌的象征色彩已经有不少论者论及,本文重点论述李金发诗歌对白话的诗学实践,对二十世纪文学汉语的建设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源于1925年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发表,其诗歌古典的外壳,现代的内核在中国新诗史上被视为怪异之作,也是一个讨论至今的热点,在人们普遍感到诗坛一潭死水的时候,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为文坛带来了一种新异的感觉,使中国的新诗具有现代主义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李金发的《夜之歌》被收录在包括《21世纪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规划教材》在内多个版本大学教材,代表象征主义诗歌在现代诗歌作品中独树一帜.因其具有象征主义诗歌主题的朦胧性、情感的病态美、主导风格的非理性、章法上的无序性等特点,对《夜之歌》进行专门赏析的论文寥寥无几.本文从作者情感潜在的连续性出发,紧扣《夜之歌》的失恋者心态,将文本分为绝别、忆恋和求索三个部分进行个性化解读,以期给《夜之歌》的教学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源于1925年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发表,其诗歌古典的外壳,现代的内核在中国新诗史上被视为怪异之作,也是一个讨论至今的热点,在人们普遍感到诗坛一潭死水的时候,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为文坛带来了一种新异的感觉,使中国的新诗具有现代主义的要义。  相似文献   

10.
李金发别论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对我国"五四"诗坛影响非常大.中国象征主义的开路先锋李金发,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李金发的诗论和诗歌作品为基础,着重从其诗歌所表现的凄怨哀婉的情绪、古典含蓄朦胧的意象、传统诗歌中的典故和文言词语的使用入手分析,认为李金发并不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意识隔绝的现代诗人.在隐性层面上,他是一个西方化了的东方诗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评述《微雨》问世之后到共和国成立之前 ,文学界关于李金发诗歌研究的各种意见和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李金发在中国诗坛引起纷争的原因 ,总结这场因《微雨》而起的新诗现代化问题的论争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贺诗作不仅受到杜甫诗中多咏鬼、鬼魂等怪异诡奇诗作的深刻影响 ,而且在章法、结构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推敲上向杜诗学习、借鉴 ,其间有着明显的渊源、承传和影响关系。李贺对杜甫诗虽多继承、仿效、借鉴 ,但更多变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分别出现在20年代中期和30年代初期的象征诗派和现代诗派,都是“取法象征派”的诗歌流派。前者生硬、怪异,后者深得象征派精髓而又跟民族传统相融合,在艺术上取得了自主自觉的意识。通过对这两个诗派及其代表诗人李金发、戴望舒的论述,基本上揭示了中国现代象征诗的流变轨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李贺诗作不仅受到杜甫诗中多咏鬼、鬼魂等怪异诡奇诗作的深刘影响,而且在章法、结构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推敲上向杜诗学习、借鉴,其间有着明显的渊源、承传和影响关系。李贺对杜甫诗虽多继承、仿效、借鉴,但更多变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金发被黄参岛名为“诗怪”,又经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引称,其涛之“怪异”品格遂为大家公认。李金发的“怪异”之诗又是“难懂”的,诗人艾青甚至说:“所谓‘象征派’,发源于上个世纪法国的波德莱尔,被留学法国的李金发引进到中国,他的很多诗是旅居法国时写的,比法国人写的更难懂……然而,有人仅仅因为难懂而喜欢它。” 关于李金发诗的“难懂”,朱自清曾作过解释,“讲究用比喻……但不将那些比喻放在明白的间架里……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 李金发有些诗中藏起的“那串儿”确实难寻,如《弃妇》一诗,许多评论家甚至是名家的讲解,总使人觉得有些“串儿”仍是断了的,最近,又读到一篇阐述中国现代象征诗流变轨迹的论文,其中关于《弃妇》内容与艺术的阐释,我觉得似乎仍然没有找到诗中藏起的“那串儿”;而“那串儿”的寻求,似乎又与李金发诗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介绍、评述 194 9年以后中国大陆李金发研究的情况。以 1980年为界 ,前一阶段 ,李金发被贴上“逆流”、“反动”一类的政治标签 ,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1980年之后 ,李金发被置于广阔的学术背景上重新审视 ,研究者对李诗的流派特征、诗美诗艺、诗思选择和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原因以及创作缺失等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他大胆反叛、勇于创新 ,挑战世俗、积极探索 ,以先锋的姿态引进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艺术 ,开中国象征派诗歌先河的历史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前驱的殊荣无疑属于李金发。  相似文献   

17.
李金发作为新文学史上传承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到中国的第一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即是忧郁情结的表达。通过分析忧郁情结在象征艺术中的意义及李金发忧郁性格的成因,来说明李金发诗歌创作中忧郁表达的美学意义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个介绍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到中国的诗人李金发,他的诗歌今昔评价差距颇大。世人大多认为他的诗怪诞、晦涩、难以索解。本从读审美接受水平的限制、化的跨地域影响、时代和尽情尽性抒写情绪的需要三方面来剖析李金发诗歌的创作成因及难以为当时人所接受的化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本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者。本文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