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不少文学家酷爱动物,有的把动物作为写作的题材。现摘其几例。英国大诗人拜伦一生孤寂高傲,愤世嫉俗,落落寡合,但却非常钟爱动物。他在流亡意大利期间,养了猫、狼、猴子、狐狸、鹦鹉、乌鸦、孔雀、狗等动物。他的寓所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拜伦最喜欢的动物是狗,他短暂的一生各个时期几乎都养着狗。20岁时,他养了一条机灵的新西兰狗。后来这条狗染上了狂犬病,拜伦想方设法为它治疗,不顾危险地日夜守护在它身旁,不停地替它揩去嘴上冒出的涎沫。狗死后,拜伦伤心地说:“除了墨瑞(他的仆人),我再也没有喜欢的伙伴了。…  相似文献   

2.
猫狗论     
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忠心保家的狗,见异思迁的猫.在人们眼里,不论主人如何对待狗,也不论主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狗总是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因而狗的名声很好.而猫却差远了,猫很在乎主人对自己的好坏,如果主人对猫采取暴行或虐待,猫就不再留恋主人,而选择"负气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找栖身之处.猫的这种反叛造成猫的名声不佳,从而形成扬狗抑猫的思维定势.我觉得,对于狗和猫的本性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才是.  相似文献   

3.
正请先做一个填空——不来梅的()。相信有过童年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填上"音乐家"这个答案。《格林童话》中的这篇故事晓畅易懂,主人公们生活在乡下,分别是驴、狗、猫、鸡四种动物,它们干了一辈子活,年老后却面临被主人宰杀烹煮的命运,于是可怜的小伙伴们决心逃到北方,去不来梅实现当音乐家的梦想。路途上,它们本想用音乐换取食物,却意外地吓跑了强盗,享受了强盗们的美食,并愉快地生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我们至今还很不了解动物之间是如何进行交际的,它们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众所周知,气味语言是它们交际的方法之一。如果让狗事先闻闻某人使用过的任  相似文献   

5.
另一种交通事故吴弘乐编译据日本道路公团的调查统计,目前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每年均约有2万只动物被过往车辆轧死。其中最多的是貉(狗獾),为5872只,其次是猫,为2826只,狗是1678只。另外被轧死的鸽子及老鹰等鸟类也达千只以上。在人类的宠物中,...  相似文献   

6.
“倾盆大雨”在英语里是“It rains cats anddogs.”(天上落下猫和狗。)尽管人们决不会相信猫和狗真的会如雨点般从天而降,但从天空落下生物这种例子实际上并不少见。查尔斯·福特曾在他那本令人着迷的书里有不少这类奇异现象的描写。福特先生在他的一生中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写下了近300个事例。例如1741年在英国的塞尔伯恩、阿尔雷斯福特、布雷德利三个城市的上空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阵雨,极为罕见的沉重片状物纷纷“以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据说剪掉猫的胡须,它就不会捉老鼠了。其实不限于猫,动物的胡须起着重要的触觉作用。所谓猫洗脸,就是使触觉器官保持灵敏而进行的刷洗动作。动物的触觉比人类灵敏,这是生存竞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的屋檐,庇护着我们,还有它们。它们是我们的邻居,也是我们的朋友。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如何与它们相处呢?我想,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话题。猫母亲家养了一只猫,确切地说是领养的。那天,母亲在回家的半道上发现了这只猫,见它很可怜地依偎在那里,母亲就动了恻隐之  相似文献   

9.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据考古学家报导,最近证明,羊才是第一种驯化动物。但是,某些幼狼比较容易被驯养;短期喂饲之后,它的驯良,对人类的友谊和忠诚,仍然使它们成为最初的非食用家畜和狩猎的理想助手。生物学家观察到,某些狼喜欢在人的居室或帐蓬外徘徊,也许是为了寻找食物,没断奶的幼狼就容易被原始居民捉拿,或竟“自动地”逗留下来。“曾经发生过反覆多次的对幼狼的驯化,也许是养作玩物,除偶然地吃吃以外,并无特定的目的。后来这些狗在警戒敌人和轰赶猎物方面的用处就逐渐显著了。”①这种假定并不十分准确。特别是所谓“…  相似文献   

10.
刘锴 《世界文化》2009,(10):44-44
前些时随省摄影家协会骨干会员去埃及首都开罗采风,异国独特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些闻名世界的金字塔,而是开罗人的“宠猫情结”。饲养宠物是件司空见惯的事.但开罗人对猫的宠爱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小狗、小鸟的宠爱.他们几近疯狂的“宠猫情结”真的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猫,恐怕是开罗最多的家养动物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纽约市的动物保护协会有一名独特的职员,他的职责是专门保护猫,每年他都要抢救2000余只猫的生命。他的工作既艰难又危险:为了保护猫,他经常要扑到汽车底下,下到排水沟以及爬上屋顶去。  相似文献   

12.
<正>《老师与流浪猫》(2015)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影片以幽静秀丽的日本小镇为背景,以"寻猫"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一则有关动物、人与爱的寓言。影片改编自木附千晶的小说《迷路猫咪:地域猫与商店街再生物语》,故事灵感来源于琦玉县的流浪猫失踪事件。影片里,一只失踪的三色小猫咪使原本鲜有交集的居民走到了一起,在寻猫的过程中,大家逐渐体会到关怀、责任与爱,并收获了人格  相似文献   

13.
20个为什么     
20个为什么李力编译1.为什么以达尔马提亚狗作为美国消防队的吉祥物?白毛黑点的达尔马提亚狗原本是被训练成为防止强人剪径打劫的看车狗。因为它们天生喜爱马匹,毛色鲜亮又不畏长途跋涉,所以自然而然便被选为消防队的吉祥物,奔波于马拉消防车左右,警告路人快快让...  相似文献   

14.
黄素龙 《寻根》2011,(4):27-31
凡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有许多稻荷神社,稻荷神社敬奉的是稻荷大农神——狐狸。最早在京都创祀稻荷神社者是中国秦朝到日本的秦氏后裔。先秦时期,中国曾把捕鼠的猫、捕田豕的虎当做“八蜡”之农神去祭祀。但是古代的日本并没有猫、虎之类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诡计     
动物的诡计海华编译在观察和研究动物的生活中,人们会对动物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感到吃惊,尤其是许多动物竟能想出一些鬼点子。·会伪装的小蜘蛛在热带地区,有一种体型很小的蜘蛛却是可怕的杀手。为了猎获一些它们所迷恋的白蚁,这些小蜘蛛进行了伪装。它们在自己的头上...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张冰梅编译迄今为止最大的动物是什么?那就是当今的蓝鲸。现已捕获过身长百余公尺的巨鲸。为什么动物眼睛在黑暗中发光?动物眼睛在黑暗中不发光,也就是说它们自己并不会发光。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在夜晚看到动物眼睛闪光。动物眼睛和我们的不同。它们的眼睛底部有...  相似文献   

17.
一、温柔可亲:老舍的《猫》 老舍先生一直是著名的爱猫人士,他的作品《猫》更是写猫的名篇。老舍对猫咪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猫儿是贪玩的:“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猫儿又是可爱和淘气的:“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上没结没完。”猫儿还是认真的:“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20,(4)
正生肖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动物形象皆是动物图腾崇拜的遗俗,它不仅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寄托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先民们对动物的崇拜与热爱。有的学者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史记》载黄帝"建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等描述生肖与地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狗、猫、鸟和人共同都有的一件事是什么呢?你猜猜看——他们都要打呵欠。他们的嘴突然张开,他们的头都向后仰,然后,随着肌肉的欠伸,呼出一口空气,同时还发出一阵喘息、一声鼻鸣或者是一阵沉重的喉声。当然,声音到底如何,那要看打呵欠的是谁而定。  相似文献   

20.
训练玛吉     
我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动物,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狗,就缠着我们要一条小狗。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一直没有同意。终于,在他11岁的时候,我们同意让他养一条小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