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患近视眼的越来越多,已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深切关注。患近视眼的原因较多,如长时间阅读和近距离做功课引起眼睛疲劳,容易得近视眼;过量进食糖和其他精制碳水化合物,容易得近视眼;新陈代谢反常和钙质吸收紊乱,也能引起近视眼;当然遗传也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美国纽约大学莱  相似文献   

2.
近视眼成因的新理论 纽约大学研究人员B·兰博士用电子计算机对大量近视眼病例进行分析之后,最近提出关于近视眼成因的新理论。他一反传统理论,第一次指出:人体内微量元素铬的不足与饮食摄入蛋白质过多都是导致近视眼的重要原因。他还指出:长时间看书或做近距离工作引起眼  相似文献   

3.
保护学生视力,防治青少年近视眼,是当前学校一项重要任务。防治近视眼的方法很多,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是防治近视眼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我校采用上海市眼病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套四节眼保健操,选择了一般学者认为视力下降比较严重,工作难度较大的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各两个  相似文献   

4.
一、睡眠不足过去,人们很少注意睡眠时间与近视眼的关系,而实际上近视眼的发生确实与睡眠时间不足有密切关系。小学5—6年级、初中1—2年级是近视眼的高发期,此时儿童往往因为功课过多而影响睡眠。长时间睡眠缺乏,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眼睛调节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近视眼的发生。所以保证每晚睡足8—10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视眼是大学生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在校8000多名学生有将近3000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近视眼会给学生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文体活动等带来许多不便,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近视眼还有一定的遗传性。为  相似文献   

6.
<正> 国家教委于1991年3月8日下午在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电话会。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出席了会议并讲话。(邹时炎讲话摘要另发) 自1982年以来,经过多方面努力使防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全国总体情况看,近视眼发病率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一些地区和学校的近视眼发病率还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种状况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很不相适应。为此,国家教委于1991年2月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做好近视眼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摘要另发),并召开此次电话会议对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城区中学生近年来体检资料表明,近视眼患病率,从1979年的21.67%,逐年增加,1982年高达38.45%。1982年高考上线体检合格人数中,有76.7%专业受限,其中有90.85%为视力不良,严重影响了学生质量。近视眼病因比较复杂,有近距离作业、遗传、弱体质、营养、中毒等。许多国家对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包括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防治方法虽多,但行之有效者少。本  相似文献   

8.
近视眼在儿童青少年中是危害视力最主要的一种常见病,它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而且关系到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对近视眼初发病年龄和最佳防治期作一探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中小学生近视眼初发病年龄和最佳防治期,以便引起学校领导、教师、卫生人员、家长及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9.
《健身科学》2015,(1):37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现代人关注健康、注重保健,但也为健康问题所扰,那么古人是否也有和现代人一样的健康烦恼呢?如果出现了健康问题,古人又是怎样应对和解决的呢?【古人也得近视眼吗?】总的来说,得近视眼的古人并不多见,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古人的家里很穷,读不起书,用眼不多,当然得近视眼的几率也就降低了;另外,古人对于读书和写字的姿态非常讲究,写字时要坐得端正、挺拔,再加上那时候人们写字用的是比较长的毛笔,眼睛距离纸面的距离通常都较远,懂得用眼卫生,眼睛自然就得到了更多的保  相似文献   

10.
叶水泉 《武当》2009,(8):54-54
近视眼多始发于青少年,患近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拉长,这种改变与白眼球(巩膜)的坚韧性不足有关。医学研究认为,近视与遗传、不良用眼和饮食偏嗜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有关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近视与患者体内缺少锌钙磷等元素及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11.
防治近视眼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我在努力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治疗的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着重就“治”这方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经调查,学生的近视85%属假性近视(即近视的功能阶段),15%是真性近视或遗传性近视。近视眼的成因除遗传之外,一般由于环境影响(光线不适宜、场所不适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对全市1977—198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体检限考情况作了调查(见表一),学生体质情况下降是严重的,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其中视力下降尤为突出(见表二)。从1980年××中学高一新生入学半年后视力下降率(见表三)来看,学生体质、视力下降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青少年学生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国内外对其发病原因论述甚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近业学说根据大量资料证明,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与近业有密切关系,故认为近视眼是眼睛对长期近距离学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现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发给你们,请转发各普通中等学校和小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自一九八一年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来,各地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市的学生系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已坚持十多年了,我们认真分析测试所获得的名种数据,有目的有计划地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促进了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一)防近工作出现转机 1981-1985年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全市平均由27%上升到41.13%;在1985年高考中,考生因近视的专业受限率占总受限率的92%,近视眼的发病情况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男生好于女生,农村好于城市。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良的用眼习惯和不合格的采光照明条件是造成近视眼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同志们: 我们确定今年的三月十日至十六日为“学校卫生教育宣传周”,宣传周的重点是防治学生近视眼(以下简称“防近”)。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教育战线的电话会议,交流各地开展防近工作的经验,部署中小学校学生的防近工作。我们希望这次会议的精神能够落实,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这是近几年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从1985年的调查数据看,全国学生的平均视力低下率高达34.26%,其中小学12.69%,中学40.46%。通过几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近视眼发病率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控制,如吉林省,近年来中、小学近视率一直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几;沈阳全市  相似文献   

16.
<正> 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电话会议精神,根据教体〔1991〕2号通知要求,沈阳市十一个区(县)对防近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并认真落实,他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加强领导,层层发动,进一步健全责任制使各级防近工作组织系统化、管理科学化。沈阳市从1985年开始,就把每年的三月份做为“预防学生近视眼宣传月”。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在卫生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教育行政部门、保健所和各级各类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下降了5%,但目前形势仍十分严重,城区除高中有上升趋势外,农村小学和高中上升更为明显。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使近视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使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真正得到控制,国家教委于1991年2月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做好近视眼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1991年的“防近”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抓好,以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落实。在控制近视眼发病率方面,应做到“小学明显下降,初中稳中有降,高中新发病率有所控制”。为此,首先要切实加强“防近”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介开展保护学生视力宣传周的活动,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视力的保护工作。《通知》强调,必须切实落实“防近”措  相似文献   

18.
各市、县(区)教委、教育局:现将国家教委《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转发给你们,并请印发到各中小学(含职中、师范)贯彻执行,观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贯彻意见:一、各校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每学期对照检查一次。对执行好的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卫生人员等要给予表扬;在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2,(1):80-80
2011年12月28日上午,广东省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试点城市(深圳)中期检查暨工作总结现场会在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召开。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深圳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以及深圳市中小学校长、校医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小伍  申民智  刘冰 《中华武术》2005,(11):45-45
现将本人在临床中常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近视眼推拿点穴法整理于此,仅供武医界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