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桂林高新区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并符合该区域实际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进行指标权重和理想值的确定。最后,针对桂林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评价结果横向可比性和客观性较差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通过数学变换和降维构建新的指标并得到分值,再通过熵值法赋权,对大连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较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利用效率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宁城县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参考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宁城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协调,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数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而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的协调度为0.586 9,说明全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基本协调。另外,本文还对广东梅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协调发展提出了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立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依据及方法,并以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对其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  相似文献   

8.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益等9个指标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为手段,以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宏路中心区、洪宽工业村、出口加工区三大片区和福州元洪投资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年12月31日作为评价时点,在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理想值的基础上,对湖南资兴经济开发区(简称资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山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全省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开发区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研究结论: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常面临土地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农用地流转、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问题,由于相关数据源自多个部门,数据共享与互操作困难。针对厦门火炬园开发区建设管理部门面临的上述问题,提出采用网络服务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管委会部门数据以Web Service形式发布,通过调用测绘部门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使用Web Service实现AutoCAD数据Web端动态浏览与叠加。基于Flex技术实现网络服务的富客户端聚合,开发了建设处地理信息系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管理各种原始规划、规划变更、土地利用、土地开发红线等信息,在统一地理信息框架下实现了多部门分布式数据的叠加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商洛学院学报》2019,(6):52-56
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根据PSR模型,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商洛市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商洛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0.271上升至2017年的0.633;健康状况由不健康上升到亚健康,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系统状态和系统响应的障碍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系统压力障碍度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全国掀起了兴办开发区的热潮,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对开发区进行了清理,使开发区热迅速降温,逐渐冷下来。开发区的土地经大批量的开发,挤占了大片城郊的上等农田,而今这些土地大部分处于闲置本利用状态,这对于耕地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开发区由“热”转“冷”加以回顾总结,想出今后的对策,不仅关系到开发区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乃至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一、开发区“热”的起因及利弊分析1992年全国各省、地、县乃至乡镇都掀起了…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本文构建了衡阳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探讨了衡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总协调度为0.533,处于"弱度协调"水平.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图形平台的选择、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及系统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成都市一、二圈层11个区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借助遗传算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分析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投影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于土地利用系统评价具有较强适应性,能得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2)2011年成都市一、二圈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投影特征值zi在-0.9145"2.1301区间的健康和较为健康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健康水平较差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北部;因此,为提高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需重点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土地垦殖率,合理利用建设用地指标,把土地资源与市场挂钩,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河南省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3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即将展开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的土地资源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农村住房消费热引起的多占耕地、盲目建设开发区、耕地整体素质下降、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严重等及其成因基础上,针对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大庆油田A开发区套管损坏特点和成因,分析了套损区注采系统严重破坏后给油田开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套损区套损成因,所处的开发调整阶段,治理时修井工艺技术水平,将套损区注采系统完善归为三种模式:一是整体更新加密模式;二是分步更新侧斜模式;三是采用大修、侧斜、更新和补钻的协同模式。同时总结了套损区注采系统完善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