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解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某交通类高职院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抽取3个年级2800名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等几个方面,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6%,高于全国大学生20%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高职特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高职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在重庆5所高职院校中选取不同年级630名特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清楚地揭示了高职特困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间各种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时揭示了性别差异与心理健康,是否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间的各种复杂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高职特困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的679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中心理症状明显的不多,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较多,且与大学生常模之间差异显著;高职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地区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关系密切,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4012名新生SCL-90测试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012名2008级高职新生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得出相关结果,对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参考价值,同时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思考。普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3.2%,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运用国内外通行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但相对于某高职院校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该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差异不显著,但二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特别是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症状上。建议针对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使用SCL-90量表,结合自编的职业预期调查问卷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和2017级共1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高职大学生职业预期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预期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SCL-90总项目分为134.84±28.94,总检出率16.28%,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二学生在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上与大一学生差异显著,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年级、就业形势的态度、关注就业信息的情况、职业规划情况以及欠缺素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9.7%的联合解释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07~2010连续四年使用的大学生健康人格问卷(UPI)和SCL-90量表对大学一年级12792人的普查数据结果分析,得出必须结合心理教师有效回访,才能最终确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已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比例不高,但人数不少,其潜在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湖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全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实践依据。采用校园网络版心理测验软件,选择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省10所职业技术学院2 084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心理症状表现为中度到非常严重(3~5分)的大学生,人均在90个因子项目中占17.29%项。其中人际敏感、抑郁和强迫三因子项目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分别占61.768%、52.887%和51.53%。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对高职生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做好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商洛师专332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抑郁、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敌对(检出率2.11%~12.65%);心理问题发生率(23.79%)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从性别看,心理问题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从年级看,心理问题发生率二年级学生最高(25.83%),其次是三年级(23.33%),再次是一年级(22.13%),主要心理问题基本相似.因此,加强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焦虑状况,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由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内蒙古某大学职业学院3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女生223人,男生112人。结果:全体学生SAS平均分为40.14±9.51分,按照SAS得分界定,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1.7%,其中轻度为8.6%,中度为2.3%,重度为0.8%。结论:高职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存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是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院校2010、2011和2012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UPI显示最近三年一类学生的比例大约占总学生数的10%左右,对这类学生需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SCL-90结果显示,占10-14%的学生总分显示出阳性症状,得分最高三个因子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入学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高查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状态优于普通院校学生,不同性别、来源、年级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吴佳 《职教论坛》2014,(11):24-2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1082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部分"90后"高职新生存在自卑、嫉妒、抑郁等消极心理,小部分新生存在轻生、悲观、厌世等想法。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一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影响因素.采用SCL-90、EPQ、SES、UCLA孤独量表对入学半年后的709名福建医科大学一年级医学生进行测查.研究表明:建医科大学一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稍差于全国青年;"肯定有症状"的检出率为16.22%,主要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男生的敌对、偏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从某高职学校抽取1916名在校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与国内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和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对象SCL-90总分为148.79±50.33分,总症状指数为1.65±0.56,阳性项目数为35.28±23.45,且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年级高于高年级,而信息专业高于其他专业。除精神病因子外,其余8项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除人际关系因子其余均外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所有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于全国成人常模。9项因子得分≥2比例最高的三项分别为:强迫(41.28%),人际关系(33.92%),抑郁(28.34%)。结论: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关注刚入学的大学生和某些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本采用SCL-90症状 自评量表,对商洛师专332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主要心理问题是抑郁、 人际关系、 强迫、偏执、 敌对(检出率2.11-12.65%);心理问题发生率(23.79%)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从性别看,心理问题发生率男性高于女生。从年级看,心理问题发生率二年级学生最高(25.83%),其次是三年级(23.33%),再次是一年级(22.13%),主要心理问题基本相似。因此,加强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医科大学新生UPI与SCL-90结果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127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问题检出率为11.4%,UPI结果中A、B类学生占22.3%(264/1184).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抑郁、焦虑等方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性别、专业满意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结论:医科大学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UIP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所高等职业院校51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约43%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15.2%有较严重心理问题.调查还发现,城乡、家庭关系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男女学生不存在显着差异.提出了高职院校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