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址,最早是1955年成立的“西宁速成师范校址”。1956年9月,该校分出一部分教师在西宁城西贾小庄办起“西宁市初级师范学校”。1957年元月,该校迁至城中宏觉寺街(现西宁五中校址)。1957年5月复迁西宁东郊现址。1959年改名“西宁师范学校,范生。该校1962年更名为“青海西宁师范学校”,1965年改称“青海省第一师范学  相似文献   

2.
一、王洛宾在近代青海的音乐教育活动 王洛宾(1913-1996,北京宛平人)于1938年秋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青海演出,并在西宁各中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剧团解散后,他应约于1939年初再次来到西宁,住在昆仑中学宿舍,组建青海抗战剧团,搜集整理民歌,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昆仑中学宿舍是王洛宾民歌收集整理的工作室。“当时洛宾拿出很多油印的小册子,大都是抗日歌曲。其中有他写的《老乡上战场》《血花曲》《风陵渡的歌声》等,还有一些抗日漫画、抗日口号的小册子。他把一沓油印的抗日歌曲散页交给我,要我送到几所学校去练唱。”王洛宾在回民中学(1940年改为昆仑中学)做音乐教员时,发现回族中学因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禁止唱歌。当时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但不能说“唱”字,而只能说在音乐课上“念”歌儿。这也是民国时期青海学校音乐教育受到宗教影响的一个特点。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了一首《穆斯林进行曲》,这是一首激发民族意识觉醒、鼓动抗日救国热情的战斗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激昂慷慨的旋律,通俗上口的歌词,激发了回族青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王洛宾在回族中学打破了学生不唱歌的习俗。此曲很快在全省流传,并在西北广大的回族地区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近百年历史的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座落于西北最大的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西侧,始建于1922年,是青海省唯一的回族女童学校。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青海电教事业章宪君,李敬春(西宁青海省电教馆·西宁·740000)根据在关文献,早在1938年青海省教育厅就曾设有“电化教育股”的机构,但并没有真正开展电化教育的记录。当代电化教育苗发于七十年代末期。随着全国电化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5.
一、青海汉语方言区的地理位置和方言划分青海省位于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西部。东北部和甘肃省交界,东南部与四川省相临,西南部同西藏自治区毗连,西北部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青海”以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秦汉以前属羌地。西宁魏晋南北朝时曾设西平郡、鄯州,唐宋时仍设鄯州、西宁州,元时仍设西宁州属甘肃行省。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西宁卫。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西宁为郡,隶二县一卫一所,即西宁府,碾伯县、贵德所、大通卫,  相似文献   

6.
一、学校教育的兴起清代,青海回旅在开展经堂教育的同时,清政府还在此举办了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义学,甚至把科举选士的一套制度也搬到了回族地区。乾隆十一年(1746年),西宁府创办“西宁回民社学”,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回民社学,在东关大街北。郡东回民甚众,多习回经而不读书。乾隆十一年,佥事杨应琚,知府刘洪绪,知县陈铦创社学,延师教读焉。”这是清朝在青海官办的第一所旧式回族学校。同治年间,西北回族起义失败后,左宗棠在回、汉民族地区大办义学,“设立汉回义塾……冀耳儒目染,渐移陋习。”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西宁设义学2处,乡义学22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参考》2010,(8):I0001-I0001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五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普通中学,创建于1969年9月,占地60亩,位于西宁城北区二十里铺地区,南临青海高科技生物产业园区,北接青海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  相似文献   

8.
《中中学生英语》2006年西部助学青海行中学生英语教育专家西部行(青海西宁)讲习会2006年8月7日-15日,华中师大外语学院《中学生英语》杂志社送教助学活动来到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青海省。在历时8天的活动时间里,专家们据西宁、上乐都、进海西、入海东、穿沙漠、过盐湖、深入牧垦区,送教十余场。与5000师生交流互动。受施跃进主编委托,西行团与青海省教育厅教研室签订助学捐赠协议,承诺从2006年9月起,将向青海2500名英语教师赠送一个季度的高中三个版本《中学生英语》杂志。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第二中学举行的讲学会现场情况。在格尔木送教…  相似文献   

9.
为密切编辑部与中学的联系,本刊编委第29次“走进课堂”,于2022年9月22日赴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观课议课.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是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位于经济繁荣、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市的中心.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25年的“芳晖女中”,1968年更名为“常州市第六中学”,1995年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慷慨捐助,改名为“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2年改名为“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九十多年风雨洗礼,培育了常州田中“立志、笃诚、勤奋、有恒”的优良校风,“严谨、创新、爱生、善导”的踏实教风和“好学、质疑、求精、争先”的勤奋学风.九十多年的丰厚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人才立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思路.近年来,常州田中焕发出更强盛的生命活力,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中央教科所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昆山中学座落在古城昆山西北玉峰山麓,与亭林公园为邻,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校园内绿树成荫,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是师生员工理想的学习、生活、工作场所。 该校旧称江苏省立昆山中学,创办于1946年秋,首任校长为留法历史学博士陈其可。1950年9月改名为苏南昆山中学。1953年撤区并省后,始改今名。“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昆山化肥厂东方红中学和昆山东方红中学。1977年9月重新恢复原校名,1980年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11.
福州第四中学位于风景如画的榕城大庙山上,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省一级达标学校,福建省、福州市“文明学校”。它的前身为福州商立学堂,创建于1906年,1952年私立四端中学与福商中学合并归公,改名为“福州市第四中学”,后更名为“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悠久的校史创设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目前,黄林同志担任该校校长,刘友声同志担任书记。学校现占地面积近  相似文献   

12.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历史上曾是“娥殍遍野”的“南蛮恶土”,“愚昧落后”的“文化沙漠”。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揭开了雷州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为雷州人民的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于是,雷州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应运而生了。它扎根于雷州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茁壮成长,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创新业雷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历史悠久的雷州师范学校。早在明朝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雷州府城(今海康县雷城),就创办了“雷阳书院”。清光绪年间,雷阳书院改名雷州中学堂,民国初年又改名为广东省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省立第十中学改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2):F0004-F0004
广西桂平市浔州高中创办于1904年,最初名为“浔郡中学堂”,1920年改名为广西省立第八中学校,1961年定为自治区重点中学。2004年1月被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育人为本,着眼于发展,着力于素质”。学校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14.
老校新谱几度辉煌江西波阳一中介绍江西省波阳县第一中学创办于清光绪28年(1902年),原名饶州中学堂。1912年,学校改由省办,名称改为江西省立饶州中学校。1916年,改名江西省立第五中学。1927年改名江西省立鄱阳中学,当年又改为江西省第十中学。1...  相似文献   

15.
杨熙,回族,中学高级教师,青海省贵德县人。1987年毕业于青海民院中文系,现为青海省海南州第二高级中学(原贵德县中学)语文教师,主管教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16.
今年九月,正值青海师范大学建校三十周年。届时,学校将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青海师范大学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初创时为青海师范专科学校。一九五八年,扩建为青海师范学院。一九六四年,与省内其他高等院校合并成立青海大学。一九六九年,青海大学撤销,仍恢复青海师范学院建制。一九八四年,改名为青海师范大学。目前是青海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7.
青海行     
青海省的朋友邀我们去青海采访的人次已经难以准确计算到底是多少!然而,每当我们良夜回忆歉疚之事时,那些情真意切的青海朋友邀我们访青的情形,总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喃喃自语:“我们一定要踏访我们伟大祖国西北那块遥远而神秘的土地,还有那些具有特殊秉赋的青海人。”时机终于来了:七月底在甘肃兰州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我们将出席,而青海的省会西宁和甘肃的省会兰州相距火车仅只三个多小时的里程,且由重庆飞西宁,里程比兰州远而票价却比兰州低。于是,由空中走廊去青海,由青海西宁去兰州的采访计划最终敲定。  相似文献   

18.
《安徽教育论坛》2006,(5):I0004-I0005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是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相似文献   

19.
《青海教育》2009,(7):F0002-F0002
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7年,前身为互助县简易师范学校(初师)。1985年,改名为“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05年,学校初中部划归城南学校,改制为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2万多平方米,现有班级60个,教职员工254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8名,研究生结业21名;在校生达3500多名。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9071名。2004届毕业生王军夺得当年青海省文科状元。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20,(8):F0004-F0004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地处五一路、迎宾路交会处,地铁二号线迎宾路站旁,是长沙市第一中学和芙蓉区政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社会教育公平发展而精心打造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发韌于1923年创建的“湖南私立衡湘中学”;1953年,人民政府接管并改名为“长沙市第十二中学”;2012年,由长沙市一中深度托管并更名为“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