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敦煌学之所以一直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而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敦煌文献材料在不断地公布。虽然说敦煌文献早在1900年就由王道士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但是,敦煌文献真正为人所知,应当是1909年伯希和(PaulPelliot)带着他所得到的敦煌四部古籍的精品来到北京,出示给罗振玉等人。以后,由于罗振玉、蒋斧、王仁俊、刘师培。伯希和、内藤虎次郎等人的宣传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丁华东 《浙江档案》1999,(10):27-28
罗振玉号雪堂,字叔言,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近代在甲骨学、考古学、敦煌学、金石学等领域颇具造诣的一位学者.他不仅发现和保护了内阁大库档案,而且抓住近代新的档案史料发现的历史机遇,整理编纂了大量的原始文献,以其灼人的成就耀眼于学术之林,创造了一世的伟业.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研究界里,法会仪式和讲唱文学之间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前辈学者们的注意,在敦煌文献被发现不久就开始研究了。最早入手的是罗振玉氏,罗氏在《敦煌零拾》(1924)一书里,用"佛由"的名称来介绍了他所藏的三种讲唱  相似文献   

4.
孙海燕 《兰台世界》2005,(13):64-65
在近代,史学界及档案学界有着著名的四大发现,即内阁大库档案、甲骨档案、敦煌石室遗书和汉晋简牍.它们终于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切都与一位近代著名学者密不可分,他就是罗振玉.  相似文献   

5.
孙海燕 《兰台世界》2005,(11):64-65
在近代,史学界及档案学界有着著名的四大发现,即内阁大库档案、甲骨档案、敦煌石室遗书和汉晋简牍。它们终于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切都与一位近代著名学者密不可分,他就是罗振玉。  相似文献   

6.
罗振玉是晚清遗臣和著名学者,编撰了百余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他一生执着地对殷墟甲骨卜辞及各种佚书进行搜罗考证、研究和刊布,保护与整理敦煌遗书、汉代简牍档案,不遗余力地抢救内阁大库档案,收集各种濒临流失损毁的珍贵文献资料妥善保管,在近代档案史料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的6件档案,是国内档案馆中少有的档案珍品,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作为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者和史学专家研究这几件唐代档案十分关注,特别是这几件唐档是敦煌文书,还是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为此,我拜托甘肃省档案局李虎副局长请教了敦煌研究院的李正宇和施萍婷研究员,查阅了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章,并对比日本宁乐美术馆等所藏的唐代吐鲁番文书。现在可以断定,这6件档案是唐开元二年的吐鲁番文书,而不是敦煌文书。  相似文献   

8.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在政治立场上他是保守的,而在学术上,他整理金石文字、抢救大内档案、校斟善本古籍、流传名家著述、搜集和考释甲骨文字、研究敦煌文书,搜罗图书建私人藏书楼“大云书库”,于艰难困境中为中国近代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永球 《图书馆》1995,(3):66-69
罗振玉是晚清遗臣和著名学者,他一生对殷墟甲骨卜辞进行了广泛的搜罗考证和刊布,对钟鼎、碑版文字进行了系统地整理,考证编次了珍贵的流沙坠简和敦煌石室遗书,不遗余力抢救了内阁大库档案,编撰了百余部高质量的学述著作,在整理古文献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在政治立场上他是保守的,而在学术上,他整理金石文字、抢救大内档案、校斟善本古籍、流传名家著述、搜集和考释甲骨文字、研究敦煌文书,搜罗图书建私人藏书楼"大云书库",于艰难困境中为中国近代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在政治立场上他是保守的,而在学术上,他整理金石文字、抢救大内档案、校斟善本古籍、流传名家著述、搜集和考释甲骨文字、研究敦煌文书,搜罗图书建私人藏书楼“大云书库”,于艰难困境中为中国近代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史学界及档案学界有着著名的四大发现,即内阁大库档案、甲骨档案、敦煌石室遗书和汉晋简牍。它们终于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切都与一位近代著名学者密不可分,他就是罗振玉。一、罗振玉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罗振玉(1866-1940年),字叔蕴、叔言,号雪堂,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晚年自号贞松老人,原籍浙江上虞,同治五年(1866)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南门更楼东寓庐,1940年卒于辽宁旅顺。曾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爆发后流亡日本,1919年春回国,在天津当遗老。1924年春奉清废帝溥仪之召,入南书房与王国维一起检点宫…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罗振玉是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民国初年罗振玉始而抢购、继而出售“大内档案”一事 ,也反映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大内档案”是清朝内阁大库收藏和保存的各种关系到国家大事的原始资料。1909年 (宣统元年 )清政府对“大内档案”进行了一次清理 ,包括明末清初的一些诏令、奏章、朱谕、表章、科举殿试卷子等文件 ,竟被视作无用之物 ,上奏皇上请予销毁。当时在学部担任参事官的罗振玉很看重这批资料对研究明朝灭亡和清朝开国历史的价值 ,据理力争 ,并说服了军机大臣兼实录馆总裁张之洞 ,终…  相似文献   

14.
敦煌籍帐研究孔凡岳敦煌千佛洞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封闭近千年的敦煌石室,典藏十分丰富,数以万计的古代真迹文书公著于世,堪称世界上一个罕见的档案宝库。敦煌遗书中的籍帐是我国最早的赋税档案真迹原件,为我们研究唐代赋税档案的管理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一、...  相似文献   

15.
罗振玉是近代杰出的出版家,他集编著、印刷、发行于一身,在文献出版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介绍了罗振玉的文献出版活动,总结了他的出版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的6件档案,是国内档案馆中少有的档案珍品.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作为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者和史学专家研究这几件唐代档案十分关注,特别是这几件唐档是敦煌文书,还是吐鲁番文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具有百科全书意义的敦煌遗书,还包含了鲜为人知的档案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填补了我们对古代档案史若干具体细节知识的空白。敦煌遗书,是古代敦煌人留下来的具有百科全书意义的文化遗产。其中,保存了十分丰富的古代敦煌地区的档案资料。从档案的主属上讲,有官府档案、寺庙档案、社司档案和私人档案;从档案的种类上讲,有军政档案、民族档案、教育档案、均田档案、征纳档案、争讼档案、水利档案、民俗档案、买卖档案、借贷档案、质典档案、博换档案等。除此之外,还包含有档案史方面的珍贵资料。我国档案史萌芽很早。甲骨文中的卜辞、贞辞…  相似文献   

18.
罗振玉是近代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 1 896年 ,罗振玉只身来到上海 ,创立学农社 ,办《农学报》 ,组织东文学社 ,创办《教育世界》 ,翻译外国近代科学思想 ,引进西方先进理念 ,思想之开化为世人所瞩目。但辛亥革命后 ,思想渐趋保守 ,追随退位的溥仪 ,积极谋划复辟 ,直至出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长” ,成为民族的罪人。抛开政治不谈 ,罗振玉是一个嗜古如命的人 ,终其一生 ,热衷于史料的收集、整理 ,并在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简述一下罗振玉的功过。一、罗振玉与甲骨档案1 .对甲骨档案的收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是中国历…  相似文献   

19.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藏敦煌文献》和该社所属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藏族文化发展史》,最近双双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甘肃藏敦煌文献》一书是甘肃人民社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而隆重推出的一部大型文献整理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敦煌学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随着敦煌史地资料的开发和对敦煌珍藏的研究,人们已经领略到了敦煌的神奇造化和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六片呈暗黄色的纸页,边缘都有些残破,毛笔书写的墨迹,透露出中古时代特有的气息。这就是档案界称为“唐六件”的唐代档案,它们经过精心修复,现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我们有幸见到这六件档案,是五年前在香港零至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档案精粹·辽宁卷》上。虽然在印刷品上看到的是原件的照片,但亲眼目睹档案部门收藏的唐代档案,哪怕是印刷件,心情也是别样的,因为此前我们虽然了解各地有关博物馆、图书馆和一些大学藏有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献,但从未知晓档案馆保存有唐代档案。唐代档案保存至今已逾千年,每页字纸都成了罕世奇珍。纸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