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人就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简称《杜》)写了大量评论文章,作了极为有益的探讨。可是,我觉得有的问题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也未见有人就冯梦龙改编《负情侬传》(下简称《负》)为《杜》而深入谈其得失。《负》和《杜》问世于同一时代,在题材、基本情节、主要人物方面均相同。但,一个湮没不传,鲜为人知;一个流传欧亚,脍炙人口。何以如此?笔者觉得,前者是文  相似文献   

2.
提示     
为方便大家投稿,这里树《小学教学》(语文版)编辑负剥栏目和邮箱公布如下:杨清莲,《研究与探索》《实验研究》《文鹊解读》《争鸣》《教坛新秀》。  相似文献   

3.
<正>三国中的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人生信条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以"奸绝"著称。随着《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普及,这种认识"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认识《短歌行》中真正的曹操造成了障碍。光凭借注释,很难矫正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所以需要补充《三国志》、《资治通鉴》中曹操的相关材料。还原曹操,是理解《短歌行》的前提。(一)《三国志》、《资治通鉴》中的曹操。  相似文献   

4.
姚桂玲 《考试周刊》2012,(48):177-177
在分析《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几种倾向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多媒体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精当、适度、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完成由"高负低效"向"低负高效"的课堂转型。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研论坛》中国水墨画研究会、《教育科研论坛》中国花鸟画研究会,近日在《教育科研论坛》河南新密市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工作站成立。该研究会隶属《教育科研论坛》美术院,实行首席教育家负  相似文献   

6.
《风雅颂》与《人生》具有互文性关联,杨科其实就是进城后的高加林。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相同又相异的人物关系模式,其相同处在于都包含着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负心汉"又被别的女子所负的情节模式,而且城乡矛盾都在男女的结合与分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雅颂》对《人生》的"修改"和"误读"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在"负"与"被负"的行为中所犯的错误程度上的区别,由此也显示了两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作者态度和作品审美风格的迥异。  相似文献   

7.
“献状”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杜预注:“言其无德居位者多,故责其功状。”以为献状是使曹共公献那三百乘轩(大夫车)者的功状。晋文公数曹共公的罪有两桩,一是不用僖负羁,二是乘轩者三百人。不用僖负羁,是不听僖负羁的苦谏,《国语》、《史记》对此均有记载。而乘轩者多至三百人,哪能责令共公—一献功状?  相似文献   

8.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最负盛名的两部作品,清人赵翼说:"香山诗名最著,……盖其得名,在  相似文献   

9.
《情探》旧名《王魁负桂英》、《活捉王魁》,是京剧、川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保留剧目之一。有的演出全本王魁负桂英,也有的只演出《阳告》、《阴告》、《活捉》这几场。这本是一个古老的剧目。明叶子奇《草木子》说,“俳优戏文,始于《王魁》”;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可见这个剧目是南戏最早剧目之一,以后八百多年来,戏文、杂剧、传奇、近代地方戏都有此剧演出。宋官话杂剧有《王魁三乡题》一本,话本有《王魁负心》,戏文有《王俊民休书记》,元柳贯有《王魁传》,杂剧有尚仲贤《海神庙王魁负桂英》,至明代,则有阙名《桂  相似文献   

10.
《檀弓下》"遇负杖入保者息"当断句为"遇负杖入保者,息","息"为叹息之义,"入保者"为守城士兵。"负杖"乃《檀弓上》"负手曳杖"之简写,意为将兵杖拖在身后地上。"遇负杖入保者息"的意思是:(公叔务人)遇见(守城士兵)拖着兵器进入城堡而叹息。此是形容右师守城兵士懈怠战事之行状,是公室子弟公叔禺人叹息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是孔子赞成勿殇汪踦的真正因由。  相似文献   

11.
邓惠文 《考试周刊》2013,(49):15-17
英汉翻译实践往往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以海明威的《大双心河》译文为例,对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干扰及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文注释中,把“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解释为“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用”。正是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文注释中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13.
吴均的名篇《与朱元思书》中有如下一节精美的文字: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其中“负势竞上”一句,是“高山”“负势”还是“寒树”“负势”?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译为“两岸的高山都依仗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中学语文课本也将此句译为“(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两种译文都将“负势”的主体断为高山。山“负”山“势”,在逻辑上、在情理上显然是不通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  相似文献   

14.
1.正负数四则运算法则 公元前200多年,汉朝数学家张苍写删补的《九章算术》卷八方程章载:“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即正负数减法法则(同号相减,异号相加,零减去正数得负数,零减去负数得正数)和正负数加法则(异号相减,同号相加,零加上正数得正数,零加上负数得负数)。元朝数学家朱世杰著《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中载:“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同名相除为正,异名相除为负。”即正负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题为《跳水》的文章,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成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线性代数》(越树源主编,1983年5月第1版,1988年9月第2版)总的说来是一本比较好的教材。因此,现在已被全国经济类专业广泛采用,但该教材(以下简称《线代》)在一些概念的的提法及定理的证明方面尚有不妥之处。 例如,在第222页定理6.1的证明中提到“A非负,Y已知为非负,所以X非负。”这里A为n阶矩阵,X、Y可以看作向量,也可以看作单列矩阵。但在高等数学中,通常只定义某个矩阵的“负矩阵”,而不定义普遍适用的所谓“负矩阵”或“非负矩阵”。也就是说,通常所讲的“负矩阵”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如: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轻负高效为显著特点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一致共识和努力奋斗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轻负高效?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18.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19.
深夜。窗外,满天星斗;室内,鸦雀无声。灯下,我读《柳河东集》。柳宗元在《传》中写道:“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掩卷深思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迁移往往导致交际障碍、误解甚至是冲突。文章从分析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入手,提出把规避文化负迁移作为高职《英美概况》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切入点,阐述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涉外工作需要为目标的课程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