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企业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不同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影响差异性,针对当前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对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挑战,构建了具有柔性、开放性、合作性、且能有效应对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的学习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金发  刘翌 《科研管理》2002,23(4):11-15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但是,现有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很少考虑企业治理结构因素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的分析表明,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据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显性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采集的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样本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及它们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之间显著相关,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制度结构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间接影响,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实现;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隐性知识显性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本文介绍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DEA测算方法,以浙江省十一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制度、研发项目投入强度、企业群体结构和产业集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然而,政府对技术创新投入并不会对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应更加关注制度创新、产业布局和市场竞争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存亡。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大不相同。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总结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把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从而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友军 《科技与管理》2004,6(2):119-122
企业家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领导和完成经济含义上的“创新”,推动知识的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行为的因素,并通过对中国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现状的论述,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徐金发  刘翌 《科研管理》2002,23(3):59-63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但是,现有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很少考虑企业治理结构因素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的分析表明,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产品、资金、R&D投入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对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4个主要因素:科技与经济存在“两张皮”、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引进与消化、人员素质进行了重点分析,结合国际大型企业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真实地感到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其作用的根本机制在于技术创新,它本质上是以技术创新方式来实现的,对于技术创新来说,其动因、方向、成就大小受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政府政策导向、社会资源、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等,本文主要就市场结构这一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发展较好的合作社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合作社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系统研究了合作社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根据合作社的企业特点,确定合作社是一种典型的共营企业(Labor-managed Fimls);接着根据共营企业的特点,结合合作社的技术创新,讨论了合作社技术创新的特征;最后根据合作社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类别,分别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待开发技术特点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以非出口企业、FDI企业为对照组,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具有类型异质性和大小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成功,学术界关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讨论日益激烈。但后发企业面临自身条件与环境压力的双重限制,其突破性创新难度颇大。首先提取后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17项内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对17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能帮助后发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扫除技术创新障碍,突破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现状,实现技术路径主动锁定。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02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otivating firms to innovate. However,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 on the role of imitation have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 One major gap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is that the empirical tests are based on samples consisting of only one industry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is study uses a novel measure of industry-level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proxied by quick citations by competitor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Using US patent data for the period 1977–2005, we find that there are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egree of industry-level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and industry-leve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between the degree of industry-level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and the value of firm-level innov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ositive externalities from the interactions among firms dur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utweigh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ree-riding concerns on firms’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incentives to innovate up to a high degree of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while free-riding concerns outweigh th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when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is extremely high. The sector-by-secto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and the quantity and market value of innovation are not very different across Pavitt sector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ole of imitation between agglomerated and non-agglomerated industries suggests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a moderate level of imitation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n excessive level of imitation are more pronounced for agglomerated industr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eating innovation clusters, such as Silicon Valle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henzhen City in China, and allowing different innovators to cooperate, imitate and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ould be very effective in promoting corporate innovation. However, an excessively high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is more detrimental for firms in innovation clusters because it lowers those firms’ incentives to innovate more radically.  相似文献   

14.
专利技术许可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地  刘凤朝  潘雄锋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21-1828
 文章综合考察了技术许可、技术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2000-2003年间186家本土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许可提高了引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国内技术许可而言,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作用力,无论是创新数量还是质量上。但是,计量结果并不支持国际技术许可引进可以提高企业国际创新能力的假设。企业吸收能力和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引进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而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行业特征的作用并不显著。文章结尾针对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和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服务创新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企业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开展创新活动,同时遵循不同的创新模式.阐述了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及不同的创新模式,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影响服务企业进行创新的内外部要素,并对不同要素作用下企业采取的创新模式形成整体上的把握.对企业管理者也有较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两阶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家族管理权强度、所有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抑制资本投入;在成果应用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促进成果应用效益;相对于所有权强度,家族管理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更强。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加强研发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3,52(3):104711
Since the 1980s, policy reforms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China to gradually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Based on manually collected data on academic executives (defined as either chairperson of the board or CEO, who had an academic title),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ademic executives o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Chinese listed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2001 to 2015.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irms with academic executives are more likely to implem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trategies by increasing firm basic research, collaborating with outside institutions, and providing incentives to knowledge workers. Consequently, they have enhance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a higher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novation output. In addition, firms with academic executiv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better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garding sales and profitability and keep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rofits inside the firm to reinves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usal effects of academic executives relies on top executive turnover within firms and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trategy. Furthe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ffects of academic executives are more pronounced when they have a higher academic title,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and a specialization in scienc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is an effective way of diffusing and utilizing knowledge, and it provides an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which is crucial for technological catch-up of firms in latecom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技术能力成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刃”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对比分析技术能力成长内涵、途径、影响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在主导技术范式约束和限制的情况下,技术能力成长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正负“双刃”影响的机理。然后,进一步阐明基于构建技术能力成长技术集成模式的预防技术能力成长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姚潇颖  卫平  李健 《科研管理》2017,38(8):1-10
本文利用2012-2013年中国七个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受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结构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创新因素影响尤为突出;分别考察"产—学"合作和"产—研"合作,进一步发现两者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产—学"合作受到创新绩效和政府税收优惠的显著促进作用,而"产—研"合作则受RD强度和所有权结构的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不同合作方式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联合研发、技术转让和咨询服务合作形式受技术创新因素影响较为显著。最后,归纳探究主要结论并分析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