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娇惯孩子,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一个外国小姑娘的话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且对亲子共读的内容、方法、途径缺乏了解。在许多发达国家,一般在孩子1岁半时就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我国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还比较落后。缺乏培养的结果就是,孩子是否有读书的习惯全靠“机遇”,“机遇”好,孩子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机遇”不好,孩子几乎就不读书。孩子们因为缺乏培养而无法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和快乐,这是一种不公平。这个问题也让我们成年人反思,因为这不能怪孩子,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问题,是我们的状态影响了这些未成年人的阅读。家长首先应该是亲子共读的积极参与人。现在有很多家长重视阅读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希望在自…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如何看管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我们管教孩子,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到了美国这一套就行不通了,他们教育孩子是引导为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谁错了,老师会让他一个人到角落或他自己放衣服、书包的小格子间去,单独呆上几分钟。因为孩子喜欢在一起玩,这对孩子可是不小的惩罚,前几十秒钟还可,时间一长孩子就呆不住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希望开恩。这时老师会抓住时机,讲点孩子能懂的道理,这比其他处罚方式管用得多。我大儿子上幼儿园时,一个学期大概就有4至5次这样的经…  相似文献   

4.
[理解]   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娇惯孩子,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一个外国小姑娘的话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  相似文献   

5.
[理解] 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娇惯孩子,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一个外国小姑娘的话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在中国小朋友看来是一件不敢想象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兴趣是儿童教育的中心,没有兴趣即使家长或老师教得再多,孩子也没有学到;有了兴趣即使只学到一点儿,孩子也会牢牢记住。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当你对着正在玩玩具或者看卡通片的孩子说“玲玲,咱们该弹琴了”,很少有孩子痛痛快快地答应说:“哎,好吧。”相反,多数孩子会说“就来”,或是“待会儿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当家长要求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不使孩子觉得又要“戴紧箍咒”了。具体方法如下:方法一:给孩子自由空间在房间里布置一块空间(有条件的家庭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讨论“你会单独把孩子留在车上?”反馈情况:●如果是在国外(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我会单独把女儿留在车上,甚至是让她单独坐火车,但是在中国我就不敢了。毕竟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仅仅为了锻炼孩子,丢了怎么办呢?———湖北沙市刘媛●我不会单独把孩子留在车上,毕竟这太危险了。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也不愿意完全放开手,让他自己走路。牵着他、抱着他都是为了让他少受挫折。如果真的对他“漠不关心”,不仅会让他遭遇不必要的挫折,说不定等他长大了他还会来埋怨做父母的。———北京那姗●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也顾不上照看我…  相似文献   

8.
可能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感,在每次想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总会问:“哪些学生做完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理,都想让同学、老师知道自己做得快。因此,做完后便“洋洋自得”地告诉老师:“我做完了”,而不是去认真检查,这样在无形中就使学生养成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坏习惯。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我在想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时,总是用强调的语气问:“检查好的同学有哪些”,用暗示的方法把“认真检查”这个信息传递给学生,告诉他们只有认真检查好了才能算“做完”。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认真”这种学习态度培养起来,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相似文献   

9.
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美妙的礼物莫过于孩子。他们让我们感到无限充实,因为他们让我们重新体味童年,让我们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新的强烈情感;孩子让我们知道,有人多么需要我们;当我们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获得一种延续感;孩子让我们永不止步;让我们有可能再次惊叹于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美丽;让我们重新会问“为什么”;当孩子说“月亮没法走进房子里,因为它没有脚”时,他们让我们用新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孩子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应该把一个合乎人类尊严的世界交给下一代。与孩子哭喊声相伴的不眠之夜,卧…  相似文献   

10.
一旦熄了灯,父母与孩子道过晚安,孩子就会想像:在自己的房间里可能有“小怪物”,它们可能藏在床下或在衣柜里……这种恐惧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是正常的。但作为父母不应忽视这个问题,应想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帮助学前儿童克服恐惧感最常用的方法是:充分了解他们的爱好,丰富其想像力。尽管有时他们对想像的东西会难辨真假,但成人要积极引导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丰富想象力对幼儿早期的脑发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许多学前儿童来说,独睡是个大问题。当孩子说“我害怕去睡觉,因为我房间里有妖怪”时,他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1.
吃奶糕的孩子仇克豪他们早已脱离了婴儿期、幼儿期,已经进入了小学,升至三、四年级,但他们还在依偎母亲,还想让妈妈抱一抱。“吃奶糕的孩子”,便是一些老师对这样孩子的戏称。营养充足却“发育”不良,生理上长大而心理上幼稚、这大概便是吃奶糕孩子的通病。笨孩子会...  相似文献   

12.
亲子联通     
“五要”和“五不要”中国的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放不开手脚,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他们帮孩子规划人生,这样会导致孩子忽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失去选择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呢?身为 Google 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的总裁李开复,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  相似文献   

13.
过度保护型有些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子女,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没有能力面对外部世界。“这种类型的父母本身就很胆小,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所以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一切都由他们包办。然而他们不知道,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孩子,这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他们对于外界的批评非常敏感,并且极度依赖父母。成人后,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他们往往要花费比其他人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过度赞誉型对子女的优点过度赞誉或夸大也非常危险。“这类父母总是忙于让子女在各个方面出…  相似文献   

14.
怀孕的时候,我读了一些美国的育儿书。美国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便开始刺激孩子独立自主的欲望。“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败。”到孩子十几岁时,便让他自己开车,自己赚钱,自己作决定……美国人是不  相似文献   

15.
王金战 《家长》2011,(7):35-36
经常接到一些家长的“恐慌”电话,他们表示一到周末或孩子放假就无比惆怅。一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孩子交流,因为说多了孩子容易逆反,不说又“看不惯”,有的家长甚至直接说:“我一想到孩子要放假了,我就害怕”;二是很多家长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害怕孩子独自出门有危险,所以干脆把孩子关在家里,但又担心孩子总不出门,性格会变得孤僻。  相似文献   

16.
《母婴世界》2013,(10):136-137
如果你的孩子像珊妮这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考虑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只有0-6岁这个阶段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最多,而这段时间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阶段。这时多陪陪孩子,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好的作用。当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开始了正规的学生生活,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孩子能自由玩乐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别让幼儿园成为困住孩子的“牢笼”,让孩子在能玩的时候尽情地玩,享受她该有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哪个当父母的会舍得让他们去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啊!可让孩子们说起来,他们遭遇的不公正还真不少呢。让我惊讶的是那些把孩子当个宝的父母,竟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委屈伤心到如此地步!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说,自从新买的电脑放在她小房间的桌子上后,她就只能在妈妈的房间做作业了。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29日《今日早报》报道,在班主任岗位上整整坚守了30多年的浙江省第一位模范班主任郭葆钫,在讨论究竟该棒打鸳鸯还是听之任之这个问题时说“:孩子早恋索性让他们‘过把瘾’。我曾让一对有早恋苗头的孩子来扮演梁山伯和祝英台,让他们在戏里抱一抱。一开始同学们起哄,他们俩害羞,可慢慢地大家都大方起来。因为公开在班级里演出,原本的情愫在这一次之后转变成了单纯的友谊。”郭老师说“:她还曾组织联欢会,让男生女生手拉手一起跳舞,给孩子们更多在公开的环境中交往的机会,不要个别、单独地交往,孩子们的友谊反而会变得单纯。”要想让孩…  相似文献   

19.
当孩子进入中学,你会发现孩子不再是以前的乖宝宝了。他们不再愿意做父母的“小尾巴”,不再把父母的话奉为圣旨。他们更喜欢与同龄人呆在一起,更喜欢参考同龄人的意见。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会与同龄人在一起,他们不得不考虑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得不面对同龄人施加的种种诱惑。此时孩子也就进入了我们常说的“少年叛逆期”。可是,少年毕竟还是孩子,思想很单纯,所以,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会与一些“问题少年”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国外的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来看看吧!家长教孩子如何面对来自同龄…  相似文献   

20.
哪个孩子没有在襁褓中听过妈妈的摇篮曲?哪个孩子没有在牙牙学语时,听过妈妈唱的童谣?虽然他们还不会言语,但已经懂得了妈妈用音符表达的爱抚,学会了从音乐中去想象,去了解世界。然而,孩子刚刚会说话,动听的音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叽叽喳喳的言语。孩子还没来得及感受丰富的音乐世界,音乐就悄然逝去。“不能让孩子的听觉变得迟钝,要让孩子在捕捉音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的邵黎柳老师从粗心妈妈手中接过这些孩子时,就断然下了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