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双燕 《高中生》2009,(20):12-13
【试题设计】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于进取的,畏缩不前的;朝气蓬勃的,萎靡不振的……请以"我所崇尚的形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相似文献   

2.
多一度的爱     
她对他的抱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终于抱怨像蓄积已久的火山,在一个毫无征兆的下午,彻底的爆发出来。 火山爆发的理由也太过简单了些,只不过是吃饭的时候,坐在对面的他喝汤的时候,不经意的发出几声吧唧的声音,那种声音于他是生活满足的享受,而传到她的耳朵里,则变成了粗俗没有教养的恶习。  相似文献   

3.
《坎特伯雷故事》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的面貌,"磨坊主与磨坊主的故事"里磨坊主形象鲜明,读者能从他身上看到其所属阶层的人的基本特点。这得益于乔叟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精心安排。本文通过分析磨坊主对故事中三位主要人物尼古拉、阿伯沙龙和阿丽生的描述,可知磨坊主是一个来自下层社会的粗人,言语粗俗,热衷于讲述各种男女私情。  相似文献   

4.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他反映了一个永恒的爱情主题,另外成功塑造了一批人物,尤其是张生这个形象,他既热爱功名又向往爱情,既风雅又粗俗,有时机智有时痴傻,有时勇敢有时懦弱,总之,他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5.
下午一进班,就有学生举手说:"陈老师,雯雯今天中午没去食堂吃饭。"我有些讶异:"为什么啊?""他中午一直守在乒乓球台旁边。""什么?"我心里的火气腾地就起来了:不吃饭也要守着乒乓球台?他对乒乓球竟痴迷到了这种地步!怎么没见他学习这么认真、这么痴迷呀!作业经常不做,这球倒是  相似文献   

6.
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系列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哈姆雷特这一核心人物无疑是当中的关键,他是一个集合了"高贵与粗俗"、"理智与冲动"等矛盾的复杂人物,通过对他的刻画,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悲剧世界,本文就将对《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17世纪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东面的港口小城哈雷姆的一个小酒馆里,经常会有一个酒鬼光顾。他形象落魄,举止粗俗,动辄举手打人,甚至经常赊账。但是,老板和其他客人都对他特别和气,而且还尊称他为“画家先生”,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照片     
他说:"一个人喜欢什么,他就可以用什么来赚钱吃饭,就可以在这上面获得成就.什么也没有兴趣的力量大."  相似文献   

9.
美食家爸爸     
爸爸是个吃饭高手。说起吃,他可就来精神了。爸爸吃饭特别快。他长着一张几乎能塞下我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嘴,他吃一口赶上我吃好几口。他吃起东西来总是狼吞虎咽的,好像好几天没吃饭饿着似的,形象非常不雅。我第一碗饭还没吃完,他就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第三碗。看我比他吃得慢,他还会说我:“你看我吃饭比军人还快,而你呢?”妈妈则会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你要是做家务能像吃饭这样利索就好了。”爸爸立刻“哑”了。爸爸吃饭很讲究,喜欢营养平衡,荤素搭配,不干净的东西绝对不吃。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到自己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外孙豆丁一直不好好儿吃饭,每逢吃饭,不是把饭菜搅来搅去,就是挑出青菜扔在一边,哄他吃、喂他吃均无济于事。有一次,我实在气极了,便把他抱到储物间里,想用暂时隔离的方法使他收敛一下。没想到,豆丁竟从我的腿下钻出来,大声喊道:"我不好好吃饭,你得教育我。"这句话使我冷静下来,面对3岁娃娃的吃饭问题,该怎样做呢?我反复地想,找到了以下窍门:  相似文献   

11.
儿子在家里渐渐变得不太听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有了独立意识,但是儿子的"独立意识"让我感到有些"不爽".先前,我喊:"儿子,吃饭了."儿子二话不说,就跑进餐厅与我们一起吃饭.可现在不行了,你喊他三声,他也不应,只好过去拽,一拽他却还反抗:"爸爸,我不想吃饭,我想再玩会儿玩具."于是我就生气:"到吃饭时间了还玩!不行,必须先吃饭!"儿子便委屈地被我拽了去吃饭.  相似文献   

12.
严格的规定     
迪克的妈妈定了一条规矩,如果他在吃饭的时候来晚了,就不能在吃饭时说话。昨天,他像往常一样,其他人都坐下了他才来。一进饭厅他就说:"我说,妈妈……"但妈妈马上提醒他那条规矩。  相似文献   

13.
文学文本对地域形象的塑成和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载体.对本区域内的作家而言,这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塑造,而从域外作家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他者"形象.河南人形象在不少外省作家作品中多有呈现,在三秦作家的文学实践中,突出地表现在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的作品中.在其文学想象里,河南人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老百姓,一类是兵匪形象.尽管作家们所塑造的地域形象是一种关于"文化他者"的幻象,是他者想象与他者书写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是现实本身,但一定是所描写的地域人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4.
路雅琴 《华章》2007,(2):109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粗俗俚语.美裔汉学家沙博理使用了四种方法来翻译处理<水浒传>中的粗俗俚语,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和省译法.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利奥·希基所倡导的"语用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杨宪益夫妇英译的《红楼梦》完美的再现了原文,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但王熙凤这一典型形象的重塑有所欠缺。本文从选词,句子结构以及翻译的叙事角度对译本进行分析,发现译文中王熙凤泼辣,粗俗,直率的鲜明个性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16.
一位学长曾向我们讲述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她去一位外籍朋友家做客,快到吃饭时,女主人在地板上铺了一张大报纸,让其一岁零三个月的宝宝单独坐在一张小桌子前自己吃饭,尽管他时而胡乱挥舞着勺子,时而用手抓饭,将饭粒撒得到处都是,但女主人并没有立刻上前给宝宝喂饭,而是微笑而赞赏的看着他手舞足蹈地"吃饭",等到宝宝玩累了,这才接过汤勺继续喂,让他吃了个饱.  相似文献   

17.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于进取的,畏缩不前的;朝气蓬勃的,萎蘼不振的……请以"形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虚构。[思路导引]  相似文献   

18.
《套中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经典小说,"套中人"这一形象也因其个性鲜明而复杂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形象,便可以读出不同"套中人",他可笑、可恶、可怜、可思,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相似文献   

19.
以《美食家》著称于文坛的作家陆文夫,擅长在小说散文中写美食,但他重点不写享受美食的过程,而是把美食的烹饪与品尝看成是观察社会、透视历史的一扇窗口。他从历史上看到了吃饭与"吃人"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动力;他从现实中,看到了人们一声问候"你吃过了吗"所包含的精神寄托,形象地叙说了中国人的特殊生存方式;他从华丽的美食环境中,看到了畸形消费与社会腐败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体现了作品深刻的批判性。陆文夫美食思想及负载它们的小说散文,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广阔领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文化财富,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会产生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