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角度来讲,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该坚持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深刻认识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应以全体村民的民意为农村自治制度的权威基础,建立村党组织领导农村自治的工作机制,吸纳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参与,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运作,在某些行政管理体制和党组织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对基层政治进行改革,在基层确立国家权力,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一过程,它是基层政权现代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制度与实践的背离是国民政府基层政权建设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客观环境、自身原因及历史传统等深层次因素导致了国民政府在基层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3.
1940年代的华北地区,在准和平的环境下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初步构建了农村的基层政权体系,为中共在新时期的基层政权运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孕育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无产阶级革命全国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其具有当代价值。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西柏坡精神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处于初起阶段,研究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全面缕析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和华北人民政府的法制建设历程,有利于充实西柏坡精神研究中法治内涵研究这一薄弱环节,从法治的视角丰富和把握西柏坡精神。西柏坡时期的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践行和人民司法中国特色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应确立三个维度,即乡镇政府机构重建是加强新时期基层政权建设的突破口;农村社会资源整合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农村基层权力监督与制约制度的完善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在宪政的平台上进行价值权衡、利益重组、权力重构、整体布局、全面推进,使基层权力优化配置、规范运作并受到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撰写的电报在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接受美学视域下,西柏坡时期电报从真实性、明确性、生动性三个方面表现出优美的文风。西柏坡时期电报力求做到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观点鲜明突出,表达严谨准确;感情色彩浓郁,语言生动晓畅。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基层政权正在进入空心化状态。这种基层社会的治理危机正在侵蚀和动摇我国社会的根基。本文在阐释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状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基层政权出现空心化的原因,进而论述了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的危害,最后就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提出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0,(12):69-69
文化部将对基层队伍实施轮训 未来五年,文化部将对全国391万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文化部部署的这次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主要指县、乡、村三级专兼职文化队伍,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和乡镇文化站(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及这些基层文化单位指导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中心户、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等业余文化工作者和社区文化志愿者等。主要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对全国391万基层文化队伍轮训1遍,着力建设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时期是新华社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新中国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建立完善了新闻体制,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建立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毛泽东亲自指导新闻工作铸就了西柏坡新闻工作的辉煌。西柏坡新闻工作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坚持实事求是,捍卫了新闻的真实性;坚持"两个务必",发扬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新华社旧址实地参观及培训活动、走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展教育学术活动,通过网站及电视等全媒体宣传报道西柏坡新闻史,融合红色文艺、红色影视文化载体等多种途径学习和传承西柏坡新闻精神。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县、镇、村基层政府(组织)为主导,以建构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为基本目标,以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需求为主要追求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在构建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县级政府主要承担系统设计与统筹发展责任,乡镇政府主要承担日常管理与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村级组织主要承担举办幼儿园与协助管理的责任.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需要各级政府(组织)的通力合作与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11.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工程,总结基层文化建设实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十分必要。新时期基层文化建设应把握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遵循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机制体制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与文化资源整合、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等基本要求,从组织领导、投入机制、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实现基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国民政府的指令,湖北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新县制。其内容主要是重新划定县等、扩大县政府组织、增强县政府职权、调整裁减区署、裁撤联保、建立乡镇公所、重组保甲,以及普及教育、整顿财政体系等等,其目的是建立党政军教一体、管教养卫合一的基层政治和管理体制。新县制的推行,加强了国民党对农村基层政权和人民的控制,与其所标榜的“地方自治”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构建,正规金融部门成为农村金融制度结构的主体,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现存的金融制度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借此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党内和谐实质上是党内民主状况的良好反映,其表现为思想和谐、制度和谐、组织和谐、作风和谐等诸多方面。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内最和谐的历史时期之一。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党内和谐密不可分,党内思想和谐统一是铸就西柏坡精神大厦的基础,党内组织和谐一致是铸就西柏坡精冲大厦的支柱,党内作风和谐是铸就西柏坡精神大厦的灵魂。从党内和谐的角度总结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发展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历史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演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政治发展,以国家财政系统变迁为线索,以筹划税收配合县政、推动自治事业为政策目标。国民政府通过县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逐渐打开了县政黑幕,将其权力触角下沉到基层社会。不过,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的演变仍然是以国家政治为归依,而非地方自治理念。政策绩效受货币政策影响甚大,自抗战后期县财政政策逐渐走入死胡同,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泥潭,所谓自治财政政策最终变质为摊派政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背景、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必须树立新的农村基层政权理念,坚持以民主为价值取向,不断扩展和完善农村的直接民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要有新思路,即以转变领导方式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落脚点,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以扩展直接民主为目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提高农村组织化手段为载体,完善农村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政制更动频繁,国家政权借助以土豪劣绅为主体的乡村基层人员逐渐强化对乡村的控制,在制度上赋予他们各种特权。文章拟对国民党县区以下基层人员进行制度分析,从这一视角去透视国民党乡村政制的反动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转型正处于全面加速期,意识形态、经济与政治体制等都将经历一个动态的创新发展过程。制度的整合创新需要有组织制度的变迁相适应。农村财产组织、企业财产组织和政府组织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组织载体和微观制度基础。这三种组织制度变革呈现出一种较强的依存与互动关系,某一方面的滞后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或不协调。舍弃其他只进行单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只能取得暂时的收益,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将以一种更为复杂的形式使社会运行或变革付出更大的代价。深化体制改革,要取得合理预期,需要推进整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县级电大的办学模式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县级电大建设、开拓农村电大教育市场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