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缺乏从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硬环境角度来论述广东培正学院发展的有利条件,本文正好填补了这一块.外部的花都硬环境主要指地铁、公路、旅游、房产、高校项目,即广州地铁九号线、新赤公路、丫髻岭休闲度假区、祈福黄金海岸楼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花都校区.最终得出结论:花都硬环境对广东培正学院未来的发展相当有利,起到非常积极的战略援助作用,对构建"培正"品牌大学、稳定教师队伍、凝结"培正人"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是贵州教育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30年来,贵州教育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步入改革与发展的征程,历经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兴建希望工程、推行素质教育、实施"两基"攻坚、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至此,我省从城镇到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沐浴着义务教育普惠制的雨露阳光.……  相似文献   

3.
王嘉毅 《教育研究》2022,43(1):4-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这四十年,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做得是不错的。”这是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书记何东昌同志日前在接见《人民教育》杂志新老编辑时,对《人民教育》所作的评价。《人民教育》杂志是国家教委主办的机关刊物,创刊于19汕年5月。毛泽东主席曾为《人民教育》杂志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教育宣传报道,就是明天的教育发展历史。2002年,《人民教育》第3期刊发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中,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后来"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国策"。近几年来,《湖北教育》重点推出了黄梅、崇阳、襄阳市襄城区、宜昌  相似文献   

6.
呼唤了多年的教育公平,终于在2011年夏天迎来了最有力的回声——山东省平阴县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平阴县以"为人民办好教育,替人民管好学校"为目标,按照"优化资源促均衡,城乡均衡保公平,教育公平惠民生"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阴模式",推进了县域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     
<正>《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第一届编委会由成仿吾、叶圣陶、柳湜、徐特立、孙启孟等著名教育家组成,承担起了新中国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开创工作。《人民教育》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和重大部署,宣传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投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出了素质教育"汨罗经验"、教育均衡发展"寿光模式"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地方典型经验和斯霞、霍懋征、李希贵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人民教育》——"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  相似文献   

8.
伍长庚 《教师》2013,(19):37-38
在党的十八大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之首,且明确表示要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是鼓舞、鞭策,更是压力。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直接、最现实、最优先的举措,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     
<正>2016年报刊订季即将开始,记得订阅:《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第一届编委会由成仿吾、叶圣陶、柳湜、徐特立、孙启孟等著名教育家组成,承担起了新中国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开创工作。《人民教育》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和重大部署,宣传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投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出了素质教育"汨罗经验"、教育均衡发展"寿光模式"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地  相似文献   

10.
常青树计划     
2009年,教育部、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签署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成都市被确定为国务院"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途径"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基于"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的认识,为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九个坚持"的教育新论断,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首要的是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教育的人民立场,是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初心,是为人民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为每个人人生出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条件。落实教育的人民立场,要坚持人民满意与尊重规律相统一、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为了人民与依靠人民相统一、厚植优势与补齐短板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在教育强区复查时评价杭州市拱墅区是浙江"这几年发展最快、势头最好、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教育强区. 2007年<人民教育>第19期以<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喜迎"十七大"回眸"千秋业">为题,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教育成就,文中这样评价拱墅区教育:"拱墅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的繁荣.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60年,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教育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辉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民的"十个期盼",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期盼和憧憬。人民的"十个期盼",第一位就是"期盼更好的教育",这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殷切期望。教育综合改革是综合性、全局性、整体性的工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五年,我们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教育综合改革开创新局面,教育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教育政策研究取得新成效。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规划了"十三五"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今后五年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     
<正>《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第一届编委会由成仿吾、叶圣陶、柳湜、徐特立、孙启孟等著名教育家组成,承担起了新中国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开创工作。《人民教育》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和重大部署,宣传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投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出了素质教育"汨罗经验"、教育均衡发展"寿光模式"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地方典型经验和斯霞、霍懋征、李希贵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质量的问责。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教育均衡也不断得以重构与发展。一、作为资源配置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教育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1,(15):1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支持媒体:官方网站:《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教育》旬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开启了宁夏教育"变道超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年多来,全区教育系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互联网+"作为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力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有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说什么"谁夺走了藏族孩子受藏语教育的权利"。事实究竟如何?西藏现代教育起步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西藏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即坚持双语教育,已建立起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双语教育体系,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