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向小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寓理于图,且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语文“榜样目标教学”的实践体会浙江绍兴杨汛桥镇学校洪志明受德育“榜样教育法”的展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榜样目标教学”的实践,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以“榜样”的语文素质为目标,像“榜样”那样学习语文。“榜样”,专指教师还未做,但已...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11,(11):26-26
李乔生在《教书育人》上撰文提出,“榜样的力量”并非如人们惯常所说的“是无穷的”。该如何进行榜样教育,树立什么样的道德榜样以及倡导何种价值观念来引导与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树真实化、向善化、求美化的榜样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育人的实效性。当前,高职院校榜样育人存在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榜样教育形象,片面接受消费主义化的榜样教育内容,简单采用机械化的榜样教育方式等现实问题。因而,高职院校榜样育人实效性的提升需要以“身边的榜样”呈现榜样形象的真实性,以社会主义道德突出榜样教育的向善性,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唤醒榜样教育的感性美。  相似文献   

5.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插图。为了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其进行调整增删,拉近插图与学生的距离;多样呈现,丰富插图的体验方式;细读深究,理解插图的深刻内涵;师生协同,提升自主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计琳 《上海教育》2006,(5B):6-7
诗、书、曲、诵、画,寻找“身边的榜样”,评选“道德新事”,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心中的道德理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心灵洒上了一片道德的阳光。[编按]  相似文献   

7.
教学情境是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某些教学手段而创设的独特的教学环境。它可以成为调节学生情感和支配行为的内驱力。在思品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及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以“情”为线索 ,讲究“育”的策略 ,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一、利用插图 ,入境悟情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应用插图能直观地感受到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如教学第九册《关心爱护小同学》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 ,把学生带到开学式上欢迎新同…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亢,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好思想品德课首先要求教师深钻教材、了解学情。一、深钻教材.明确六个方面,熟悉六项要求,弄清六个关系。1.明确六个方面。即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与为达到教学目的所确定的认知依据;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分布情况;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以及事例与观点的联系;明确榜样人物的言行举止与内在情感和动机;明确插图的作用及运用插图的教学时机…  相似文献   

9.
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体现在矫正行为、价值定向和情感感化方面。道德强调的是自觉、自愿、自由、自主,所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面临很多困难。发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关键要体现学习者“自我”的在场,体现道德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性主义的假设,道德榜样脱离社会现实,道德教育内容理想化,有德者不能有“得”,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道德教育,应将“积极奉献、正当索取”的道德观念纳入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榜样的“常人性”,加强道德能力教育,建立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道德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11.
“范”的原意是用以供浇铸或陶冶用的“模子”;“例”是可以做依据的事物,也可理解为规定、体例,如“条例”。“范”、“例”合用就是指可供效仿的榜样。道德范例是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具有肯定意义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是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展示,是能唤起人们美感的崇高形象。也可以说道德范例就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道德。道德范例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训练说话的好素材。我在教学中较注意使用插图,由图入手,充分进行“说” 的训练。如《小木船》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利用它较好地进行“说” 的训练的:把插图挂在黑…  相似文献   

13.
和劼 《甘肃教育》2011,(2):68-68
一、在教学情境中感知美 1.凭借插图展现美。课文插图以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了课文内容,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西湖》一文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根据文章中的“绿”、“青”、“浓”、“淡”等词语,体会“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带给人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而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课教材的体例多样,其中以呈现鲜明的道德榜样人物的课文居多。对这类课文,怎样充分启动学生大脑分析器,调动他们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通过对教材的自读、自思、自联,使其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情、自我励行效应呢?根据笔者的体会,可采用“进入”、“跳出”自读法,让学生实施自我教育。下面试以《为祖国而学司》为例,作些简要说明。“进入”就是让学生浏览教材,从把握道德人物的外在行为去透视其思想道德境界。外在行为是认知道德榜样人物的窗口。《为祖国而学习》,写了道德榜样人物韦钰。首先,教师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道德教育观包括3方面内容,道德目标、道德内容和道德方法,道德目标就是教育人成为“君子”。曾国藩德育目标则属于新老儒学的“仁学”伦 ,曾国藩的德育目标还受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那就是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是“君子”,而且应是“有用的”。曾国藩首德内容包括在政治上爱国、爱民族、在思想上灌输儒学,理学与经世致用思想,在道德品质上崇尚孝、俭、勤等;曾国藩道德教育方法包知修养法,榜样法,说服法等。  相似文献   

16.
插图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历史教学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无论是“3+X”模式的高考,还是“3+x+1”模式的高考,试题的命题都涉及到中学历史教材插图的运用和渗透。在教学与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准确处理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并使学生熟练运用插图,以便更好地记忆、理解教材,并能在高考中百战不殆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这是众所皆知的。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呢?不少行家认为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笔者想从图与文的角度,对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试作挖掘。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教材的内容必然有大量的情感因素存在。就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一是插图载现情感;二是文字蕴含情感。 插图载现情感,主要是靠鲜艳美丽的画面色彩或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以及丰富的“潜台词”来表现的。以人教社统编教材为例,仅1—3年级教材中的彩色图画就有560余幅。大量的插图,为我们进行情感教学提供了形象的感官材料。  相似文献   

18.
高利军 《河北教育》2005,(20):40-40
1.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化,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首先,教师要以高尚的品德、文明举止去影响教育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次.要做好班委会的筹建工作。在班集体管理过程中,班委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确定班委时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德、才、勤、技等情况,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以貌取人,以“关系”取人。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具体体现高师“师范”性质的学科.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讲话中谈到:“怎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的模范,所以师范生的行为最要紧”.因此,高师“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的任务便不仅是传授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训练师范生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且还应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观点,使之能“首善其身”、“为人师表”,文章、道德诸方堪为学生的模范、榜样.特别在今天,面临理想主义失落、拜物主义上升,语言陷落、道德滑坡的情况,作为语文的“教材教法课”,后者更为重要.只有在扎实练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师德的养成,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方能两腿开步,重铸师魂.  相似文献   

20.
宁静 《教育文汇》2007,(10):41-41
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了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时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插图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文章都有插图,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将它忽视了。其实,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大有文章可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