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的必考项目,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存在误区。本文拟以高考题为例作一番透视,希望对同学们备考能起一点警示作用。误区之一:脱离语境文言文翻译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翻译文中加横线的语句。有些同学没有掌握“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翻译原则,不善于跳出该文句本身去关注全文的整体意思,不善于把握该文句与左邻右舍的联系,结果自然曲解了句意。  相似文献   

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2002年以来新增的一个考点。考察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层次,一个理解,一个表达。而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只知文句的大概意思而不注重具体、准确地翻译因而吃了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领。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在翻译和理解过程中,要结合注解,利用工具书,力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一定的语境中作合理推断,整体感知,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必考内容、典型题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调整,文言文是变化幅度较大的: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了"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而且文言文阅读部分以2013年上海市高考文言文试题《史弼传》为典型题(全是主观题——解释实词,翻译,断句,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现今的文言文教材,还是高考试题的文言文材料,“虽”和“愿”出现的频率都是非常高的,在文中的意思有时候很难把握,又对疏通文句和解决疑难帮助很大.无疑应该好好揣摩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考点导航文言文的整体阅读,除了要有较扎实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武特点等基础知识,能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翻译文中句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即从全文整体意思的高度来观照某个实词,或者虚词,或者某个文句,乃至内容要点,中心意思,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反之,就词论词等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意识,一定不能准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作为主观性试题重新出现,至今已延续7年,且分值在不断增加。文言文翻译考点为高考能力层级B级,主要考查考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可这一考点在考生眼里并不是容易得分的,它一直是近几年高考文言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致学生流传出一句顺口溜:高三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现代文,三怕周树人。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由02年的5分增加到07年的10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将文言文的翻译重视起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每年都是一个热点。无论是对文句的翻译,还是对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句式把握的考查。由于不少同学对文言句式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因而此点的失分率也比其他知识点高。现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将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2004年的高考试题又增加了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和题目分数,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主观题的强化由此可见。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在文言文翻译中,以下几个与现代汉语语法差别较大的方面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来出题。答好文言文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原文 ,把握文意。原文意思读懂了 ,解答题目就不难了。那么 ,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意 ,读懂原文呢 ?这里着重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原文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实词的意义。在高考试题中 ,不仅对实词意义的解释要考它 ,大多数语句的翻译也要考它。因为实词里有一词多义的问题 ,有古今异义的问题 ,有通假字的问题 ,还有词类活用的问题 ,辨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呢 ?主要有四种方法 :1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确定实词在句中…  相似文献   

11.
何传跃 《新高考》2005,(3):12-13
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2004年的高考试题又增加了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并提高了该题的分值,高考试题对古文翻译主观题的重视由此可见。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在文言文翻译中,以下几个与现代汉语语法差别较大的方面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一、训练目标正确地把握、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应具有以下的能力:句意理解能力、文句的翻译能力、文段的主旨与情感的领悟能力、作者的观点和材料的概括能力、内容的比较与评价能力、标点断句的能力。文言文往往语言简练,主旨深远,感情丰富,曲笔传意。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训练中,既要注意一句一段的意思,又要注意每句话每段文字之间的联系;既要注意词句的表面意思,又要学会透过表面含义去深究作者的潜台词,体味作者的深厚情感,弄清文中内容的来龙去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理解文段的主旨与情感的能力。二、例初解析1.下面文言文标号…  相似文献   

13.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选取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和关键词语的句  相似文献   

1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这是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考查方式,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带有综合性的一道试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语言不合规范,误译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误译原句语气,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原文的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1992-2002年全国春季卷的文言文翻译均采用“四选一”客观性题型,从2002年全国秋招卷开始,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侧重考查考生翻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文言文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判定,句子语气把握等,常常是阕卷的采分点.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想从中探究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翻译题一般在8~10分之间,占有很大分量,因而对文言文翻译不可小视。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既可以考查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把握,都涉及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即是说,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可见,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是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其他自由命题省市的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大多是给出一篇人物传记,要求考生阅读传记后按要求解答9分的选择题和10分的翻译题。对这道文言文试题。应该如何解答呢?下面,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的文言文试题为例,来谈谈这道试题的解答方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考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一道客观题,文言文翻译的主观题的分值增加至8分。随着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结构的调整,文言文翻译的地位更为凸现,文言文翻译的复习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文言散文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和分析,而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篇章,其理解和分析,都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多次反复的过程。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语言。理解词语、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常言说:理解文章,词不离句,  相似文献   

20.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更加受到重视。高中阶段,应该使学生打下深厚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知识教学。一方面要通过诵读训练,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直观感受能力,这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积累文言文词汇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