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不能只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职业人”。高职教育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就必须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方面对准职业人进行综合培养。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培养良好的职场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更不能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式教育"。人们在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片面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所谓"有所为、才有所位",高职教育应是帮助学生从"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以当前社会高职生职业生涯为切入点,探讨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就彼得斯的"受过教育的人"概念的三个方面结合职业素养建立高职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的评判准则,最后就当前社会对高职生的期待如何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钟伟 《辽宁教育》2013,(4X):38-39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高职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高职院校不仅要传授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也要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健康个性,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和谐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析"感恩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及现今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感恩教育"如何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职业素养的字面含义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的"平时的锻炼和教养"。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某一职业行为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待的职业表现;职业素养是各类型人才的核心素质。这些能力往往也被称为职业通用能力,其重要性明显超过通常被人们看重的专业或工种技能;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优化社会环境是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关键;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融入行业文化,培养"三师素质"教师,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注重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校园文化的营造等,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要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就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成长的调查,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四个一"建设,即:完善一个体系——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体系,提供一个借鉴——优秀高职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借鉴,搭建一个平台——校企融合造就准职业人的平台,探究一个办法——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素养量化测评办法,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今高职教育面临着现实尴尬:一方面职业素质形成缺少应有的熏染时空,难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职业品质;另一方面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而影响实效。将第二课堂科学地运用于职业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准职业人"的培养以及"准职业人"的培养与第二课堂的内在关联,构建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并从活动组织、活动内容、实施途径和过程管理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策略,旨在发挥第二课堂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努力促成学生理想就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人"培养是贯穿高职教育的一条主线,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职业人"培养的理念入手,突出高职教育"能力为本"、"应用为先"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构建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选择"错位现象"的根源在于忽视学生的职业志趣.解决之策是发现学生职业志趣、改革招生制度、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学生志趣为根本"的专业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问题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理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型人才,这使得培养职业技艺成为职教的重点,这种理解的导向性作用使思想道德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逐步边缘化.事实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内涵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于点燃高职学生心灵,这对提升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精神和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将把我国高职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完成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基本道德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有着较强的职业成功期望,他们在职业探索中遇到的现实矛盾的排解需要职业成功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帮助和促进其努力实现职业成功。职业成功价值观和职业成功素质教育,是高职生职业成功教育的基本着力点。高职院校要从职业成功价值观教育、职业成功素质培育、育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学生职业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年高职院校频遭"生源荒",折射出高职教育的种种缺失,其中突出原因是高职院校偏离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本位,仍存在师资队伍实战经验薄弱、学生实际操作平台数量不足、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实践学时缺乏实践投入、职业能力培养口径狭窄单一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强化职业能力教育本位,丰富教师实战经验、鼓励自创企业、建树品牌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办学层次,以促进"生源荒"的缓解。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能力可看作个体在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在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中要树立能力课程本位观,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专门职业类课程和职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实现对职业技能的促进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对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美琳 《职教论坛》2005,20(24):8-11
高职教育的能力可看作个体在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在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中要树立能力课程本位观,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专门职业类课程和职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实现对职业技能的促进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因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学生就业力为着眼点。高职学生的就业力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具体包括职业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素养。我们在强调对学生以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职业伦理教育。过去职业伦理教育往往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完成。这种单纯的"应然"式灌输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如意,提示我们应当重视职业伦理教育,进而完成职业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中"导生制"的应用,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着很强的实践价值。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中"导生制"的运行模式主要包括选聘、培训、管理和考核四个环节。实践中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才能保障"导生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此模式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适应能力;教育原则是自主性建构、民主平等、知行统一;教育内容是以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为中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方法是"知晓-理解-评价-行动"四步循环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特性,从培养目标出发,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加快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