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不识庐山真面目——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一个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我去讲课。一上课,老师们就提出了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肯钻研,善思考,有个性,似乎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都是骨干老师,难道连课都不会上?但冷静想想,到底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转型时期,理念不断更新,目标不断调整,尤其是语文教学领域,规模浩大的讨论、反思还在进行,大纲——新大纲——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改革一浪接一浪,一线的老师们普遍产生了一些困惑:语文到底怎么了?语文教学到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冲击着每位语文老师,语文教改活动如火如荼,老师们各有各的创新,异彩纷呈,学生们也似乎越来越青睐语文课了。但有一种现象却让人感到费解:一些学生十分喜欢上语文课,但语文感悟力不强,作文老写不好,语言表达能力差。原因何在?语文课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反复思考,请教同行,终于有所感悟,弄清了症结所在。下面,笔者就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谈几点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3.
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语文课,前些日子与教同年级的老师闲聊时,发现课堂上有一个共同的尴尬现象——老师一提问,教室内鸦雀无声,异常寂静,最终不得不由问题的提出者自圆其说。到底是谁造就了这样的课堂,语文课不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激情的课堂吗?我认为有这样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语文     
语文,该关注什么? 从事语文教育多年,我一直认为在思考语文该关注什么之前,应该弄懂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素养到底从哪里来?是从听老师讲课中来,还是更多地靠自己阅读感悟得来?第二个问题: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不上语文课,他的语文成绩会差吗?如果一个学期、一年不上语文课,他可能会差在哪里?损失在哪里?第三个问题:真的有必要篇篇课文都那么细讲、那么分析吗?该在什么地方讲、怎么讲呢?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相似文献   

7.
钟玉兵 《成才之路》2010,(25):I0008-I0008
我刚工作时,喜欢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头头是道地分析。那时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教师要讲得清楚、分析到位。但我发现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昏昏欲睡。学习兴趣十分低下。后来学生对我说:“老师,您的讲解太枯燥了.整堂课都是分析,总有记不完的笔记和练习。有时问题一出,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您已给出了答案,有时.我们认为我们的答案与您的差不多。但您也非要我们把您的答案记录下来……”听了他们的话,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这种把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的语文课,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相似文献   

9.
当老师少不了要听课、评课,老师们每次评课似乎都是那些“套路”,没什么创意,更谈不上什么实际意义。既然如此,语文课究竟该怎样评呢? 愚以为,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能苛责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我们要看主流,要看学生在这堂课上究竟有什么收获?我想——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正处在爱做梦、爱文学的年龄段。可是他们却不喜欢上语文课。他们不喜欢听语文老师分析小说,却着迷于看小说:他们不喜欢语文老师训练诗歌鉴赏能力,却喜欢读小诗、偷偷试着写诗,语文,成了中学生最不喜欢上的一门学科。语文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连本应最能吸引学生的文学课也失掉了魅力?经过长时间深入调查和思考,我发现文学课走进了教育误区,要么把它上成大学的文学评论课,要么把它上成鉴赏能力训练课,一句话,把文学课当成智育而非美育。  相似文献   

11.
由鱼到渔     
怎样才能实现语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教学的正道。[编按]  相似文献   

12.
杜显志 《山东教育》2004,(31):13-13
消费者是上帝,这个道理现在人人都懂。在教育上,到底谁是上帝呢?老师,学生,家长,还是领导?细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教育上的上帝有两个,一是领导,二是家长。你不知信否?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说明 当了二十余年的语文老师,也听过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但我还是经常感到困惑:语文,到底该让学生学些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在第二轮上到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时候,我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当了一回“电视台记者”,通过想像,作了一次虚拟的“现场直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然间,我好像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上高中了。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更不要说踊跃发言了。于是乎,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以讲代练,一讲到底司空见惯,学生似乎无话可说,似乎没有话语权。笔者以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应有话可说,要还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话语权。一.还给话语权,要让学生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在的形势下,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在反映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是最难上的课,学生最不爱学的就是语文课,学生总是认为语文学不学都是一个样,考试都是那么多分数。于是,语文课上,有做数理化的,有背单词的,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成为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现在的矛盾是,学生不学语文,不重视语文,老师又要学生去学,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语文课“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应怎样去教语文?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应处理好那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上到底听什么?”当学生向老师这样质疑的时候,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失败,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绝不是学生单纯的听,更何况还不知所云呢?在素质教育切实地提出并逐渐以各种形式落实的时候,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语文课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是智慧和思维使它由单纯的符号升华为语言,语言作为智慧和思想的载体,也使学习语言的目的明确化了,即如何把个人的智慧和思想准确而形象地告知他人,这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如何接受他人的智慧和思想。从而完善和创新自己,这就要求有听和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娅 《考试周刊》2011,(91):52-53
"现在的语文课,越上越不知道该怎么上。"这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经典独白。难怪,语文课不是像白开水那样乏味,就是像打翻五味瓶那样酸甜苦辣咸兼有。语文课到底该有哪些"味"?第一"味":净1.撕掉满课的"标签"。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老师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但不得不承认,课堂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了。仅举两例便可见一斑:(1)给尊重学生贴"标签"。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老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如同每个电视台关注自己的收视率一样,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可如果我们现在就“你喜欢语文课吗?”“语文课有意思吗?”这些问题对中学生进行调查,恐怕结果会使我们大失所望。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这是很多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的,很多!但凡教学到这个内容的老师几乎都和笔者问过:6个?8个?还是12个?到底是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