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高校毕业生成为了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恐慌、逃避、自卑以及自傲、从众等不良心理状态.本文分析了毕业生消极心理的具体表现,在探讨就业教育和心理教育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就业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自傲、焦虑、怯懦等诸多心理问题。本文阐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的成因分析以及如何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和正确调适,帮助毕业生消除就业心理问题,顺利就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现状并不理想,还存在着许多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试从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就业心理辅导的基点、毕业生就业操作的心理指导等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毕业生求职择业心理进行"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和"主动干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的心理干预完整体系,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干预的新模式。并对此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和行动意向,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顺利与否。这是高校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自我流露。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是复杂的,传统的就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同时在毕业生中存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在适应新的就业体制过程中体现出的择业心理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显得更复杂。地方高校大多是专科院校,地方性强,生源范围较狭窄,主要为本地区培养实用性的高等技术人才,学制较短,就业的范围也比本科院校小。在新的就业体制中,…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大学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学生的求职信心、职业期望值、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应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建立一支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班级德育活动中,帮助大学毕业生摆脱就业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着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需求十分矛盾的择业误区,造成心理挫伤。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运用挫伤理论,分析毕业生的心理.指导做好毕业生挫伤疏导和避免工作。  相似文献   

9.
梁远海 《高教论坛》2009,(9):3-4,11
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解就业之困是当前高校的首要问题;就业困难给大学生带来诸多精神和心理压力,解心理之困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解就业之困与解心理之困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