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重点内容和重要知识结构  本单元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 :( 1)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 3 )世界粮食生产概况和世界粮食问题 ;( 4 )我国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 5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自然条件气候 :光照、热量、降水地形 :平原、丘陵、山地缓坡、山区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需要量劳动力条件各地的生产习惯对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以“区位影响因素”为线索——建构知识体系区位类型主要考点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城市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交通区位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对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运…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农业概述》一节内容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及《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两章内容前后呼应、互相联系 ,是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农业生产发展和分布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是学生必须学好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①识记农业的概念 ;②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和特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 .能力要求 :在诱思、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 ,继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等方面的能力。3 .思想教育 :使学生懂得 ,只有按照自然和经济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农业 ,才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教学重…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总是同自然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自然条件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的环境,任何农业活动都要在特定的土地、阳光、水分下才能进行;另一方面自然条件又是农业生产的“工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都在这个天然工厂中进行。在自然环境中,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因素都以自己特定的性状影响农业生产布局。本文试以三明市为例,分  相似文献   

5.
【常考考点】●聚落的形成及分布规律●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聚落乡村聚落形成的条件和发展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聚落起源出现条件第农二业次生社产技会术大创分工新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区位分析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某地的农业发展进行区位分析是高考的常设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与科技等)。现笔者就此作个小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易卓  蒋群英 《历史学习》2001,(12):44-44
这是一道典型的蕴含综合性思考的好题。正确解答此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的长远发展。农业本身的发展既受制于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等;又受制于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和措施、城市和工业发展、市场需求量。农业发展从其自身历史来讲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初期是传统农业阶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是现代农业阶段,其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生产技术与商品化的程度高低。农业格局的变化与上述因素有关,其形成演变规律对研究分析今天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和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是聚落的特殊形态。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上不少城市分布的现象明显反映出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地貌和水文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来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六大城市带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认为,城郊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布局呈圈层式分布,即以城市(市场)为中心,依次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该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基本前提又是以中世纪生产和运输方式为基础的,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大发展的条件下,其前提和假设已丧失其现实意义,因而该理论模型与现实农业区位选择之间的差异已越来越大。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的条件因素也更趋复杂化。 一、自然条件因素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生产要素研究与目标对策王作成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胶合作用的结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的影响制约。本文采用Cobb--M。uglas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投人要素及其组合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系统分析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一、农业区位的概念读课本“图5.4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及图下小字说明,问:从自然因素分析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农业类型不同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除了自然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如劳动力的特色、素质等差异也影响两地的农业类型。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区位。“区位”包括两层意思:图中的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是指位置,是从微观来谈农业区位,它们的农业类型分别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二是指分布状况,是从宏观来谈农业区位,即耕作业或畜牧业与其他事物…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第三个框题,主要介绍我国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这一节有许多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什么是因地制宜?影响农业生产除自然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网络1.农业生产活动2.工业生产活动二、考点点击年份及考卷主要考点2004年·江苏卷①根据某地的气候类型判别该地适宜生长的水果;②农业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2004年·上海卷①“三农”问题;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③根据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判断中国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④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⑤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分析我国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应采取的措施2004年·天津文综卷地形与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2004年·广东、广西卷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②影…  相似文献   

15.
农业因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技术的影响、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一致,形成了在地域上呈规律性分布、农业生产上有类似方向和特点的农业地域单位,称为农业地域类型。目前,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大体可以分为8种类型,这些类型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今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17.
要记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条件、特点及其分布范围,可以利用农业生产对象和生产产品的特点,结合其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反推该农业地域类型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区位1.考点扫描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蔡明新 《考试》2008,(Z2):102-105
考点一、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一、解题思路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不同,适合发展的农业也不同。而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但我们还应结合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区域发展的优势农业类型。因此农业区位分析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既要考虑优势条件,还要考虑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利 《地理教育》1994,(1):13-13
《高中地理》第60—64页中有关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包括了三大因素,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改革,其中有几个方面容易混淆,在讲解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