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记录了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通过系统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解读和实践十八大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一线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将书本知识与生活、时事相结合,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爱国爱乡之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开拓和创新,通过多样化、归纳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的教师正在迎接教学中新的挑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到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倾其所有换取地理教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新课程观强调地理与生活联系,“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指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正确认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深远影响,综合思维是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认知是学生通过分析区位条件与特征,熟练掌握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而地理实践力则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意志品质与能力.四大要素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所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地理教学课堂,教师应着力从教学方法上实施创新举措,旨在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根基,提升地理学习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指人所具备的有关人文的知识和这些知识内化后在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修养、气质等,主要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言语方式、情感、价值观等体现出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还要从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历史观等,使人文精神得以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培养学生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并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一、教师应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 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衣食住行、旅游观光、气象气候、地震火山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都孕含着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教材的成功是因为它特别重视地  相似文献   

6.
<正>西藏位于神奇的雪域高原之上,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我国天然的地质公园和旅游胜地。因此这里的乡土地理知识素材来源广泛,值得深入开发并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引入乡土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深化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的活动探究课——《我的家乡如何发展》为例,浅谈西藏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地理现象到积累地理知识,最终掌握地理规律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以及科学的探究过程,从生活走向地理,再从地理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空间,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要求,并且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具体教学中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来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为培养当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使今天的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就要求学生们具备坚实而丰富的地理知识,使他们对人类生活的环境——大到宇宙、全球、国家,小到对自己的家乡有个初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我以为,今天的地理教学应着眼于上述这些。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是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教学方法、先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适当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地理教学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11.
地理的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地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了解,产生正确的地理观。  相似文献   

12.
人地协调观指的是一种"看待人对环境的影响""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其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开发,将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服务于地理课程的专业地理思维.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展开论述,在分析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处理好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的关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地图教学,训练学生"文"图"转换,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世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因地制宜的人地观,用地理联想编织地理知识记忆网络;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识记、保持和再现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1.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让生活更精彩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学好地理可以解释各种生活的地理原因,理解大自然中的很多自然现象,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科学的安排、选择生活。只有学好地理才会尊重自然规律,实  相似文献   

15.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地理知识中蕴含着人类的实践经验活动,蕴含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课堂教学要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现实生活意义,建立学生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和地理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中学生必备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四个方面.目前高中地理学习主要针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极少关注地理知识中的"相悖现象"和生活中的"反常"地理现象,部分学生无法对生活中地理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学生在区域认...  相似文献   

17.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几生活化的学科.而初中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的起步阶段,广大教师更应该通过生活他的方式来实施地理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人文焦点有效结合起来,以此来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进行提高.然而,怎样突破课堂教学这样的狭小空间,把生活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从而让地理趋于生活化是目前初中地理改革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对初中地理的生活教学做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一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有的重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知识对人类与环境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说明地理学已从纯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因此,初中地理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地理教师应善于抓住地理知识与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切入点,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