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其核心工作是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挖掘、提升学生进入社会后开创个人事业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力和能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不仅与其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知识结构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前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来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创业者的素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意识,并有效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毕业生踏入社会并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中社会适应性就是关键。目前很多教育用人单位反应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存在很大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师范本科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本文以师范类院校数学师范生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师范类院校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和自身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师范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我国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课的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应严格区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体育课,师范类培养目标与就业性质决定了其体育课具有较非师范类更多、更广的素质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课,有利于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律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人才培养问题出发,分析其中社会环境、学校培养、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指出面向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的就业途径,提出在学校教育中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人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就业策略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及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就业目标;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创业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计划安置越来越难、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普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出路三个方面分析了普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然后从特色办学、强化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性、依据市场需求改造专业、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八个方面对普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服务;高校要加快专业调整,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给予学生选择职业的自由;学生自身要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职业定位,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面向基层就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及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增强学生适应基层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为地方输送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就业工作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还要积极、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就业部门一方面要为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自身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选择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职业,尽可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将人力资源教育管理融入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专业就业素质。高校需要基于当前就业发展趋势,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完善,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策略,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要消除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要消除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职前不重视科研素质的培养、职后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以及现行教师教育模式自身的缺陷等是中小学教师角色难于转换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中小学教师角色难于转变的现状,必须要做到: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高师院校向中小学单向交流为高师院校与中小学间双向交流;重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学术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积极探索与更新教育研究方法等科研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图书馆建设及网络资源投资;改进与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资格证及职称晋升与评价制度,严把教师的准入关等。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是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在必行,而大学生创业理念的缺乏也桎梏了自身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开展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非"一朝之功",应该作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工程。它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社会、高校、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全方位的配合。就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实际操作层面来讲,是引导、启发农村生源大学生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学生工作者应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始终。应采取各种评估手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外,还需对其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与基层企业建立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就业氛围;针对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突出问题开设心理学课程,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河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北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较为传统,就业预期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很大;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养缺乏。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指出政府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应及早制订人生发展规划,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强化自身素质。旨在促进河北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认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自身要认清形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时代背景下,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渠道扩张缓慢,师范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大理大学的师范类专业作为云南省滇西地区教师的重要来源,在社会就业压力冲击中也呈现就业难现象。笔者以大理大学2017年、2018年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基本情况、就业认知、就业期望、就业评价、就业难归因、就业难解决途径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难问题,可从师范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综合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