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光源 《文教资料》2009,(32):21-22
川端康成传奇的人生和大量优异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吸引着大量研究者对其人生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川端康成的早年经历,以其少男少女小说《少女的港湾》为例,分析解释了他对少女题材感兴趣,并能做出细致入微描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川端康成的《少女的港湾》是一部经典的少女小说,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代表人物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的情节分布理论分析《少女的港湾》,从主题的选择、情节分布与主人公这三个方面观照这部作品之优美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3.
人物形象塑造是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通过对几部文学作品中的少女形象的分析,探讨作家理想在人物形象上的寄托。京派作家沈从文的《边城》和《长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几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之处,即三位男性作家都在其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上寄托了自己一定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的少女情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川端康成的重要作品和其它作品中,大量凝聚着川端康成心理上的少女情结.川端康成少女情结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因素童年的不幸,失去姐姐的记忆,少年时期某些重要的体验,初恋的尝试与失败,与伊豆舞女的邂逅以及日本文化和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川端康成试图从少女的氛围中获取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慰藉,这些都表现出川端康成意识深处的本质欲求,同时也证实了精神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旅法作家山飒的《围棋少女》通过对战争中男女爱情的描述,对人性进行深度勘探。该小说文本中充盈着各种矛盾、挣扎的二元对立要素,本文选取“生与死”“忠诚与背叛”这两组二元对立要素进行分析,探讨该小说的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6.
金蕊 《培训与研究》2009,26(3):16-17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由于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以及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虹影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也往往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以女性主义视角探索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对其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做出解读,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指出苦难的经历导致少女的女性独立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7.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由于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以及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虹影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也往往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以女性主义视角探索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对其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做出解读,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指出苦难的经历导致少女的女性独立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8.
《围棋少女》是华裔法语作家山飒的代表作和成名作,这部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它的流动性叙事,即小说主人公始终处于流动中,通过不断的空间变换探索世界和获得成长。其中,各类交通工具在小说的流动性叙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小说的叙事空间、叙事视角、人物关系、心理感受和故事背景等紧密相关。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解读交通工具与小说流动性叙事的密切关系,探索文学流动性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殷健灵的《纸人》是一部关注少女心灵成长的小说,她对少女的"性"、"心灵"、"情感"与"身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故事情节、少女形象、语言表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纸人》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德彪西,法国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等,本文主要探讨《前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集中的第八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曲式结构分析和音乐处理。  相似文献   

11.
舒伯特作为18世纪浪漫乐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他一生音乐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艺术体裁。《死神与少女》这首短小的通谱体形式的艺术歌曲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四大特征——抒情性、标题性、幻想性、即兴性。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少女     
《读书的少女》,闪烁着最柔和的棕红色。艳丽的色彩随着少女优美的轮廓或明或暗。她背靠一个浅玫瑰红的靠枕。靠枕很大,仿佛充满母性的柔情。  相似文献   

13.
《天浴》是严歌苓文革叙事中直接以知青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的短篇小说。作品紧紧围绕"天浴"这个核心意象,在两次"天浴"的叙事中贯穿了少女文秀的文革经历,将基于少女视角的"祛欲望"化的"天浴"以及政治与"性"交织下人性恶的裸露相互辉映,籍由个人的文革经历与命运浮沉呈现了极富象征与寓言性的人性与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4.
陈丹燕是少女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主要从展现少女成长内心世界的细腻传神、源于生命的忧郁情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了陈丹燕少女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陈丹燕是少女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主要从展现少女成长内心世界的细腻传神、源于生命的忧郁情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了陈丹燕少女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女性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代表作。以女性主义为审美视角,通过对小说中葛里叶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能够探索出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而以葛里叶为代表的女性只有掌握话语权才有机会为自己的需求和自由发声,才能有机会在社会竞争中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7.
赵亮 《华章》2012,(29)
本文是对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细致分析.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该作品的曲式及和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8.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是其初期代表作。小说文体清新、明快、简洁,所有描写都是通过高中生"我"的所见所闻来完成,流淌于全文的是带有洁癖的青春前期的多愁善感的朦胧情愫。结合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伊豆之旅以及私小说的特点,考察《伊豆舞女》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揭示作品的私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9.
《我是怎样遇上我丈夫的》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艾丽斯·门罗少女题材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她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自己少女时代的切身体验,从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及内心活动的事件行为入手,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手法探索和展示了主人公小保姆的内心世界及其心理活动轨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形象。它不愧是一篇少女成长题材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少女的祈祷》,初看这个标题,眼前似乎能展示这样一幅画面:在宏伟空旷的教堂里,一位孤独的少女默默的肃立在圣母面前,虔诚的祷告着、祝愿着、期盼着、幻想着……这只是我们初看题目所能联想到的。当我们聆听了这首优美的乐曲之后,我想我们的思路会更开阔,我们的审美感受会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