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文学接受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是接受主体在文学文本中启动、强化、不断深入展现生命力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用文学接受过程的有关理论从"从期待视野看琼瑶小说——琼瑶重视读者;从接受心理看琼瑶小说;从读者的接受动机看琼瑶小说"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琼瑶小说。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文学接受是发生在文本和读者问的对话,文学朗读就是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对文本的响应和与文...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接受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十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正是从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读者中心地位以及审美距离入手,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文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原因。正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不同的译者产生出不同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重视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期待视野为基础,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一个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翟海霞 《文教资料》2012,(29):19-21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的意义都充满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创作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接受关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对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对《木兰诗》产生以来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忠孝节烈、追求平等、豪勇爱国等木兰的主要形象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揭示木兰形象审美内涵不断丰富、古今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不再只是关注于对过去文本的理解,而是研究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作用",使得文学研究从以文本为中心转到以读者为中心,翻译的出发点和指归点都是读者.在全球化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翻译应以文化交流为目的,在处理文化差异上应充分考虑作为接受者的译入语读者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介绍和传播的过程中,照顾异域文化差异和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论,它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需求,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本,因此,诗歌翻译也呈现出多样性。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柳宗元《江雪》的两个不同英译本,并讨论不同译者是如何以读者的需求为关注,来体现译者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部文学作品既已问世,它的生命与价值的实现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自身,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接受.文本的开放结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开放体系,具体表现在文本结构中充满了若干的“空白”和“未定点”,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探索,对其意义内涵进行填充.读者依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期待视野,对不定性文学作品进行填充完形,产生了极富创意的误读.  相似文献   

10.
“具体化”是接受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之处”,通过积极想像填充完成的活动。“具体化”概念体现了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存在价值,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都依赖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性阅读。同时,因读者的个人背景不同,文本的“具体化”因人而异,“具体化”也就期待着读者加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以达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读者的积极参与作用,文学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于:文学翻译在题材选择上要考虑现实目标读者,翻译策略取舍要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文学译本要有未定性及意义空白等.同时,接受美学也存在过分强调读者主体性,忽视作者和作品地位的局限.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文学翻译更好地发挥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强调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重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再发现。它根本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作品是什么的理解,对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的看法也大不同于以往,对读者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有了重大的飞跃,在文学评论里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子旻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1):65-68,77
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接受美学在理论阐释空间上的突破。认为接受理论瓦解了传统文学阐释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质的局限性,使读者因素在诸如"期待视野"的心理以及对文本"空白"填补想象中得到凸显,在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得到再生产。但是,在这种文学阐释范式的读者转向中",过度阐释"的存在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中一个充满未定性的召唤结构,其价值也正在于它的未定性和多义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是高明的设计师,依据文本内容和价值的潜能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来设计作品的空白和未定性,达到最佳文学接受度,使读者获得最佳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知音》是刘勰关于文学接受的一篇专论。本文主要围绕刘勰文学接受理论中对接受主体的重视和对文学批评鉴赏方法的论述,进一步探讨了“知音”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本意义的复杂性与读者创造性阅读的可能性有所忽视,还有篇中对作品与读者关系的阐述也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6.
尹红斌 《文教资料》2007,(15):164-165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其著名的论文《文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是“召唤结构”,它们能激起读者相应的艺术感受,以自己的期待视野迎纳文本,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想象对此作出解释,填补文本空白,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可供欣赏的丰富的审美对象。文本阅读是读者与之对话、体验共融创造的回环往复的过程。三种切入方式:1.启动学生的“心理图式”,作个性化阅读;2.在师生互动中保持对话的继续;3.发挥阅读教学的主体创造性,升华人性。  相似文献   

17.
戴舒芩 《文教资料》2007,(21):61-64
接受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美学思潮,是文学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它着重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力求对其理论重点读者、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并对其理论的未尽之处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其充分肯定了读者作为文本接受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了期待视野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意义.这对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具有重大启示,同时它也对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提出,它的出现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极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从接受美学读者期待的视角对《小海蒂》的英汉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译者在语音、词汇、句法、文化层面上都采用了相应的语言策略更符合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该研究丰富儿童文学翻译文本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