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郑勇 《新闻实践》2010,(10):F0002-F0002
在现代版式设计编排中,标题“进化”为版面的“眼睛”。如何让标题动起来,是使版面变得神采奕奕的一个方法,颇能考验版面编辑或设计者的功底。  相似文献   

2.
殷为林 《新闻实践》2005,(12):F0002-F0002
这是一个纵向走势的版式。大体上切割为左右两大块,整体布局尚可。 调整前的版面,版式的纵向感觉明显,但缺乏纵向切割的主干线条。版面上方一高一低的两条粗线和粗黑标题(《兵分三路收藏奥运》)所形成的阶梯状,是通常版式设计中应避免的布局形状(阶梯形)。 版面中的两个大标题,采用词语或词组分行排列的  相似文献   

3.
吴娜 《新闻世界》2013,(10):148-149
本文以模块化设计入手,从版面的构思布局、版面的设计效果、版面的着色、版面的标题和图片处理等具有版式设计的共性上,谈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心得与实际运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4.
版式创新是报纸的活力之源 一张“好看的报纸”是由好看的报纸版面组成的,而好看的版面又离不开好看的版式设计。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今晚报>副刊版面的分析,归纳其版面具有静态版式,模块化编排、"国画-漫画"标题营造视觉中心、整体感和节奏感相统一等特色,同时也发现该报副刊版面的新闻性缺乏、照片运用不足等亟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2期的《青年记者》上发表的孙吴先生的《“横题风”:创新,还是乱来?》一文,我拜读之后,再三思量,对孙吴先生文中的一些观点实不敢苟同。虽自忖才疏学浅,觉得也不妨说出与孙先生讨教一二,为报纸组版学研究与探讨增点热闹。一孙吴先生此文也是有感而发的。由头是《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这一版面变化,引起了孙先生的极大关注。他在文童一开头就忧心忡忡地写道:“当前,中国报纸的传统版式规范面临‘横题风’的  相似文献   

7.
殷为林 《新闻实践》2005,(6):F002-F002
这是一个一分为二的版式。两组内容各居一半,这样的总体编排思路是可以的。只是在具体的版式设计中,调整前的版面对文稿的编排、标题的制作、图片的位置、黑白灰的布局等处理得还不够好。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体现版式效果的主要内容。像这类在版面中间切割的版式,本身就形成了特色版式的雏形,所以,我们应该沿着特色版式的设计思路来设  相似文献   

8.
“静态版式”和“模块化设计”的普遍运用,革命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报纸开始追求“易读性”。过去,党报的忠实读者常常要用一上午的时间,从一版头条仔细地看到末版报底的开印时间;现在,由于版面走向静态和模块化,他们再也不必为找到感兴趣的内容而大费周折。版面上的新闻不串行了,每天整整齐齐摆在固定位置,报纸版面成了标准化的“超市”。对报纸而言,追求“易读性”也开创了一种新的编辑思路:过去埋首穿插美化版面的编辑,开始把更多精力用在稿件、标题和版面看点的处理上。总而言之,“静态版式”和“模块化设计”使党报呈现出前所…  相似文献   

9.
蔡雯   《传媒观察》2006,(7):62-64
“重新设计”(Redesign)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是美国报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82年《今日美国》报问世,以全新的版面形象震撼了报坛,巨大的图片、彩色的报头、醒目的标题、静态的版式,以及首创的图解天气预报……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也昭示着报纸形象还有变化发展的空间。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10.
夜班编辑干的都是“热活”,要在短短的4、5个小时编辑出一块好的版面,压力大,任务重,需练好三项基本功:选稿、制作标题、设计版式。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内容是一张报纸的灵魂,那么版式则是报纸的外部形象;报纸的版式结构、标题制作、图片和线网的设计体现出一张报纸的风格。北京晚报副刊经几代编辑努力,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版式风格即东派特征:版面在重典雅,活泼大气,为北京市民所喜爱Q然而版面当随时代前进,须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今天人们愿意接受的,是简洁明快、装饰性强的版面,以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频率。目前年下半年改版以来,在美术部和副刊部的共同配合下,北京晚报副刊版面出现可喜的新起色。一、传统版面基本特色版面分割,是创造版面美的基本因素。副…  相似文献   

12.
赵妮娜 《传媒》2003,(5):38-39
别以为时尚只与衣食住行有关,版式的时尚已悄然到来。 副刊版面往往在淋漓尽致地表现着版式时尚,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副刊版面有灵活起来的“基础”,可以是“百变美人”。要闻版则不行,不能花里胡哨后就习惯性地板起了面孔。因此,许多人不自觉地有了一种观念:主流报纸的要闻版版式无法时尚起来。 事实却未必如此,新闻版版式漂亮起来并不难,还有一些秘诀。  相似文献   

13.
朱巍  叶志强 《新闻实践》2006,(8):F0002-F0002
优秀的版式让版面充满生命力,它能清晰传达新闻的七情六欲。优秀的版式一定具有一种让内容成倍放大的能力。优秀的版式也必定是文字、标题、图片、线条、底纹等的高度协调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当过编辑,画过版,因此对各家报纸的版式特别留意。应该说在当今报纸版面中,既符合报纸编辑学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占大多数。但仔细观察,我们也发现某些“新潮”报纸的版面虽极力标新  相似文献   

15.
翻看《美术报》,发现该报报眉上,除了有责任编辑、版式企划的署名外,还有责任校对的名字。将“责任校对”亮相版面的报纸目前并不多见,不由引出一番思考。据《美术报》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报所署的“责任校对”,包含校对和检查两个操作层面。校对和检查,是报纸出版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新闻版面的评选标准是:"要求体现政治性、新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标题准确生动,照片、文字与图示兼顾,编排整体协调,版式设计讲究、新颖、有特色,便于阅读。"这是对报纸版面评选标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刘爽 《青年记者》2006,(14):59-60
版式设计发展到今日,已经从原来的“千人一面”变成了“百花齐放”,各报纸都在进行不同风格的尝试。但是无论尝试什么样的风格,对于都市报来说,冲击力仍然是版式创新的第一诉求。当前版式中存在的弊病目前,报纸版面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版面设计从传统的组版思维方式中走出来,在版  相似文献   

18.
期刊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诸扬德同志在研究了包括大陆、港台和国外期刊的版式设计后,在《报刊之友》(1994·1)撰文,总结国内外期刊版式设计的五大变化。1.标题字号大,越是重要的稿件,标题所占版面和字号越大,不少期刊的标题所占版面为一个版的1/4、1/3...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竞争冲击下,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得不做出应对。各国报纸在改革图新中,无不在版式设计上下足功夫。2005年9月12日,英国老牌报纸《卫报(The Guardian)》总编艾伦·罗斯布里奇(Alan Rusbridger)宣布:《卫报》由对开大报改为“柏林式(Berliner)”的中报。新版《卫报》版式焕然一新,受到各国报人的关注。报纸的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版式设计者最动脑筋的地方。版式设计包含常数和变数两类,常数是指版面上相对固定的不轻易变动的因数,如:版型、色调、分栏、字体等。变数指根据当时的新闻信息形成的版面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20.
好的版式形象,向来是版面编辑追求的目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面,又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先遣大使”,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吸引力。如何设计出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式形象?今年元月,我参与了《山西农民报》的全新改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