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是小行星撞击、气候突然变化或火山爆发灭杀了恐龙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单一的说法都无法完整破解——不同恐恐为何会尸骨扎堆?2006年8月,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盐池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遗迹。在该遗迹的核心区域约80平方米的清理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原先被埋在一座七八米高的土丘之下。据初步判断,这里约有10只恐龙化石,体型大的有10多米长,小的只有1米多。令人奇怪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2.
恐龙与鸟,这似乎是易于鉴别的,因为通常恐龙又大又笨;而鸟又小又灵活,身上还有羽毛,两者属很不同的两大类生物。因此,70年代当美国耶鲁大学奥斯特洛姆教授提出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时,立即引起很大争汉,有些学者共至嗤之以鼻。没想到1996年在我国发现的一块化石,究竟是恐龙还是鸟,不仅在国内引起争议,而且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国内外报刊也纷纷发  相似文献   

3.
发现甘肃鸟     
甘肃鸟是中国第一件中生代鸟化石,因在甘肃发现而命名。研究人员一直认为鸟类起源于一支长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甘肃鸟的发现揭开了鸟类进化的什么秘密呢?  相似文献   

4.
发现"鸵鸟"恐龙 内蒙古的二连盆地真是一个藏满宝藏的地方.早在80年前,美国考古专家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最早确认的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6月,一副新种恐龙化石在法国巴黎进行拍卖。这副恐龙化石2013年出土于美国怀俄明州,站立高度2.6m,长9m,完整程度达70%,历史可追溯至1.55亿至1.48亿年前,拍卖行工作人员估价达930.8万至1396.2万元人民币。一副恐龙化石贵得令人咋舌并不稀奇,因为在过去一年里发现的一些恐龙化石因其独特、稀有,称得上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7.
冉浩  邢立达 《知识窗》2014,(7):40-41
在遥远的早侏罗纪,云南禄丰古老的大地上,一头巨大的恐龙轰然倒下……它后来变成了化石,1.95亿年后被我们挖了出来。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化石有点特别,化石表面有奇怪的网状结构遗迹,这是过去从未发现的,到底是谁动了恐龙的骨头?  相似文献   

8.
科学前沿     
《科学中国人》2012,(11):14-17
Nature最新内容精选新发现:中国早白垩纪长羽毛的大型暴龙类恐龙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9.
科苑集粹     
中生代哺乳动物居然吃恐龙!日前,中科院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两具爬兽化石。在其中一具的胃中,科学家们找到了尚未消化的鹦鹉嘴龙骨骼,这表明一些体格健壮的哺乳动物不仅能和恐龙分庭抗礼,更可以把恐龙当成“盘中餐”。在这两具化石发现之前,专家根本无法想象。此次新发现的化石,  相似文献   

10.
先有羽毛还是先有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辽宁发现了带两对翅膀的恐龙的化石,为鸟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论点提供了证据,颠覆了关于羽毛进化传统观念,解决了空间是先有鸟还是先有羽毛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11.
恐龙一族     
恐龙(Dinosaur)一词是英国著名解剖学零欧文(Owen)于1841年提出的。在19世纪曾作为一个分类的名称使用过,用以广指那些巨型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后来,随着恐龙化石发现的增多,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发现恐龙实际上包含  相似文献   

12.
杨一子 《西藏科技》2002,27(10):24-28
恐龙是兴起于三叠纪晚期,全盛于侏罗纪,灭亡于白垩纪末期的一类古代巨大爬行动物。自从恐龙化石被真正发现,它们是冷血动物的观点便开始长期占据着人们的思想。但随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特征、数量及其分布研究的不断深入,各方面的证据都从不同角度否定了这一传统观点。大量事实说明恐龙实际上的是一类热血动物。虽然现在对这一观点仍有部分争论,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却对古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古生物学的一场革命。本文通过对这些证据的收集、整理、综合,具体阐述恐龙是热血动物论证过程,并就这此证据谈谈笔者对恐龙灭亡原因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名字亚洲第一恐龙应该非谁莫属?早些时候,人们还一直拿不准。直到1957年,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农民在古楼山山腰上开山修路时,无意发现了一具至今还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相对最完整恐龙化石,人们才找到了答案。由于这具化石被深埋在距今1.4亿年左右的紫红色岩石里,所以它那包括19个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4,(2):25-26
阿拉伯半岛历来鲜有恐龙化石发现,最近,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多利亚博物馆、莫纳什大学和沙特地调局的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发现了沙特阿拉伯的恐龙化石记录。无法想象,现今充满沙漠的阿拉伯半岛曾经是一片铺满海洋爬行动物和恐龙化石、牙齿的海滩。一串似雷龙的蜥脚龙巨型尾部脊椎骨和一些食肉兽脚类恐龙的牙齿被发现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北部的红海沿岸。科学家是在一次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这些化石的,研究成果在PLOSONEE发布。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10,(5):26-26
目前,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在河南省汝阳、栾川一带,地质工作者新发现了两个大型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并发现至少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恐龙。据介绍,在汝阳县三屯乡-刘店乡一带,共发现恐龙化石点30余处。经对其中5处化石残存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得到了两个新属种恐龙:汝阳黄河世龙和洛阳中原龙,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初步研究表明,该地区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在栾川县的秋扒-潭头一带,地质工作者也发现有恐龙化石出露点20余处。在对栾川秋扒乡1号化石点发掘后,发现了小型驰龙类、窃蛋龙类、伤齿龙类等恐龙化石,还有巨型蜥蜴类和珍贵的早期哺乳类动物化石,以及至少4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经权威部门鉴定,目前可以确认,栾川一带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是我国晚白垩世晚期又一重要的、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18.
恐龙是如何在地球上灭绝的呢?一种观点认为是外星球对地球的一次碰撞而形成的.但是从人们对恐龙化石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其成立.尤其恐龙的灭绝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们是在不同时期逐渐灭绝的.这表明恐龙并非因一次大爆炸而灭亡.  相似文献   

19.
恐龙会不会游泳?这是古生物学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近日,中外古生物学者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昭觉县发现中国首例确凿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化石,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证据。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尚无记录。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者邢立达介绍,这批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当地采矿时被意外发现的。"在对这一区域的考察中,我突然发现一道极其奇怪的足迹,每个足迹都由三道长长的、平行的爪痕组成,沿着岩壁一路往上。这是典型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邢立达说。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一名研究哺乳动物的博士生于2004年参加了一次赴南极洲的科学考察活动,在野外调查中,他在南极半岛海岸的海底无意间发现了一具恐龙骨骼化石。这只恐龙发球兽脚是肉食性恐龙,类似凶残的暴龙,似是比暴龙的个头要小,大约高1.8-2.4米。在这只恐龙生活的时代,南极洲气候还很温暖。恐龙曾在南极洲散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