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论语>选读>也可以如此教>一文.程老师根据<<论语>选读>教材的编写体例,提出了"主题型教学法";并以<中庸之道>为例,介绍了这种教法:教师在确立课文主题后,按照"何谓中庸""中庸如何""如何中庸"的顺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中庸之道"的定义与原则,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生成践行中庸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堂回放 <山羊兹拉特>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导语部分 师:因为假期来临.最近网络流行一句话"带上自己去旅行".今天我们阅读一篇小说,也应该要"带上自己去阅读".同学们说说,应该带上自己的什么去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如何,亲爱的教师:照亮他人但别烧毁自己,行么?尊敬的"有关方面":照亮他人虽今教师应尽之责,但也千万别让他们烧毁自己,行么?在对教师的种种期待中,最悲壮,也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蜡烛精神"了。所谓"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何等地如歌如泣!所谓"燃烧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读了吴忠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启发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积极语言"的理解及其内化与外化也想谈些粗浅认识及体验.  相似文献   

5.
在<随想录>中,巴金关心国家大事,也评论身边见闻.他相信一定能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盼望能再次踏上美丽的南国宝岛亲眼看一看风景如画的日月潭;他主张汉字改革要更慎重一些;他关心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提出"应该废除填鸭式,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这位身患帕金森痘的八旬老人,就这样每天两三百字地用僵直的手完成了自己42万字的总结、"遗书"--<随想录>.  相似文献   

6.
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古今无数失意之人为之动容,也让<琵琶行>和琵琶女的形象走进了人们心里. 白居易的<琵琶行>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被玩弄被损害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天涯沦落"之恨.  相似文献   

7.
<正>每周五的下午,我校教师"自己的"社团课程就会在校园里各个角落有序地开展起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让教师和学生从固有的课程体系中暂时脱离,进入属于"自己的"课程领地,享受属于"自己的"课程时光。我"自己的"课程——绘本剧课程,也在英语专用教室里上演着,虽然学生们的表情还略显生硬,语言表现力也欠缺,但都掩饰不住他们的专注和热情。回想当初在学校的引领和呵护下创设"自己的"课程并逐步实施的各种场景,  相似文献   

8.
<新大纲>强调:"要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9.
孙平 《文教资料》2008,(30):55-56
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论语>中的"易色"和"乐"的意义.我们认为"易色"中的"易"应理解为"改变,更换",而不是"轻视、简慢"的意思;"色"应理解为"气色",而不是"女色、容貌"的意思.同时我们也分析了<论语>中"乐"字的读音与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0.
读完何亚兵老师的文章<"愧杀"、"愧煞"二词读音探寻>(<语文学习>2009年第7-8期),笔者也想就"愧杀"、"愧煞"二词的读音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要搞清楚四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隗杀"同"隗煞"?  相似文献   

11.
特殊儿童言语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讨论言语干预的理论与实践,阐述言语干预的一个基本理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言语干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干预以言语评估和测量为起点,在言语干预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言语评估和测量,从而监控言语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调整言语干预方案,或提出更高的言语干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叙述语与转述语的组合。叙述语被叙述者控制,主要表现为概述、议论与描写。转语则被人物控制,主要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内心独白。转述语有五钟形式,即:直接话语、间接话语、自由间接话语、自由直接话语与亚自由直接话语,后两种形态的转述语频繁地大面积出现,显示出叙述语与转述语的合流,展示了中国当下小说叙事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proposal to synthesize natural sounds with less control parameters by combining the inverse speech production and pitch-synchronous articulatory synthesis. The pitch-synchronous excited Reflection-Type Line Analog (RTLA) model is employed as the synthesis filter. Multi-rate system sampling and dynamic scattering wave adjustment are used to handle the variable VT length and the acoustic continuity. The synthesizer is controlled by vocal-tract (VT) area functions. Given the targets of formant trajectories, the dynamic VT area function which is modeled by time variant VT length is derived using an inverse solution of speech production.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is method is that artificially specified formant trace can be precisely aimed in the synthetical sound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nt target can be well matched by the synthetic sounds.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text-to-speech conversion of this method is discussed. Project supported by NSFC (69972046), and Zhen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98076).  相似文献   

14.
招呼语是言语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招呼语呈现出时尚化、现代化的特点,与中国传统的招呼语相比,现代招呼语在话题选择和句式选择方面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变异性特点。现代社会,人们的交际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使用恰当、得体的招呼语显得特别重要。交际活动中,招呼语要受话语构建、话语理解、话语角色、语言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演讲来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于:语言的运用和演讲稿的写作。任何一个成功的演讲,都离不开高超的语言技巧运用,而演讲稿的写作,针对不同的演讲形式、对象、气氛和环境,需要区别对待,使听讲者更易于接受,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实际语料为基础,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说”类言语行为标记语进行考察。一个言语行为通常可以分析为“意图性言语行为+支持性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是有“意图”的,并且努力使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说”类言语行为标记语为构建意图性行为的合法性,保证意图的实现提供支持策略。文章认为该类言语行为标记语具有人际支持功能、语篇支持功能和概念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Synthesisofnaturalspeechsoundswithlesscontrolparametershaspracticalsignificance ,es peciallyintext to speech (TTS)forproducingsoundswithartificiallyspecifiedformanttargetsandscaledpitchparametersothatthetimbreofspeechoutputcanbearbitrarilyton…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索绪尔的言语除了说和所说还应该包括写和所写,而且内涵发展了的言语依然可以英译为speech。言语不仅可以研究而且应该在言语的语言学框架内,把社会、文化、认知等结合起来对语言使用诸因素做出联系语境,侧重动态、异质、变异的综合的研究。当前应该对国内外言语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及早建立言语的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讲话的独特语言风格值得学习研究。分析其讲话语言的表达艺术.主要体现为朴实无华,坦率诚恳;引经据典,温文尔雅;饱含深情,真切感人;风趣幽默,寓庄于谐;沉着稳慎,简洁精练。  相似文献   

20.
幼儿自言自语由于涉及幼儿自我调节的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一直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所关注。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的两位大师——皮亚杰(Piaget)和维果茨基(Vygotshy)就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系统的探讨,他们的思想仍然是当前对自言自语研究的思想和灵感的重要来源。近20年来,有关幼儿自言自语的大量研究倾向于支持维果茨基的理论假设。各种横向和纵向研究都表明,在问题解决情境中,自言自语一贯遵循从可听见的外部言语向较为内化的、不出声的言语转化这样一个发展顺序。自言自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儿童认知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所有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