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留学生》2006,(5)
BOND项目是由英国贸工部1998年启动的项目。在中国,该项目由英国使/领馆的文化教育处代表英国贸工部进行管理。BOND项目的目的是将中国主要发展领域的人才推荐给英国公司,促成双方未来的商业合作。中国的优秀专业人士将被派往英国公司工作,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现有BOND项目最新工作机会(http://www.britishcouncii.org/zh/china-education-schoIarship-bond-newbondp la cements.htm):英国一家大型国际公司为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领域的公司提供专业和先进的项目管理,服务内容包括FEED (front-end engineering and design) TGEPC (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往往在金融、管理、经济等热门文科专业扎堆,但这些热门文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大学15个最主要的专业中.“工商管理硕士”收入最低,找工作最难。因为它在英国是一个培养一般商业人员的专业,所以大多英国公司都不喜欢这个专业,认为其专业性不够。有一位留学生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3.
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往往在金融、管理、经济等热门文科专业扎堆。但这些热门文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大学15个最主要的专业中,“工商管理硕士”收入最低,找工作最难。因为“工商管理”在英国是一个培养一般商业人员的专业。所以一般英国公司都不喜欢这个专业,认为其专业性不够。有一位留学生对笔者说:“我很感激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系统地论述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并指出这一长达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是其主要的方式,英国在圈地运动中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此文首先指出英国早、晚时期圈地运动的历史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次,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圈地运动的不同特点,并介绍了近些年来英国史学界对圈地运动的一些新观点、新史料。  相似文献   

5.
潘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97-1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550—1640年代英国商业公司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皖 《历史教学问题》2006,(1):79-81,64
1550-1640英国国内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商人开始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开拓对外贸易,以俄罗斯公司、利凡特公司、东印度公司及弗吉尼亚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公司纷纷成立,经营范围扩及世界各地,促进了英国工、商业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6世纪英国工商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商业越来越发达,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变化走在工业变化的前头,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着工业的变化。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是商业霸权带来工业的优势”。伊利莎白时代(1558—1603)正是英国夺取海上商业霸权的开端,英国后来之所以最先成为欧洲工业强国,就是和它从西班牙和荷兰手中夺取了商业霸权有关。因此,弄清伊利莎白时代英国商业扩张的原因、情况和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子交互白板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交互白板是先进的科技产品,它与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共同构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其最先在英国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得以推广与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英国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成为英国中小学校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主流装备.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牵头与英国公司合作最先将电子交互白板用于我国  相似文献   

11.
修订后的公司法正式确立了董事会秘书制度,并将其界定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虽然我国大陆公司法对董事会秘书法律地位的表述与英国、美国及我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法律的表述基本一致,但由于公司法治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同,董事会秘书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尽相同.我国应该以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的形式从董事会秘书的任免、职权、法律责任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秘书法律地位的实质内涵,特别是厘清董事会秘书与公司其他治理机关的关系,使移植后的董事会秘书制度更好地与我国公司其它治理制度融合,充分发挥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人公司是对传统公司制度的一大革新,但由于一人公司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弊端,各国早期公司立法对一人公司多采取抵制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承认一人公司已成为各国立法的总趋势。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设立了一人公司制度。但《公司法》对一人股份公司等实际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这需要立法者采取措施使之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英美烟公司是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在华外资企业之一。英美烟公司将其西方式的公司管理体系植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相融合,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销售制度,从而在中国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香烟销售网络,垄断了中国的整个卷烟业,攫取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修订的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确定对外担保的决议机关。当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对外担保的决议机关时,公司依据董事会的决议对外提供担保应当有效。公司对外担保决议如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会产生可撤销的法律效果。如公司对外担保决议被法院判决撤销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公司按其过错承担担保无效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种规范的视角来研究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公司法对公司章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公司章程是对公司法强制性规定以外的规则进行补充、细化及排除。公司章程与公司法是相互融合又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北高速分立上市项目是采取原上市公司注销,新设分立公司双双上市的模式进行的,这在我国A股市场尚属首例。我国法律对公司分立上市制度并无特别规定,故规范公司分立上市应当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进行。从这一点看,东北高速分立上市存有不合法律规定之虞。但换个角度看,东北高速分立上市是我国作出的以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积极尝试,不失为化解公司僵局的有益探索。我国在构建公司分立上市制度时可以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做法,以分立中承继公司承继的分立资产/业务作为审核对象进行上市审核。  相似文献   

17.
公司信用是指公司履行义务的能力,公司信用状况往往会折射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提升公司信用水平,仅仅靠形而上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需要借助法律制度来促进。公司信用取决于主观上履约的诚意和客观上以资本为中心的责任财产,这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资本等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公司实务运作中经常涉及的较为复杂问题。对这类问题如何利用章程进行规范,是公司法的重大理论问题。我国新《公司法》第76条第4款指出"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何理解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另有规定",如何认定这种"另有规定"的法律效力?本文通过实务案例研究及基础理论探析,对有限责任公司对外股权转让时章程的规范效力进行探索,以期达到有利于我国公司制度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人公司是我国未来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制度设计体系,将会对未来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位势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新《公司法》也带来了众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我国《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立法的缺失及如何完善这三方面入手,对相应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新《公司法》的实施,确立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资本流通和经济发展。一人公司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公司形式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分析新《公司法》对其限制性规定及其不足,并对一人公司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