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者偶翻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书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中选择的几首诗,尽管作者出身不同,人生经历也各有差异,但在诗作中都不约而同使用了"空"这个词.再留意其他诗歌作品,"空"这个字使用频率竟然非常高,细细品味,"空"字在诗句中大体有如下几类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维友先生的"地到山登"联语在泰山极顶有之,原为安丘王纳所作.刘先生此作有书写性情,用笔能走起来,用墨也不错,这是习书的良好素质.要改进的地方是:第一要很好地临帖.从作品看,作者临帖不多,几乎没有帖的影子,所以书法的法度还谈不上.仅在用笔上,就存在一些不足,如"到、我"二字点的写法,"山"字竖的写法,"天"字横的写法还须改进.第二是需要正字.作品中"到"、"我"字写法不准确.第三,引首章宜盖在"地、到"字之间,名章一、二章之间应空一章位置.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天文训》语辞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之语辞有可商者:"专精"即"抟精","寒气为水"夺"久者"二字,"天道曰圆"之"曰"为助词,"霆"为电光,"五亿万里"当有所本,"所以守司赏罚"衍"以守"二字,"八尺之"下夺"表"字,"苽封"指"葑田","至于"当为后人所改,"秋分蔈定"夺"而禾"二字,"首定"当作"首穴","专而有功"衍"专"字。  相似文献   

4.
"空"字是古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可以想见这个字诗人是比较喜欢的,也是非常入诗的。"空"字在诗中一般可作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作名词的"空",常指天空,或空旷之地,主要营造一种辽远空阔的背景,常  相似文献   

5.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词作名篇,明代的杨升庵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正因如此,这首词被收录在全国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里。笔者使用人教版教学此课时,对词中"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路"字的解释产生了疑惑。人教版课文注释对"烽火扬州路"一句的解释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按照课文这个注释来理解,"路"似乎没做解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语言中,"说"字因其丰富的内涵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语言中,"说"字同样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本文结合多方资料,对"说"字的基本译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说"字的英汉使用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赢"字由亡、口、月、贝、凡组成的。仔细分析这个字组合的很有意思,"亡"代表危机,"口"代表口才,"月"代表积累,"贝"代表财富,"凡"代表平常。其实认真想想这个"赢"字,你会发现它对学校的管理有很多借鉴意义。一"、亡"——心存危机亡即死亡,引申为失败之意。要赢,必须有危机意识,必须汇集所有条件破釜沉舟,才能赢得成功。然而我们发现有些中小学校长思想陈旧、观念落后、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and"是英语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有五百万字的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and"共出现了133,000次,几乎每一百字就有近三个"and"出现。因此,人们认为在英语浩瀚的词汇中,除了定冠词"the"和介词"of"以外,"and"也许是第三个最常用的词了。在英文口语实践及写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正拚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拼"字。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时,通"翻"。在这首诗里读【pàn】,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天可怜见林冲!"(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课本中对"可怜见"的解释是"向人乞怜的词,就是‘可怜’"。那么"见"字的解释是什么,课本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有很多学生甚至老师把"见"字理解成为"我"的意思,"见"字确实也有"我"这个义项,"天可怜见林冲"解释为"老天爷可怜我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有"高"这个字,如果查一下字典,你会发现,"高"有七八种含义,与"高"组成的词有四五页之多。但日常生活中,"高"的最基本的含义还是"从下向上的距离大"。比如说一根电线杆,如果放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在日常生活和网络媒体中,带有"小"字的短语和句子越来越多,"小+V"结构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小+V"结构的相关格式"小V1小V2"和"小+有+X"也被很多人所使用。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小"字带头的词条共228个,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小"字带头的词条共240个,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小"字带头的词条增加到256个。可见,"小"字的成词性越来越强。常用词有"小跑""小睡""小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零形式""空语类"和"空符号"三个概念渊源进行追溯与辨析,指出"零形式"概念的使用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空符号"一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空语类"的表现形式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在广义的视角下,"零形式""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相似文献   

14.
"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是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被"的主要用法是做名词和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被"虽然保留了名词、动词的词性,但它的主要用法是做介词,表示被动之意。在"被"字语法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被字式。可以说,被字式的发展与"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禅"字何以有"禅让"之义?有一种观点认为来源于除地而祭的"(土单)",可称为禅祭说.该说又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东汉班固、东晋袁宏等的"揖让受终,则有封禅之事"说;二是东汉郑玄的"置之空(土单)以出其君,更立其次贤者"说;三是唐人杨倞"除地为(土单),告天而传位"的折中说.不过,目前所知,禅让之义出现以前,除地而(土单)似可用于祭祖和婚仪;"封禅"晚出;"告天传位"更为晚出.禅祭作为禅让之义的源头证据不足.清儒朱骏声指出,"禅"可作"嬗"、"蝉"和"传"的假借字.循着这条路径,可以证明,"禅"字与童声字通假.东汉以来,许多学者认为"禅"古代作"嬗"、"擅"、"檀"等字;其中的"嬗"为"蝉"之假字,"蝉"的名词动化,有"变蜕"和"相连"、"断绝"和"继续"的含义."传"字本义为传车,引申为辗转传承,与"禅"("蝉")字义有相合处,而且音近可通假,先秦文献中,凡可使用"禅"("嬗"等)字表达禅让意义的地方,多用"传"字,此后,"传"、"禅"("嬗")等字互换通用.这说明,"禅"字的禅让之义,可能最初来自"蝉",而非"(土单)";它的主要内容,亦非禅祭和传位的结合,而是"断绝"和"继续"的辩证统一,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王朝更替观.  相似文献   

16.
正七、土字旁图27"天地"中,"地"字的土字旁,方笔与圆笔交错使用,在两横之间的右下角添加一点,这也是汉代的习惯写法。土字旁写得比右边也字旁略高,全字有参差美。八、提手旁图28"曹掾"中,"掾"字的提手旁出钩有力,有一定弯度,提画写得较平,中部上凸。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和杜甫<阁夜>两首诗.关于"荡荡空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通'影',月光."(教材第19页)关于"日暮阴阳崔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影,日光".(教材第43页)这两种解释,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诗歌教学中感悟诗情的做法很多,从抓关键字入手即其中之一.因为古人在创作时,特别看重"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是古人苦吟的写照.所以抓关键字可以说是感悟诗歌感情的捷径.在许多诗歌中,通过用一个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字,却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妙境的例子很多.理解清楚这个"空"字,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汉语中,含"如"字的成语不仅"量大"——各类工具书中收录的有190余条,而且"面广"——因其形象的表意功能被人们广泛使用。正因如此,"如"字成语也出现了媒体使用出错率高、命题考查点击率高的"双高"现象。故而有人戏言:"都是‘如’字惹的祸。"为帮助同学们走出"如"字成语的使用误区,现对其错因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20.
非理性主义并不是不理性的哲学.这个"非"有许多用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意是有区别的.例如,非常,不平常也.非同凡响,不平凡也.这是指否定的意思.然而,在"是是非非"一词中,"是"表示正确,"非"表示错误."错误"是相对于正确的,这个"非"字的含义丰富一些. 非此即彼,肯定与否定连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