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寒山寺悟禅王本道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平心而论,<全唐诗>中所收张继的40余首诗中,其他诗作称不上是上上佳品,惟独这首<枫桥夜泊>堪称唐诗中的精品.诗使寒山寺更加名重禅林:寺又使张继和他的诗远播重洋.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   ……  相似文献   

2.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历来入选我国乃至日本中小学教科书.这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寓深远的千古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人不惜笔墨,赞叹备至.若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枫桥夜泊>,亦可见其自然朴素,别有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写的是苏州寒山寺的风情。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该寺始建于梁朝天监年间,原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及其好友拾得为该寺住持,寒山因写得好诗而闻名遐迩,遂改名寒山寺。张继是唐朝著名诗人。据说,张继有一次途经寒山寺,夜泊枫桥镇,面对绚丽的夜景,诗兴大发,欣然命笔,遂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值得注意的是,张继这首著名的诗篇,却首先招来欧阳修的非议。他在《六一诗话》中说:“诗人贪求好…  相似文献   

4.
《枫桥夜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张继,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其诗多为羁旅题咏之作,其中《枫桥夜泊》为传世名篇。苏州寒山寺因为这首诗而得名,成为久盛不衰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5.
<正>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展现了空灵美妙的意境。现笔者就其意境的空灵性谈谈看法。笔者认为,《枫桥夜泊》意境的空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诗,不仅在国内有名,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更是深受喜爱。月本朋友参观时,邀请寒山寺的高僧给讲解了《枫桥夜泊》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千古瞬间     
千百年以来,只要是识几个字的中国人,可能没有不知道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普通的小寺,自从《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在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枫桥夜泊》,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也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当时的张继是去京城赶考的。放榜的那一天,他很早就去了张榜的地方。榜出来了,他却没有  相似文献   

8.
<正> 唐天宝12年(公元753年)进士张继,襄州人,因《枫桥夜泊》一诗不仅垂范诗史,而且令姑苏六朝古刹寒山寺驰名遐迩,成为吴地胜迹。明朝文征明曾书“枫桥夜泊”,诗碑立于寒山寺,后因年久风蚀,文多剥落,至清时俞樾另写勒碑。那寒山寺的钟至清末也被人盗去,流落在日本。物以诗闻,诗以物传,这首诗遂成为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9.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可见这首诗具有的深远影响。但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独特内涵,千百年来众说  相似文献   

10.
高僧寒山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家喻户晓,名扬天下。而“寒山寺”之所以称为“寒山”,却是因为另外一个人而得名。这个人就是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卓锡于此,便易名寒山寺。据说今天在美国名大学的校园里,寒山拥有众多的“粉丝”呢!寒山的禅诗在20世纪被西方汉学家大量翻译,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当代诗歌,曾经被作为披头士一代的精神食粮,而寒山则被奉为嬉皮派的祖师爷。今天看来,祖师爷当年的生活并不好过。三十多岁那年,寒山参加科举考试又一次落榜,父兄妻子对他都很…  相似文献   

11.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2.
一首好诗,让苏州名扬天下,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也成了中外游人渴慕的旅游胜地。这是张继的《枫桥夜泊》独有的光荣,是古诗词的含蓄、精湛、和谐、生动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脍炙人口的名作。因为这首诗,才使本来不出名的姑苏城外的枫桥和寒山寺成了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封桥”亦因此诗更名为“枫桥”了。“封桥”为什么演化成了“枫桥”呢?明人卢熊在修《苏州府志》中说:“(枫桥)旧作封桥,王郇公(王珪)居吴时,书张继诗刻石作‘枫’  相似文献   

14.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此寺修行,遂改名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寺钟声由此传扬中外。  相似文献   

15.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路过苏州,夜晚停船在枫桥所作的一首诗。原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丽自然,因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我发现一些教师对诗中的几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分歧很有探讨的价值。一、枫桥夜泊的季节。关于《枫桥夜泊》这首  相似文献   

16.
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千年传唱经久而不衰。默诵着这首诗,我与千千万万慕名者,走入杭州寒山寺,凭吊故人,寻访遗迹……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实地察看后,对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17.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已经被选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如此,根据《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歌曲《涛声依旧》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句词,仿佛能让人沿着历史的脉络,感受到诗人千年以前羁旅在外的惆怅。因此,文章从《枫桥夜泊》中的"霜"这一意象入手,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如今,每年的除夕之夜,总有成千上万名海外来宾和当地市民,踏着张继极桥夜泊》的诗韵,披着深夜的寒霜,来到苏州寒山寺,聆听子夜的108响钟声。据介绍,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位于古运河畔和枫桥与江村桥之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相传唐代贞观年间,高僧寒山由天台山来此住持,遂改名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绝唱更使寒山寺名声大振。寒山寺以神传名,到此旅游的人,都想看看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那口钟。然而现在不但张继所咏的“唐钟”早已不…  相似文献   

1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堪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2008年11月,倡导“诗意语文”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第四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上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20.
寒山寺,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老的寺院。苏州,过去称姑苏。唐朝诗人张继,当年在姑苏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诗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据许慎《说文解字》日:是乌鸦。此处应泛指鸟)正是由于这首情景隽永的诗篇广为流传,把不起眼儿的桥、不起眼儿的寺、不起眼儿的船、不起眼儿的水提携的名声大振,举国皆知。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戏说乾隆》里的“乾隆皇帝”还站在枫桥上对这首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