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3~2014赛季NBA总决赛马刺队与热火队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团队配合,找到空位投篮,提高投篮命中率,特别是3分球命中率,保护好防守篮板球以及控制犯规次数方面的优势是马刺队的制胜因素,另外在核心球员发挥稳定的情况下,其他角色球员的出色表现对马刺队最后赢下比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以及录像观察法,对2011-2012赛季NBA总决赛热火队与雷霆队5场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板球是热火队在比赛中获胜的主要技术因素;投篮出手次数反映了热火队制胜的战术因素;犯规次数反映了热火队制胜的经验因素;同时核心球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战术能力和角色球员良好的发挥都是热火队制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2010~2011赛季NBA总决赛小牛队和热火队6场比赛的队伍结构及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双方得分能力、投篮次数、得分关系、主要得分形式、罚球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和犯规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热火队在总体得分能力、外线攻防能力、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和对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投篮命中率是比赛制胜的关键。通过对2006年四国女篮对抗赛中国女篮3场比赛不同距离投篮命中率的统计,分析了投篮位置和命中率的关系,以及我国女篮与对方在不同位置的投篮次数与命中率的差别,旨在为提高篮球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偏执天使     
关于投篮出手次数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两名运动员的球场表现——科比在与勇士的比赛中41投16中砍下34分;而效力于CBA浙江队的昆西·杜比在与山西队的比赛中38投25中,砍下75分。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出手次数多不一定就能砍高分,只有命中率提高了,才能对得起出手次数,否则就会成为别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而40次出手也似乎成为球员投篮的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出手投篮超过40次,不仅仅是代表着球员对于得分的痴狂,也代表着他们在球队中的超然地位。尽管杜比和科比两人不是一个级别的球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男子篮球比赛前6名球队7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调查和统计以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从而得出本次篮球比赛中7项技术指标对比赛胜负影响最大的是3分球投篮命中率,其次分别是抢断球次数和罚球命中率、前场篮板球次数、快攻成功率、后场篮板球次数,影响最小的是2分球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8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的7场比赛,做了技术指标分析。1·投篮次数与投篮命中率比较分析(1)投篮次数与得分关系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22次;3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35次。中国球员采用传统战术打法,先站好队形,然后再组织配合,但当刚站好阵形时,对手早就贴身紧逼过来,中国男篮因此丧失很多投篮机会。另外,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组织乏力,缺乏掌控全局和阅读对手阵形的能力,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路线。(2)二分球的比较与分析:中国男篮二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比相差1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统计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后卫与对手后卫队员比赛中投篮次数、两分命中次数、两分投篮命中率、三分投篮次数、三分投篮命中率、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罚球命中率、防守篮板、进攻篮板、总篮板以及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等16项技术指标,运用t检验、标准差等方法进行比较,对我国后卫队员比赛能力量行量化解析,分析了其与对手后卫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我国后卫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统计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后卫与对手后卫队员比赛中投篮次数、两分命中次数、两分投篮命中率、三分投篮次数、三分投篮命中率、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罚球命中率、防守篮板、进攻篮板、总篮板以及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等16项技术指标,运用t检验、标准差等方法进行比较,对我国后卫队员比赛能力进行量化解析,分析了其与对手后卫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我国后卫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百分百先生     
凉雨 《当代体育》2009,(3):59-59
在NBA的防守强度下,如果一个球员要想在比赛中完成100%的投篮命中率.其难度可想而知。投机取巧的方法是在比赛中要尽量选择较少的出手次数,不过2投2中或者3投3中这档子事拿到桌面上实难成为炫耀的谈资。  相似文献   

11.
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各队身体形态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与联赛名次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BA身体形态指标与常规赛的名次之间没有较高的相关性;CBA常规技术统计中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失分、后场篮板球、失误对比赛的名次影响具有显著性;常规赛23项技术指标中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和3分投篮命中次数是决定比赛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且水平越高的球队3分投篮命中率对比赛净胜分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2006赛季NBA总决赛中小牛和热火6场比赛的2分投篮次数、2分命中次数、2分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次数、3分命中次数、3分投篮命中率、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罚球命中率、防守篮板、进攻篮板、总篮板以及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盖帽17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队成败所在,并以此探究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各队身体形态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与联赛名次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BA身体形态指标与常规赛的名次之间没有较高的相关性;CBA常规技术统计中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失分、后场篮板球、失误对比赛的名次影响具有显著性;常规赛23项技术指标中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和3分投篮命中次数是决定比赛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且水平越高的球队3分投篮命中率对比赛净胜分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8-2009赛季CBA篮球联赛和NBA篮球联赛的平均场每场个人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BA球员在得分和投篮次数上与NBA球员有显著差异,NBA球员明显高于CBA球员,而在投篮命中率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CBA球员在篮板球控制、助攻、盖帽和抢断上,与NBA球员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进攻篮板球的拼抢上,与NBA球员无显著性差异;CBA球员每场失误次数明显高于NBA球员,但犯规与NBA球员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27、28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全部比赛情况及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二分投篮次数、三分投篮命中率及篮板球上有显著提高,但总命中率和基本功及大赛经验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2~2003赛季赛博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技术统计表,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比赛的14项技术同净胜分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在14项技术中失误、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总投篮次数和罚球次数是决定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以此结论为江苏交通女篮的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近6次世界大赛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各项进攻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各个指标数据均呈"波浪式"缓慢发展。其中场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总投篮次数、三分球投篮次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二分球投篮次数几乎停滞不前,且与世界强队差距甚大。投篮命中率呈现低水平起伏变化发展趋势,尤其是三分球命中率逐年降低,可见中国男篮"准"的特点已经失去。  相似文献   

19.
对近6次世界大赛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各项进攻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各个指标数据均呈“波浪式”缓慢发展。其中场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总投篮次数、三分球投篮次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二分球投篮次数几乎停滞不前,且与世界强队差距甚大。投篮命中率呈现低水平起伏变化发展趋势,尤其是三分球命中率逐年降低.可见中国男篮“准”的特点已经失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法,中、德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命中率上与对手差距不大甚至还具有优势,但投篮特别是中、近距离投篮次数较少,是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且进攻速度慢,创造中、近距离投篮机会能力差,一旦没有较高投篮命中率保证,比赛将完全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