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整体性、体系性,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弥漫着犹太文化品性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一文认为,为了抵制被主流文化完全同化的趋势、保存美国犹太文化的品性,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在实际的文学文本中,坚持道德要求,涉及犹太教文本,以多种多样、轻重强弱不同、含混和隐晦的形式呈现犹太性,表现出犹太文学的特质和力量。文章《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在以移民国家为特点的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代表传统主流文化的"沃士波"精英阶层与倡导反正统文化的知识精英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分庭抗礼,到90年代出现了第三种文化,即布尔乔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融合。《美国女权主义——反中心化和文学表达》揭示,美国女权主义在后现代主义反中心化理论深刻影响下,其重要的表达形式——女权主义文学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对男性中心的批判与否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赋予了女性话语权,对以男性声音为主导的传统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整体性、体系性,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弥漫着犹太文化品性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一文认为,为了抵制被主流文化完全同化的趋势、保存美国犹太文化的品性,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在实际的文学文本中,坚持道德要求,涉及犹太教文本,以多种多样、轻重强弱不同、含混和隐晦的形式呈现犹太性,表现出犹太文学的特质和力量。文章《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在以移民国家为特点的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代表传统主流文化的"沃士波"精英阶层与倡导反正统文化的知识精英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分庭抗礼,到90年代出现了第三种文化,即布尔乔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融合。《美国女权主义——反中心化和文学表达》揭示,美国女权主义在后现代主义反中心化理论深刻影响下,其重要的表达形式——女权主义文学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对男性中心的批判与否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赋予了女性话语权,对以男性声音为主导的传统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爱默生的《美国学者》是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从自然、书籍、行动三个方面分析了学者如何保持心灵独立与完满,并探讨"思想着的人"如何实现对社会的责任。爱默生对学者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中国当代学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颠覆与重塑——汤亭亭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主流文化中存在的华人刻板形象严重阻碍了华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把抗衡主流话语中对"华人形象"的规约性描述作为其写作的重要宗旨。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以"华裔"为背景,以"女性"为主题,重塑了融合男女性格优势的女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整体性、体系性,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弥漫着犹太文化品性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一文认为,为了抵制被主流文化完全同化的趋势、保存美国犹太文化的品性,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在实际的文学文本中,坚持道德要求,涉及犹太教文本,以多种多样、轻重强弱不同、含混和隐晦的形式呈现犹太性,表现出犹太文学的特质和力量。文章《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在以移民国家为特点的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代表传统主流文化的"沃士波"精英阶层与倡导反正统文化的知识精英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分庭抗礼,到90年代出现了第三种文化,即布尔乔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融合。《美国女权主义——反中心化和文学表达》揭示,美国女权主义在后现代主义反中心化理论深刻影响下,其重要的表达形式——女权主义文学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对男性中心的批判与否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赋予了女性话语权,对以男性声音为主导的传统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迈克·阿普尔教授,从其个人生活史出发,畅谈了他对"教师教育与文化斗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生活"、"全球化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研究"等议题的深刻洞见,分析了影响新世纪以来美国及世界范围教师教育改革的各种力量,强调指出:教师教育是政治斗争的战场,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去专业化程度更加严重;全球化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关系性和全球性思维,以底层视角直面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教师教育应致力于让教师真正地学会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媒介社会,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大众传播媒介颠覆了现实和形象的关系,形象不仅仅只是现实的反映."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就是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形象地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突出表现真实与虚拟这两个含有终极意义的命题在媒介社会中的意义.文章追溯"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叙事的历史渊源,关注虚拟现实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所构成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艾利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印第安裔女作家莱斯利·希尔科在其作品中通过口述传统、神圣典籍和神话故事力图保存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将印第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西方写作技巧相融合,将部落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相结合,通过叙事方面的"第三空间"来反抗殖民者的权威,构建自己的文字复兴策略。  相似文献   

12.
“黑色幽默”(Black Humor)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_Heller)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黑色幽默”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主题的不确定性、情节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认为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色彩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战争间接地给读者展现了战后一个疯狂,荒谬,无秩序,非理性的美国社会全景。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中心象征,暴露了美国社会官僚与资本势力勾结的腐败本质和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巨大痛苦。海勒采用“反传统”的叙事方法充分展现出“黑色幽默”小说的魅力。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碎片式的叙事结构,反传统的叙事时间和重复叙事法展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特点,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之作,体会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败仗》是美国当代作家韦尔蒂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韦尔蒂所选择的主体外部零聚焦与局部内聚焦相结合的叙事模式以及以直接引语展开故事的方式使该作品充满了客观性、戏剧化的效果。由此,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韦尔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拉尔夫·艾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生前完成并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无形人》在美国文学史中经久不衰。文章从文化背景和代表性人物两个方面分析造成主人公无形命运的原因,认为白人文化不仅影响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也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许多外部障碍,是造成主人公无形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一直表现为对主流、精英文化的颠覆,这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的狂欢节文化有相似的表现特征。文章分析"迷惘一代"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蝗灾之日》中的造梦工厂好莱坞的大众狂欢化世界,解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中美国梦的大众幻灭。  相似文献   

18.
文化符码的“侠女形象”在华语文化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无疑是一个相当显著而又常被忽视的现象。透过关籍华裔女学者和女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的《白虎》(White Tigers),探讨当代华语语境中这一跨文类的女性形象,可以捕捉当代华语文化的族群身份建构中的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寻找格林先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短篇佳作。小说围绕一位犹太知识分子在贫民窟中寻找社会救济金领取者的事件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当代美国犹太人探寻生存意义的心路历程。小说中不同人物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贝娄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细致刻画,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观。  相似文献   

20.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白噪音》作为其第八部小说,获得评论界极高赞誉。《白噪音》复印美国当代生活,生动地显示出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精神状态。德里罗通过叙述格拉迪尼一家的日常生活与见闻,嘲讽了各种社会现实,充分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对立,真实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精神上的危机感。环境危机与人类精神危机贯穿整部小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这部小说无疑是警世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