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  相似文献   

2.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师教育观上主张在实践场景下,创设学习共同体,帮助未来教师形成和发展实践性知识。本研究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性质、内容、来源及获得途径,以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为例,重建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理论-实践交融"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交融。在理论-实践共同体中,未来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主题见习"结合,真实情景下的学习而理论总是"在场"。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2012,(5):19-20
我校英语教研组以"自培、互动、共享"的校本研修理念为指导,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不可或缺的智慧型集体。我们以"行动教育"模式为依据,建立实践共同体,力求使每位教师通过"参与—体验—成长"的教研活动获得最大发展。目前,我校有英语教师11人,外籍教师3人,双语教师12人。我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英语教研组先后两次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  相似文献   

4.
我校以课题研究作为建设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契机,开展了"体验式"课题研究。体验式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把教师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创设平台、理论共享、行为跟进、实践反思,让教师在做中体验、学习与研究,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创设平台——在体验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是我校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资助课题。在二年多的研究实践中,课题和学校的规划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体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反思大量涌现。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把源于基层教师的"校本教学行动研究"用课题统领起来,确立了全校教师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7.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我校开展"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我们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积极的尝试,教研组活动的形式和面貌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制度内化为教师个体的文化?如何让教师个体的文化凝聚成群体文化?如何让教师的群体文化外化为学校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的转型?我校选择了教研组文化建设这一载体,通过文化建设来打造文化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实现学校管理重心的真正下移。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我校采取了以下七大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实践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但人们对实践共同体的理解尚存分歧。根据溯源莱夫和温格等人的研究,实践共同体原本指特定活动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认识到教师群体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而存在;二是关注教师实践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知行脱节"的现状,通过分析和阐述实践共同体的理论和内涵,提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及其创建机制,以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实践反思和生态能力,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践共同体与行动研究有着本质的联系,即:二者均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表明,以行动研究为依托、在实践共同体框架下为促进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不但能建构实践共同体,支持和促进成员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而且能有效支持和促进教师进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反思性实践,从而达成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论探究放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框架以及理论者深度介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的背景下考虑,可以形成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的新认识。具体来说,理论者的深度介入可以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凝炼核心价值观、提升交流品质、形成发展的抓手、提升发展层次。当然,在理论者深度介入的不同时期(初期、中期、成熟期),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构建“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是当下教育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构建实践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共同体的特征——相互的介入、共同的事业和共享的技艺库出发,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材.教法》2015,(4):105-109
在近30年的文献中,"教师共同体"被作为一个"泛化"的概念而提出。这种"泛化"对于理解教师共同体的真正内涵造成了困扰。维斯西蒙关于共同体的五要素对于区分教师共同体和一般教师群体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若要进一步确认教师共同体的内涵,还需将其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特别是基于项目的聚合、基于改革的驱动和基于实践的成长这三种情境。  相似文献   

18.
引言 教研组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和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地理教研组是中学地理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地理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地理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地理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重视并不断强化地理教研组工作,对优化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骁 《现代教学》2007,(6):8-11
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形成以信息技术环境为支持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强区域性教师队伍建设,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主办,本刊编辑部协办的国家“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议于2007年4月28,29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召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教师学习的分析维度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情境学习、社会共享认知等新学习概念影响下,"教师学习"正在成为国际上教师认知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构建了教师学习的分析维度,即学习的产品、学习的条件和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此为框架考察了国外教师学习研究的现状:较早的研究集中于描述"产品",即教师个体的知识变化;较近期的研究转向外部条件,创建实践共同体并考察其对教师学习的作用;初露头角的则是对教师学习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发生机制加以解析。本文在对已有研究的评论中指出,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的统一而非互斥是教师学习研究应有的理论取向,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共同构成教师学习研究的分析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