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2004,(Z2)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两个《规范》也分别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珍爱生命、注意安全、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  相似文献   

4.
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颁布了,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条款替代了旧《守则》、《规范》中不符合时代的内容,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甚是令人欣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仍有一些不规范之处。 例如:《守则》第二条:“遵守学校纪律”;《规范》第18条:“按时完成作业”。 众所周知,现在各中小学校的“纪律”,五花八门,有不少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试问:能按要求开设全部课程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让学生过双休日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保证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 8 小时的学校有多少?双休日被学校变成单休日或半休日,…  相似文献   

5.
新学年伊始,北京在全市170万中小学生中试行新的《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删掉了原来“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中“敢于斗争”的内容,同时也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见义勇为”改为“遇有侵害要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此发出了《通知》,要求新《守则》和新《规范》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遵照执行。那么,即将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作了哪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了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入新时代词汇,也随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相似文献   

8.
李焕 《中国德育》2005,(11):61-63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形成了“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先”的德育工作实践模式,真正把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可见,会唱国歌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北京市教委新修订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规范的第20条最后一名是“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现在“敢于斗争”被去掉了。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原来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  相似文献   

13.
班级建设的基础黄佩英一、订上班规国家教委已经制订有《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还制订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守则”和“规范”,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无疑都是需要贯彻实施的。而且.各校还都有自己的“校规”。那么,订立班规...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称《规范》)第七条明确规定小学生要诚实,不说谎话。是否诚实是评价学生品德行为的一条重要标准。然而,现实中哪个小学生不会说谎话?哪个小学生又没有说过谎话?很多学生说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说谎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8):21-21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规范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新的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继发布于1981年、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6.
看台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新“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已成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青年报》中外联手培养教育硕士从3月份开始,凡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通过公共英语六级或托福考试500分以上的在职人员,都可以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接受教育硕士的学习。该项目已获得了教育部和…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沿用了21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实行了10年左右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在北京市废止。北京市定于新学年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试行新的《守则》和《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适应时代变化,对中小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现代要求。“做事认真负责,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生活不攀比”;“妨碍他人要道谦”;“文明上网”;“不赌博,远离毒品”等成为新增内容。“爱护环境”将成为新小学生守则中一项重要要求,而对中学生提出了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更高要求。“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也被列入中小学生守则。  相似文献   

18.
很多班主任认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过于宏大、庄严,于是乎抱着“班规一出,方圆定成”的良好愿望要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班规”。笔者前日参观一所学校,用相机记录了该校七年级某班张贴上墙的《班规32条》,先让我们客观地、心平气和地阅读一遍:  相似文献   

19.
包俊丽 《成才之路》2012,(36):18-18
一、从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学习为切入点,开启基础性养成教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是非明辨能力,很有必要先让学生进行熟记、理解规范条文的训练,利用晨检时间和班会课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定期指导学生理解贴在墙上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人手一份,让学生拿回家,让家长指导、训练、督促学生执行行为规范,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训练,如“不骂人,不打架”“在操场楼道不乱跑”等日常行为要求,做好奖惩规定,做好记录和月总,月评选出榜样。为让学生形成“升国旗肃立,唱好国歌,行注目礼”,与教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等习惯,学校通过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每天的两操和大课间活动,让学生通过经常性操练,定期比赛,不断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20.
石虹 《宣武教育》2004,(4):41-42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新修正的《北京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明确提出“诚实守信”的要求,《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条中也强调了“答应他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说谎,勇于改正错误”的诚信要求。围绕“诚信”主题教育,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