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知者无罪"意味着行为者由于无知可以对其行为选择及其结果不承担责任。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用"无知者无罪"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过失。这种观点或许可以从苏格拉底关于"无人自愿作恶,作恶出于无知"的命题中找到根据。按照苏格拉底的阐述,"作恶出于无知、明知而故犯"的现象是不存在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作恶并非真的纯粹出于无知,"明知而故犯"的现象是存在的。通过对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命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科学命题,"无知者无罪"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作为道德命题,"无知者无罪"的合理性根据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善理念"和"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课题。他随着人类的产生发展而来,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丰富多采,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康德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道德教育是使人能够称之为人的途径之一。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构建"立体式"道德教育。它既吸收各种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因素,又具有普遍性意义,其简约性和可操作性十分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如何培养品德或美德的问题,在古希腊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讨论,最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品德培养机制,存在机械论与发展论两种解释模式的争论。一个更完整的发展论的解释,可以揭示这一伦理学理论背后的潜能—运动—成全框架的形而上学基础,分析其中自然作为潜能、习惯使之成型和理性使得完善的发生机制;并将重点放在自然之潜能、自然与习惯的生长和协调、习惯与理性的生长和协调这三个阶段。通过对实践哲学中这三个因素的分析,也将清楚地展现关乎伦理的自然美德、习惯美德与完善美德的培养阶段。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理念,与中国儒家《三字经》中强调性、习、教的教育观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其"友爱理论"中,同时肯定了"自爱"和"他爱"的两种的友爱观念。通过灵魂的美德观念,"自爱"向"他爱"的过渡成为可能;对比霍布斯的人性观念理论,由于缺乏善和美德的宇宙目的论框架的支撑,从"自爱"向"他爱"的过渡不再可能。现代世界徘徊在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之间,亟需重新发现善的宇宙目的论来为友爱理论提供最终的支撑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长海 《中国教师》2009,(19):14-17
<正>就道德教育而言,杜威虽然承认直接德育具有一定价值,但他强调学校教学和学校生活都应该具有道德教育的效果。他指出,"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与行为的关系问题,因为,除非从正式的课程所增长的学识足以影响性格——他的知识能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他组织"、"自组织"以及"他组织和自组织并存"的特征。在"他组织"的积淀下,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朝着"自组织"学习迈进,逐渐走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基于学习实践的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他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逻辑起点;"自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保障;"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本真追求。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关涉"是"与"应该"两类教育,"有效性问题"主要是在"应该"的层面成为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难题。借助索绪尔关于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理论的区分,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的所指即"向善性"价值教育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理清有效性之"缺效"、"失效"及"反效"的三重境遇,有助于破解"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由教育"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即奴隶主贵族)所应享受的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国,"自由教育"也称为通识教育,指的是那些旨在提供通识教育和发展智育能力的大学或学院提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害。一向被中小学学生家长和老师称为"洪水猛兽"的中小学生上网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大家视线里。曾几何时,"谁来救救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幸福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进行追问和研究,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述者之一,他关于"幸福"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通过梳理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阐述,认为他对幸福做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三种定义。  相似文献   

12.
综观历史上各教育家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得出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几点特征,即古代教育家眼中的道德教育以个人的"修身"为起点,以"家庭伦理"为着眼点,同时体现出以"德"治国的教育政治功能,"天人合一"的教育和谐理念.这些特点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游戏与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充实.道德教育,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与游戏有机融为一体,让儿童在游戏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道德教育如能在"玩"上下功夫,使学生了解"玩",学会"玩",能在"玩"中寻趣,"玩"中求知,"玩"中发展,则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当今,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种被"异化"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道德教育对象的物化和道德教育方法的非生理化倾向方面,这是一种"非本真发"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自然生命基础上的,关注人精神生命的发展、使个体的人格不断完善并且最终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有三个著名的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这三个论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深刻而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它,对于我们寻求"什么是教育?"、"人为什么受教育?"、"人如何受教育?"问题答案的根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自制界定为处于德性和恶之间的品质,把自制作为达到德性的中间性环节。亚里士多德用他的典型的道德哲学讨论方法探讨了关于自制、不能自制与节制的区别及其疑难。亚里士多德把自制和不能自制看作是一对相反的中间品质,认为不能把它们看作与德性和恶是一回事,但又不能看作与德性和恶根本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对知识的分析中解决了自制和不能自制的疑难,强调了自制与人的理性、正确的逻各斯的积极的联系,阐明了自制是一种好品质,它能使人们在习惯修养中达到节制的德性,并能使我们生活得好,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道德教育中,"转识成智"成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构成了道德教育的第一层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智慧须向现实生活回归,指导人生存在的不同境界,才能克服其抽象的形而上学性,"由智化境"构成道德教育的第二层面。由此,道德教育的价值趋向呈现为"转识成智"与"由智化境"的二维镜像,把形而上的超越性与主体存在的现实性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知行合一、智慧与境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一、"心理-道德教育"的内涵心理-道德教育是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班华教授首先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也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班华教授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具有"现代性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的宗旨或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具体表现在关于人性的不变与可变、"经验人"的人性假设、人性与民主、人性与道德等几个方面.杜威的人性思想对其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儿童中心"观、关于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理论等均建立在其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教育思想的摇篮。本文通过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的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在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规律和道德知行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