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是黄冈种植面积最大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现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但其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黄冈市县各级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文章以基层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大力推进黄冈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利弊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机插技术推广的若干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水稻插秧机的正确使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插秧机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如何使机具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发展成功与否的至关点。近年来,我们了解发现,不少机手只重视机具的机插季节使用,而忽视了插后的维护检查保养环节,使机具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正常作业,误时误工降低效益,对推广水稻机插造成不良的影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水稻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GB23260004)”、浙江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秧苗机插技术研发应用及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研究(2010C12026)”等资助下,针对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提出水稻毯苗与钵苗结合的机插创新思路,研发不同类型水稻钵形毯状秧盘,利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上毯下钵的水稻机插秧苗,结合毯苗和钵苗的优势,实现钵苗机插,解决水稻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和钵苗摆栽各自存在的问题。该项目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创新了水稻机插新技术,建立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能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全面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分析我国实施、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实现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技术、体制和政府支持这三个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为生产A级和AA级绿色稻米提供了条件,但按目前无公害技术还生产不出达到AA级绿色标准的稻米,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稻米无公害全程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提升,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关键点的控制技术急需开发,以此实现稻米安全标准的跨越式提高,推动稻米产业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与农艺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种植分为移栽和直播两大类,日本、韩国以机插秧为主欧美国家大多以直播为主。在我国根据不同农业区域特点,在大力推广机械插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机械抛秧和机械直播,形成机械插秧,机抛秧,机直播共举的局面。在农业机械化不断加快的二十一世纪努力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1、机械抛秧 1.1机械抛秧技术。机械抛秧的原理是利用抛秧盘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抛秧盘中心部位喂入带钵秧苗均匀,无序地抛撒到大田里,而完成抛秧作业。目前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有多种机型,各型号均采用锥盘式水稻抛秧装置,该机生产效率是每小时0.7—1公顷,是人工插秧的80—100倍,是人工抛秧的40—60倍,一般增产15%左右,每公顷节约成本400一500元,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推广使用机械化抛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环节,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也是国民生存的根本。近年来人们对农业的生产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因此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机械化被逐渐应用到农业中,本文就机插水稻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锡权 《华夏星火》2008,(11):53-53
为破解市场经济活跃地区"有地不种,想种没地"的难题,浙江省温州市通过创新耕地流转模式,实现粮田向种粮能手、村级集体、专业合作社集中,并实施全程机械化服务,这些举措不仅遏止了耕地抛荒现象,还成功稳定住了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我国农作物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广、单产量高以及总产量比较高的粮食农作物。水稻成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占据着主要位置。加速水稻技术化建设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劳动强度也逐渐加强。为了提升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经济收益,理应投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增加水稻的产物,才能提升水稻生产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重要战略。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值还比较低,随着技术水平加入,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渐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全面机械化,当前还是机械化种植为产。本文主要究当前水稻进行机械化作用,机械化程度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使用机插模式。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而言,这种机插水稻能够节约种植时间,还可以使水稻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在该水稻种植模式中,种植者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管理,保障种植效力。基于机插水稻种植特点,简单阐述了这一技术的种植优势,分析了种植主要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注意要点,旨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