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分为二的。从整体与发展来看,积极的事物总是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强调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歌颂积极的事物、歌颂光明与成就为主。有些思辩性、探索性的深层次报道,既歌颂积极的事物,又指出事物的缺点与问题,给人以启迪,增强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也应算作正面宣传。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同志对“正面宣传”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正面宣传”既包括成就宣传,也包括批评性报道……”,其唯一判别标准应是“社会效果”,所以,只要所选取的题材是“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有助于启迪和开发人民群众自觉意识,有助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便理所当然地都属于正面宣传所取材的范畴”。这一观点,值得慎重斟酌。正面,是同反面互为依存的,它们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只有承认双方的共  相似文献   

3.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同志认为搞批评报道违反了这个方针,也有人提出取消批评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这是当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他指出:“批评报道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和改进的问题。”一切事物的组成都有两面:正与反。而且又是矛  相似文献   

4.
一、遵循矛盾法则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用这一法则去分析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说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两种主要手段和主要功能。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依赖,相互映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结合好,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又加强舆论监督,才能把握好舆论导向。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使新闻宣传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把正面宣传同舆论监督对立起来,认为…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些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过去人们提的“三七”开,即在一张报纸上,表扬稿件所占的比例为7,批评稿件则是3。所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只要减少批评性的、监督性的报道稿件就行了。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同志把宣传效果作为唯一标准。他们的根据是:1958年我们曾为“大跃进”、“共产风”鼓吹加油,难道这些“左”的东西能是“正面宣传”吗?!为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判别一个宣传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不是看它所宣传和报道的内容题材是不是属于歌颂成绩的范畴,也不是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视宣传内容而定,有人强调以宣传效果衡量。 李瑞环同志在1989年11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讲话中说:“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显然,强调宣传“政策”、“业绩”,反映生活“主流”,这是指宣传内容而言。就新闻报道领域讲,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以主要力量报道建设成就、先进经验、英雄人物和一切积极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做大做强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尽的责任。也是检验一家媒体真功夫的重要标尺。这些年来,我省新闻媒体积极贯彻正面宣传方针,高奏主旋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笔者同时发现,也有少量报道,新闻立意非常积极,然而由于作者、编者在某些环节上考虑不够周全,对  相似文献   

8.
正面宣传:判别标准与操作性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判别一个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关键要看这一报道是否真正起到鼓舞和启迪人民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作用。把正面宣传和成就报道等同起来,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些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过去人们提的“三七”开,即在一张报纸上,表扬稿件所占的比例为7,批评稿件则是3。所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只要减少批评性的、监督性的报道稿件就行了。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同志把宣传效果作为唯一标准。他们的根据是:1958年我们曾为“大跃进”、“共产风”鼓吹加油,难道这些“左”的东西能是“正面宣传”吗?!为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判别一个宣传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不是看它所宣传和报道的内容题材是不是属于歌颂成绩的范畴,也不是单纯看宣传报道者的主观动机是不是满腔热情和旗帜  相似文献   

10.
法制报道是读者最欢迎的阅读内容之一 ,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以法治国”思想的深入 ,普法教育的任务日显突出。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如何把严肃的法律条文化作生动的宣传内容 ,如何运用典型的事例发挥警世喻世的作用 ,这是很值得探索的。这些年来 ,新民晚报在抓好各类新闻报道的同时 ,花大气力研究法制报道 ,花大版面刊发普法报道 ,正确处理指导性和可读性的关系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营造“正必胜邪”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法制报道中 ,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积极宣传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徐永兵 《今传媒》2006,(1):42-43
正面宣传是我国新闻媒体做得最多、也应该是最擅长的新闻业务。但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虽然数量多、声势大,取得的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突发事件、舆论监督的报道总量虽然不大,社会影响力却很强。在一些媒体甚至出现了正面报道记者不爱写、读者不愿看的现象。原本看似简单惯常的正面宣传,却成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问题,这需要引起业界的重视。把脉当前正面宣传,我们可以发现诸多“病征”:——面目雷同,千篇一律。不少正面宣传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这一篇与那一篇只不过是换了单位、人名、地址、时间等等而已。报道的程式和话语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1、检验一篇报道是否是正面宣传,不能光看报道的题材是否是歌颂成就的,关键是看它是否产生了好的社会效果。这一点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的讲话中讲得十分明白:“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他强调的不是题材本身,而是报道所产生的鼓舞和启迪人民的社会效应。这是因为报道题材的积极内涵,报道者良好的主  相似文献   

13.
军事新闻宣传历来强调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正面报道上有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在正面报道上也存在一些“顽症”,影响了宣传效果,其主要表现为:按“规定动作”不敢越雷池半步;典型宣传“模式化”倾向比较严重;表现手法比较陈旧,创新的阻力比较大。军队报纸要搞好正面报道,最根本的还是要在观念的转变上下功夫,在深化报道内容上下功夫,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正面宣传?以前人们并不觉得这里面什么概念不清。但是当提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之后,却出现了种种理解上的歧见:“所谓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宣传正面内容为主。一个党、一个社会也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光明面、积极面,反面是阴暗面、消极面。判别一篇稿件或一个报道系列是不是正面宣传,主要看其内容性质和题材属别。属于歌颂鼓劲的就是正面,属于批评揭露的就是非正面,或叫反面。”这是较为普遍的理解。可是,也有人提出“以正面宣传为主,那末与其  相似文献   

15.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人对批评报道“不理解”,甚至说:搞批评报道就是违反了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好比一枝花,红花有绿叶相扶,显得更加美丽;犹如一台戏,主角有配角相助,才能更加突出。我们的新闻报道,毫无疑义地既要宣传正面。又要适当的揭露反面,做到有扬有弃。批评报道,目的在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本身就是正面宣传所组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积极、光明面总是主流。消极、阴暗面则是支流。这个客观现实,必然决定了我们的新闻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进行适量的批评和揭露。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批评报道要贯彻“为主”方针正面宣传也好,批评报道也好,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保护正面、支持正面、宣扬正面、扩大正面。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始终要明确体现这个方针。  相似文献   

16.
提到正面报道,有人总以为就是颂扬类的或成绩类的报道:其实“正”是与“反”相对应的并非与“批评”与“错误”相对应“正面”是表示相对的两面中的积极的正面。正面报道应该是对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激励、鼓舞:教育作用的,有好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进行报道,并能使受众从中接受到积极作用的新闻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庆祝建国五十年期间各新闻媒体大量的成就报道是正面报道,让国人看到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强硬手段,看到腐败分子应有的下场,从而受到振奋当然也属于正面报道之列: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正如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消极、丑恶现象的批评揭露为辅,有主有辅,主辅相对,这也是一种辩证关系。如果说,正面宣传是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那么,批评揭露就是告诫人们不应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肃认真、把握分寸、讲究方法、注重效果的批…  相似文献   

19.
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的方针。翻阅我省的报纸,总的来说,正面报道在各报的版面上占了主导地位,为我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把好了舆论导向。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不少新闻报道虽然属于正面报道,但由于忽视了客观事物的正负效应并存性,往往事与愿违,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参考与博览     
积极而们复地开展舆论监督现在,一些新闻机构对开展舆论监督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一种顾虑是,怕开展舆论监督影响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其实,从报道所起的积极作用、报道的正义性来说,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面宣传。我们追求的是舆论的积极效果,是否推动了实际工作的改进,是否为人民群众说了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样的报道就应当被看成是正面报道。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应当跳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的小圈子,抛弃保护落后、包庇错误甚至“官官相护”的态度,以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来看舆论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监督。一些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