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在哭?     
任小霞 《小学生作文》2020,(2):F0002-F0002
1.春天来了,松鼠醒来,听到"啪嗒"的声音。松鼠好奇地问:"谁在哭?"2.阳光透过窗子,兔子醒来,听到"啪嗒"的声音。兔子摇摇耳朵:"谁在哭?"3.小燕子在树上听到了"啪嗒"的声音,飞上飞下地瞧:"谁在哭?"4.小熊从被子里钻出来,听到"啪嗒"的声音。小熊推开门寻找:"谁在哭?"  相似文献   

2.
正1.饱:一生好吃懒做,只是一个能装"食"物的饭"包"。2.皎: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白""交"了那么多的学费。3.敏:善于精打细算,"每"一"文"钱都要用在刀刃上。4.堡:"保"卫国"土"不受外人侵犯,是每一位军人应尽的职责。5.吵:两人在对骂中,总是"少"不了出"口"伤人。6.恩:"因"为人生观不同,所以大家的"心"老是想不到一块儿。7.炎:别去顶撞正在发脾气的人,那样只会让他"火"上加"火"。8.战:总想"占"有他人的财物,而大动干"戈"。  相似文献   

3.
返乡者的困惑--荷尔德林诗《返乡-致亲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尔德林,作为一位神秘的、罕见的诗人.他的诗作也艰难费解.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荷尔德林诗中,呈现着的西方宗教和文化语境.本文认为荷尔德林在<返乡-致亲人>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欢乐"与"伤悲"、"喜悦"与"忧心"的情绪.正是诗人在"返乡"后,面对"神"与"亲人"无法沟通的困惑.这种困惑就潜隐在"神言"与"人言"分裂的背后.  相似文献   

4.
方爱萍 《考试周刊》2008,(12):74-75
"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分别被广泛地运用在中日两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语义上讲,在表达歉意时,二者意义大致相同.然而,"すみません"比"对不起"的用法更为宽泛,使用频率更高.本文将从语用表达和文化两个方面对"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瞻远瞩"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在多部成语词典中,对"高瞻"、"远瞩"的释义存在差异,从而对整个成语的释义产生了影响.根据意义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站得高,看得远.第二类: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注视.第三类:看得高远.究竟应该怎样释义,本文拟从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高瞻"、"远瞩"和"高瞻远瞩"应有的释义.  相似文献   

6.
陈亮是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亦是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陈亮的战争观是在其哲学思想背景下形成的,是与朱熹的哲学分歧在形而下层面的体现.在哲学思想上,陈亮认为."道"在"器"中."人"是"道"的实行者,与朱熹所谓"道"为世界存在的终极本原、"道非人预"的观点相对.体现在战争观上,陈亮认为在宋金战争时期,"道"存在于抗金复国之"事"中.故应该反对和议,主张抗金北伐.同时,"人"即"方德双行、智勇仁义交出而并见"的英雄人物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就能体现"道".提出朝廷应该起用英雄人才抗金复国、中兴宋室.  相似文献   

7.
姚虹 《初中生辅导》2009,(16):31-31
在汉语里"看"只有一个,但英语里的"看"是要变换的。1.看电视是watch.如:We often watch TV on weekend.我们经常在周末看电视。2.看电影是see.  相似文献   

8.
郝璐艳 《音乐世界》2007,(13):108-111
01为游戏而生,开启"魔器帝国"之门优派2007年度"魔器"键鼠产品发布会近日,全球视讯科技领导品牌优派(ViewSonic)宣布"为游戏而生"——优派2007年度键鼠全系列新产品正式发布。"魔器帝国"系列新品的上市.标志着优派在朝着以"显示为中心"的专业键鼠品牌的发展中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未来.优派将以全新的键鼠产品.崭新的"魔器帝国"形象.依托全新的专业键鼠渠道伙伴与广大游戏爱好者见面。与优派液晶显示器,机箱.摄像头等产品一道.构成"Onthe Top"桌面整体解决方案.为众多游戏用户提供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游戏性能一流的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9.
武回忆 《华章》2007,3(12):69-69
"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提出人本价值思想的是周武王.以后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推崇"国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在近代"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内涵更加充实.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以人为本"思想,使其思想内涵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典型的"知"、"行"统一课程.其基本特点是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前两者是"知",后者则是"行".中国古代"知行分离观"对该课教育具有不利影响.该课改革须从"知"、"行"统一观入手,在"行"上下功夫.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将实践活动标准化.二要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在"导行"中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1.
尊重知识是"尊重"教育的第五个维度.在"尊重知识"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绿色化"课堂教学活动.绿色是充满生机的色彩,"绿色化"教学即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状态.实施"绿色化"教学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解决好"你、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章佳妮 《文教资料》2008,(28):11-13
1930年前后,蒋光慈的"革命小说"在"海上文坛"蔚为流行.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具有先锋性质的蒋光慈小说迎合了都市消费者对于"新"、"异"审美的认同.在他的小说中,革命、恋爱和颓废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其先锋意义.其中,革命处于中心地住,而颓废和恋爱都是蕴含在革命权力话语中加以表现的,最终都指向革命.  相似文献   

13.
“认为”和“以为”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与"以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组同义词.在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将它们换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大量的语料基础上,可以从语义范畴、结构特征和语用分析的不同角度对"认为"与"以为"进行比较,辨析二者的异同,从而能更准确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让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有吸引力,是提高其有效性重要措施.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的在"玩"中完成生词抄写家庭作业;在"画"中完成家庭作业;在"唱"与"演"中完成家庭作业;在"看""读"中完成家庭作业;在"写"与"编"中完成家庭作文.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说明,他们喜欢动,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毒家庭作业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在"乐趣"中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15.
1.一家消声器店外:"根本不用预约,我们听到你来了!"2.酒店门外:"帮帮忙!我们缺少常住小酒馆的人。"3.接待室的桌上:"三个一轮!我们要毫不留情地赶走第三个推销员!注:第二个刚刚离开。"4.兽医的候诊室内:"稍候5分钟。趴下,别动!"5.在电气公司:"如果你送来钞票,我们会很高兴;如果你不送,就会被断电。"6.电脑专卖店门上:"来找一个更快的字节。"7.餐馆橱窗:"别饿着肚子傻呆在那儿,进来吧,吃顿饱  相似文献   

16.
殷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春官>中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之说.关于其中的"归藏易"历来有属于"黄帝易"说和"殷易"说.黄帝之时尚无文字,即使有也不过只是简单的符号,不大可能用以记录长篇的语言.而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易"字,该字形表示龟卜中的甲骨龟版和"三兆"的意象,这些当属于"易"的内容.因而该"易"字为殷人所造,所反映的乃殷人龟卜之事,故"归藏易"亦即"殷易"的存在应是可信的.西周时大卜仍在掌握和使用<归藏易>,春秋时孔子在殷族后裔的宋国曾征集到"坤乾之书"即殷易,说明殷易至西周和春秋时仍在流传.它的彻底失传当是在战国乱起和秦火以后.  相似文献   

17.
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花费的时间较多,然而讲授教学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其效率之高是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我们要解决好提高高考成绩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1.教材处理上"尊重"与"超越"的平衡.%2.目标设置上"过程"与"结果"的平衡.3.方法运用上"探究"与"接受"的平衡.%4.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过程中逐渐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的展开中,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只是"学理"上的道路.在实践中,它们紧密相联,交互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考试研究》2016,(4):113
<正>《考试研究》是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以招生考试与评价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现在,在互联网上也可以阅读《考试研究》杂志啦!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ksyj.cn/或http://考试研究.中国,进入《考试研究》杂志首页。登录"招考资讯网"(http://www.zhaokao.net),并点击《考试研究》链接,亦可进入杂志页面。网站设置"本期导读"、"往期回顾"、"学术动态"、"招考信息"、"专家学者介绍"、"藏书架"等栏目,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各期杂志刊发的文章按"热点文章"、"重点推荐"、"高考专题"、"中考专题"、"教育测量课堂"、"考试评价专题"、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之一.在当今的歌唱艺术领域里,对"唱声"与"唱情"的争论颇为激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习见的演出实践,也为这种现状提供了鲜活的例证.所以说,几乎可以用白居易的"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来品评歌唱艺术的表演倾向.实际上,有人把"唱声"强调为重形式,把"唱情"说成是重内容.我们应当在发展声乐艺术的同时,摆正和规范"声"与"情"的关系,使它在职业或业余歌唱的艺术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